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课程思政作为党中央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深化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高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和方向。课程思政背景下创新双师协同育人模式能弥补当前课程思政实施中的不足,思政课教师通过与非思政课教师团结协作,形成育人合力,增强育人实效。文章从“理论、现实、实践”三重维度分析课程思政背景下创新双师协同育人模式的可能性、紧迫性和操作性,厘清课程思政背景下创新双师协同育人模式的理论基础、现实需要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学中挖掘专业课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并结合专业课教学进行传授,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与认同。目前,一些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高,高校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高校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素养不高、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因此,高校应构建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协同机制、培训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使专业课教师具有课程思政素养、视野和教学技巧。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进入新时代,如何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一直关注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面临着一些困境,高职院校应以工作方案为指导,积极推进协同育人,通过强化协同育人认知、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优化协同育人内容、创新协同育人学生考核体系等路径,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协同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4.
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系统工程。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仍然存在师资不足、开课质量缺乏保证、评价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作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必要延展,思政课实践育人必须遵循正确实施路向,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发挥思政实践课的主渠道作用,打造立体实践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环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应被高度重视、全面理解和科学把握。在核心要义方面,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注重恪守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遵循协同育人的理念指导,强调“六要素养”的队伍锻造。就其面临的现实挑战而言,当前存在一些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意识不够、教师配备不足、教师素质能力不齐、教师培训和协同不强等问题。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建设,要在打通各学段思政课教师队伍意识、配备、素质、培训、协同、管理之间的环节上下功夫、见实效。  相似文献   

6.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高度概括和崭新诠释,彰显了党自觉、自信以及勇于担当的精神品格,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育人价值。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大思政课”对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新时代传承与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重要途径。以历史主动精神助推高校“大思政课”建设,要整合历史主动精神的育人资源,积极创新育人方式,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渠道分布和利用上出现失衡,思政课主渠道拥堵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微循环不畅,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与交融,当然无法发挥校园环境"场"效应以达成思政育人最佳效果。因此构建能够统合各种资源、协调多方力量、融通多元渠道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成为应然。而这一应然未能成为实然,根本瓶颈在于缺乏大思政育人的支持体系的系统构建与支撑。我院将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公安院校大学生首要素质,强调育警首先铸魂,在实施大思政育人工程中,从组织保证、机制保障、人才支持、内容拓展、平台支撑等方面积极探索系统构建大思政育人的支持体系,走出了一条大思政育人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刑事侦查学导论课程是刑事侦查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课,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深化校局合作,组建“专业教师+实战教官”的教学团队,吸收鲜活的一线案例;深入挖掘课程章节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重新进行课程设计,将这些元素与刑事侦查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构建起特色化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让思政教育深入课堂教学之中,以达到“德智并进”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9.
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把党史教育融入公安院校思政课,能够培根铸魂,帮助预备警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党史教育融入公安院校思政课,要坚持守正不渝,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创新不止,增强课程的亲和力、针对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公安院校思政课建设的守正创新,要构建鲜明公安院校特色的思政课建设工作体系;建构围绕警察意识培养的多层次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政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提升教师能力,切实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警铸剑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10.
善用“大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明确提出的理念和要求,高校应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从“大思政课”的视域看校史资源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和育人功能;应按照“大思政课”的理念深入挖掘和大力提炼丰富的校史资源;遵循“大思政课”的要求探讨将校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路径,用丰富多样的校史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以助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再上新台阶、高校的奋进发展再创新佳绩。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肩负培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之重任。互联网的急速发展倒逼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易班作为教育部主推的高校校园网络安全文化产品,为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新契机,同时也对思政课教学方法提出新的要求。故而,可通过加强易班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发挥易班优课功能,完善易班相关评价、激励机制等方式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提升思政课的育人效果,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与获得感。  相似文献   

12.
互动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通过总结高校思政课堂互动教学情况,尝试构建思政课堂互动教学方式选择的评价标准既可帮助教师评价互动教学方式的效果,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思政课“育人”功能,又能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互动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召开的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高度重视,蕴含着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战略考量。这首先是基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建设者、接班人之急切需要;其次是缘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各种严峻形势之迫切要求;第三是因为对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所担负的铸魂育人特殊职责使命的特别要求;最后是由于对思政课教育教学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可能对育人成效造成不利影响的深刻忧虑。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发展,必须体现战略思维,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科研,促进教学、科研两不误,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在育人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把高校辅导员与思政教师两支队伍资源优势进行有效整合,推进高校辅导员与恩政教师合力育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在于教师,首先考量的是教师的育德能力。提升高校教师的育德能力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又是推行"课程思政"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迫切需要。"课程思政"要求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教师三个层面提出提升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对策: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督导功能,搭建育德平台,制定教学指南;高校应构建各部门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开展教师育德能力培训,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教师应提升职业修养,强化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关课程思政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涉及专业类的课程思政研究尚不多见。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得益彰,真正发挥协同育人效用,以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例,可着眼于师德师风、政治导向、核心价值、职业素养与创新精神等五大课程思政建设基本要素,针对行政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思政主要任务,通过加强专业教师思政能力建设,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等,实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并为高校专业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18.
高校设置思政课的制度安排是维护和捍卫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战略。高校思政课课程认同与思政课教学是互为表里相互建构的关系,因而,提升思政课课程认同显得尤为重要。基于高校思政课课程认同的价值意蕴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校思政课课程认同上存在思政课形塑国家主导思想与个人思想自决、思政课教学供给与学生学习需求、思政课影响潜隐与专业课绩效彰显等方面存在张力。因此,应建构高校思政课课程认同的路径,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既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又体现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现代化转型。针对目前思政课网络教学的现状及发展困境,本文从教师角色转变、资源整合共享及强化师生人际互动三个方面对发展和建设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构建“课程思政”视域下民政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对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有着重大的意义。文中从行为与认知的两个维度、教师、学生和外部环境三个主体、学生认知能力、政治认同、为民情怀和公民素养四个方面构建民政类课程教学评价的一级指标体系,并提出以专业知识学习为基础、以思政考核融入专业考核、以情境测评完善评价形式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