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向全民族抗战之路(二)──国共为共同抗日谈判前后杨慧清二、初谈无居国共之间的初步谈判,是从曾养甫、吕振羽这条线开始的。吕振羽经谌小岑介绍给曾养南后,即按照周小舟的指示,辞去了在北平的教职.留在南京,继续与国民党方面接触、交谈。最初,双方还只是对合作...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它也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今天,总结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反对李登辉的台独思想,粉碎一部入的台独图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实现国共二次合作的条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经过十年内战之后,当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1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  相似文献   

3.
通向全民族的抗战之路(七)──合作告成杨慧清1937年7月、9月,国共又在庐山、南京举行谈判。6月26日,南京方面电邀周恩来再上庐山,继续谈判。7月4日,周恩来带着他代表中央起草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草案,偕同秦邦宪、林伯渠,经西安、上海,...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梁柱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50多年前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正是由于全民族的发动,人民战争的广泛开展,使抗日战争成为中国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敌...  相似文献   

5.
<正> 最近,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应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邀请,率团访问大陆,国共双方达成了历史性和解,开创了历史新局面。连战先生在演讲中,一再强调了反对台独和确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在事实上,国共双方,尽管因为政治路线的不同,导致了战争,但是,国共双方在秉承中国大一统的文化观念,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问题上,是没有分歧的。在此有一件历史的公案应该予以澄清。1949年的国共和平谈判,社会上盛传国民党企图划江而治,造成中国的南北分裂。无论国内外是否有人有此意图,但作为李宗仁指导、张治中执行的谈判原则,"划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大陆角度看国共平台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共平台建立六年来,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民党执政后,官方授权的海协会与海基会协商平台得到恢复,国共平台存在的必要性受到在野的民进党及一些社会舆论的质疑。本文特从中国大陆的角度,从论述与实践两个面向对国共平台进行了考察,认为该平台在两党关系的特殊背景下,为两岸人民搭起一座沟通、理解与互动的桥梁,为两岸关系从对立走向和平、从内耗走向合作发展双赢,起了奠基、引导、调节和保障的作用。中国大陆始终高度重视国共平台的作用,不因国民党在野或执政而有所改变。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国共平台与两会平台"相辅相成,同时发挥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共平台的作用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必将继续担当"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中流砥柱"的大任。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长江局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国共关系史上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历史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政治上,巩固和加强统一战线,动员全民族持久抗战;军事上,推动和配合友军作战,完成新四军组建工作;文化上,宣传和贯彻抗日主张,发展抗战文化事业;党的建设上,恢复和建立党的组织,积极培养发展党员。  相似文献   

8.
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难题解答(十)什么是社会保障?为什么要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所谓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对社会成员在生、老、病、死、伤、残或因自然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的救助和补贴,以此来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维持劳动力再生产而建立...  相似文献   

9.
邰言 《黄埔》2010,(2):48-51
谁说国民党没远见?蒋介石早就选好了退路——退守台湾在国共双方的角逐鹿死谁手已露端倪的情况下,蒋介石虽不断默念“庄敬自强,处变不惊”的古训,但暗中已不得不开始寻找“退路”了。放眼神州,哪里才是他东山再起之地呢?蒋介石曾有多种打算:一是将国民党军队转到西康,建立以西昌为中心,以西南广大地区为依托的“根据地”,在大陆上继续同中共顽抗到底;  相似文献   

10.
国内     
《时事报告》2012,(5):88-90
国内 第五次国共高层会晤吴伯雄提“一国两区”概念3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与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举行第五次国共高层会晤。胡锦涛呼吁两岸应该继续沿着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道路迈进;而吴伯雄也表示,两岸彼此都坚持一个中国,同时他还提出“一国两区”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第三方面是国共之外的中间势力,主要力量是以张澜为主席的中国民主同盟,还有一批无党派知识分子,社会贤达。第三方面人士人数不多,但社会联系广泛。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面都在争取这支力量。周恩来以他高超的统战艺术,在第三方面调解国共争端中,团结、争取、教育了第三方面,使其中绝大多数人成为与中共风雨同舟的亲密战友。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的统战工作贾天运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不但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而且身体力行,带头做好统战工作。在重庆谈判期间,尽管工作繁忙,时间紧迫,还做了大量的统战工作。一、不顾安危赴渝促成国共谈判中...  相似文献   

13.
袁晞 《同舟共进》2010,(8):68-69
对当年国共两党在中国大陆成败得失的原因,政治家和历史学家有多种分析和总结。最早的有艾奇逊主持美国国务院时期推出的“白皮书”,分析美国在二战后为什么“失去中国”。其后,国共双方的许多领导人及各国专家、  相似文献   

14.
国共北平和谈中的卢郁文张富祥,王英春图为卢郁文(后排右五)与董必武(前排右三)、李济深(前排右四)、邵力子(前排右五)在参加国共北平和谈进合影。1949年国共北平和谈,早已载入青史,永昭后世。但和谈中国民党代表团秘书长、河北人士卢郁文先生的事迹却鲜为...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与国共"党内合作"的历史发展有密切关系.他经历了从反对到同意国共"党内合作"的思想演进,经历了从维护到提议中止国共"党内合作"的立场转变,也经历了国共"党内合作"破裂的悲惨结局,但他无力掌控国共"党内合作"的历史进程,也不能承担国共合作破裂的根本责任、主要责任,甚至是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描绘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美好蓝图。“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同时也是全民族的。它既是我们个人人生的具体理想,也同国家未来相通,这样的“中国梦”是真实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面对着西方列强的疯狂侵夺,中华民族在政治上逐渐觉醒,民族意识日益强烈,对自身内在联系和一致性的认识逐步深入,为维护生存空间的统一性和不可侵犯性,自发联合起来与列强展开殊死抗争,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在与共同的外部敌人的交锋中首次显露出来。中国边疆各民族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以反洋教为特征的义和团运动反映了这一变化。其中清政府顺应全民族意愿,代表全民族根本利益,派兵成功地收复新疆,是维护国家统一、保障民族团结的正确的历史选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应予充分肯定。(-)幅…  相似文献   

18.
国共秘事     
梅剑 《协商论坛》2008,(11):49-51
为丰富广大政协委员和工作者的文史知识,“文史春秋”栏目从本期摘要连载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国共分合三部曲·国共秘事》一书。该书对我党统战工作的渊源、演变和发展历程作了较为详尽的叙述,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希望该书的连载对大家深入了解党的统战工作的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残疾人》2010,(9):31-31
7月28日上午,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中国残奥委会主席,亚残运会组委会执行主席王新宪,中国残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王乃坤,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残奥委会副主席、亚残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吕世明在上海出席广州亚残运会宣传活动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邀黄炎培上延安□赵锡骅1945年5月,国共谈判由僵持进而停顿。民盟常委黄炎培等忧心如焚,遂联络几位国民参政员向国共两党呼呈继续会谈。黄炎培、褚辅成等向蒋介石慷慨陈词,呼吁国共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继续会谈。又致电中共毛泽东、周恩来说:“……参政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