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全球观理论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新的国际形势下 ,我们执政党的自身建设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要求 ,反思历史 ,前瞻未来 ,加强我们执政党的全球观理论建设势在必行。新时期加强党的全球观理论建设的着眼点应该是 :高举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正确处理各国之间的关系和党际关系 ,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2.
试析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及其理论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科学的自由观,是无产阶级以及全体劳动人民的自由观。它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总结历史上其它自由观,基于社会实践,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唯物地历史地建立起来的崭新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3.
综观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关于邓小平社会理想观的研究,国内学界对邓小平社会主义观、邓小平社会主义理想观、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邓小平理想观、邓小平共同富裕观等相近提法作了探讨,认为邓小平社会理想思想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并指出邓小平社会理想思想是走好中国道路的前进指南。国外学者研究邓小平社会理想思想,主要关注邓小平是否继承了毛泽东时代的社会理想,邓小平建设理想社会的路径是否偏离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社会理想观是否落入了平庸的实用陷阱。国内外对邓小平社会理想思想的研究,深化了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内涵,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系列治国理政思想是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历史实践而产生和形成的,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理论新成果,拓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品格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相结合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它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却遭到扭曲和篡改。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正本清源,恢复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从而扫除了依靠科学技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障碍,铺平了通往知识经济的道路。高新技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充当生产要素和经济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知识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主体,知识分子在整个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是知识社会的主要特征。第一生产力论对科学技术的精辟论述,对脑力劳动者的高度重视,为我国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并且依靠知识分子建设知识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研究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点进行:一是有关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形成与发展的研究,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概念界定、理论渊源、发展过程等方面;二是有关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基本内容的研究,主要包括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消亡等方面;三是有关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现实意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中国妇女运动的指导理论,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学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让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深入人心,全面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事业和妇女运动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含义。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哲学基础。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它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分析、认识妇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分配观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的社会主义分配观。进入21世纪以来,胡锦涛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分配观。马克思主义分配观中国化的进程,始终贯穿着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全局与局部、过程与目标相统一的内在逻辑。深入探讨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分配观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对于破解当今中国社会分配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社会开放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开放理论的新贡献、新发展,包括开放的认识观,开放的发展观、开放的实践观、开放的国情观,对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局面的形成和改革开放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具有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论启示及实践启示的分析,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参与,需要党员干部及全体群众的共同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融会贯通,丰富理论成果,推动实践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实现人与自然成为生命共同体,实现生态文明和社会和谐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宗教功能观的当代形式是什么 ?对于这一问题的正确诠释 ,不仅具有理论价值 ,而且具有现实意义。作者在坚持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指导的基础上 ,从人性的视角去诠释马克思主义宗教功能观的当代形式 ,从理论层面试图探讨解决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平一直是人类所追求的共同理想,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它也是结合当代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对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继承与发展。而笔者就中国社会的公平与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进行了结合,以马克思的公平观为指导,进而对我国社会实现真正的公平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帮助。  相似文献   

13.
由广东省委党校李恒瑞副教授编的《社会开放学引论》一书最近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开放观为指导,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开放问题和社会开放学的性质、内容、方法等,作了系统、全面的探讨和阐述。 该书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开放观” 和邓小平同志的“大开放” 思路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4.
在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上一直存在着本体论与认识论两种倾向,从而导致了把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与"实证化",这种理解不自觉地陷入了传统形而上学而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通过对于物质概念的政治旨向的阐释使得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解放的理论特质得以展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政治旨向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对于资本主义批判性、现实社会的实践性以及未来社会理想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以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内容,以实践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逻辑起点,揭示了自然与人、人与人、自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内在逻辑联系,其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论和现实层面均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以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内容,以实践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逻辑起点,揭示了自然与人、人与人、自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本文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与和谐社会的内在逻辑联系,并分析其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方人性理论,从古希腊到近现代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学者的论述,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古希腊哲人的人性思想、基督教的人性观、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及近现代西方人性假设理论。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剖析,对我们采取管理措施有重要理论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表征 ,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表征主要反映在 :与时俱进的价值观 ;与时俱进的时代观 ;与时俱进的制度观等三个重要方面 ,其中与时俱进的时代观 ,揭示了“战争与革命”主题时代向“和平与发展”主题时代的转化 ;与时俱进的制度观阐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内涵及发展阶段上的理论递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中的本质观、评价观、代价观,树立起正确的哲学价值观。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在卡斯特著作和对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进行研究的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等有关理论,用理论比较方法和重点分析的方法,指出并着重剖析了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的单向度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