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嘉祐,湖南湘阴人,湘军将领,国民革命军师长、军长,追随和拥护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多次率部队驻防韶关。1927年,上海、广州反革命政变期间,他联合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右派,被国民党右派谴责为“叛将”。他同情共产党,支持共产党人,为我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陈嘉祜,湖南湘阴人,湘军将领,国民革命军师长、军长,追随和拥护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多次率部队驻防韶关。1927年,上海、广州反革命政变期间.他联合共产党反对国民党右派,被国民党右派谴责为“叛将”。他同情共产党,支持共产党人,为我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既然国共合作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前提条件,而且合作又是采取“党内合作”形式,那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就应是国共合作下的国民党领导的。当然,国共合作下国民党领导包含了共产党的领导。国共合作下的国民党领导中的共产党领导作用有一个由强变弱的变化过程:1926年5月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前,中共在国共合  相似文献   

4.
符铭 《广东党史》2006,(2):23-27
他曾坐过国民党的监狱,也坐过共产党的监狱;他曾读过国民党的军校,也读过延安的“抗大”:在国民党内他被怀疑是共产党人,在共产党内他也曾被怀疑是国民党特务;他视党籍、军籍为第一生命,为此不惜放弃官阶、薪酬、安逸而选择磨难、困苦、潦倒……他,就是在广州解放初“两陈事件”中受到牵连的党的忠诚战士——王克。  相似文献   

5.
论文部分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早期排斥国民党的政策与共产国际成立伊始的“进攻理论”/张喜德/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1期共产国际与大革命时期的中共中央军事部/黄华/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3期共产国际为什么高估了国民党的革命  相似文献   

6.
贺新初 《湘潮》2004,(4):8-10
周恩来与国民党高级将领的交往,是他人际交往中最具神秘色彩而又最具魅力的篇章。他与许多国民党将领,早在黄埔军校时期就是同事、朋友或师生关系。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他以其巨大的人格力量,征服了一个个国民党要员,使他们或与共产党密切合作,或走上了彻底拥护共产党的道路。国民党高级将领郑洞国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7.
“皖南事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关系史上重大的历史公案,是国民党蒋介石背信弃义,利用他的最高统帅地位,布置陷阱消灭异己,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最高峰。 “皖南事变”的发生,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事情,它涉及的问题很多,既有国民党方面的问题,也有共产党自己内部的问题。与国民党方面的争论已被历史作出公正的审判,但现在港台的一些史书中仍有颠倒黑白之说,如台湾李守礼所著《国民革命史》中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发现一件有关国共第二次合作,叶剑英同志在湖南南岳游击训练班的重要史料。这是一篇抗日战争时期被国民党战时新闻检查处以“关系军事机密”,“应予禁载”的新闻通讯,实际上是国民党当局不让人民群众知道共产党如何在与国民党合作,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帮助国民党培训游击干部方面的真实情况。通讯作者是桂林国际新闻社(中共领导的新闻机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是以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的身份步入中国政治舞台的。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党成立以后的最初6年中是党的主要领导人,曾对中国革命、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做出过重要贡献。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犯了右倾错误,1927年在党的“八七会议”上被撤销了总书记职务。1929年被开除出党,1932年被国民党逮捕,1937年抗战爆发后被释放。此后。他历尽坎坷,辗转漂泊到了四川。他的晚年凄风苦雨。令人感慨,却给人们以种种启示。  相似文献   

10.
1923年以后,中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中共确定了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年,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共产党帮助下,改组国民党。1924年创办了共产党参与领导的黄埔军校,建立了革命军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形势迅速发展,国共双方深感革命干部力量不足,要求苏联在原东方大学培训干部的基础上增加培训人数。在这种要求下,苏联于1925年建立了“中山劳动大学”,专门招收中国学生。其目的在于,用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共产主义群众运动的干部,培养中国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干部”。第一批学生118人于1925年10…  相似文献   

11.
一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在上海解放前夕,被蒋介石亲口下令杀害,而共产党却为他在烈士陵园树立了纪念碑。这位烈士名叫张权。他于1899年出生在河北省武强县东张庄。 1922年,张权从日本士官学校学成回国。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在北伐战争中成为共产党的挚友。抗日战争时期,他任国民党战车防御炮总队中将衔总队长,并亲手组建了我国第一支反装甲炮兵机械化部队。在他驻防重庆期间,曾多次受邀去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与周恩来、  相似文献   

12.
60年前爆发的“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联合国民党左派共同进行的伟大义举。许多著名的国民党左派人士在起义中与共产党同舟共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被称之为“坚定的国民党左派人士”的姜济寰先  相似文献   

13.
黄维,原国民党十二兵团司令,黄埔一期毕业。抗日战争时期,英勇能战,深得蒋介石的器重。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役中被俘。黄维作为国民党高级战犯被关押改造。1968年4月,黄维从北京秦城监狱转押到抚顺战犯管理所。当时,我是抚顺战犯管理所的管教员。金源所长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是让我来当黄维的管教,我愉快地接受了任务。所长说黄维在北京秦城监狱有“惹不起”的称号,要我做好思想准备。还说黄维到北京功德林曾吟颂《石灰吟》和写打油诗“龙困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言志,虽然几次受到了“学友们的批判”,但他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拒绝改造,留着长长的胡须,自称“在国民党时期留的胡须,不能在共产党的监狱里剃掉”。他曾想以死来效忠蒋介石,拒绝医生为他治疗疾病,后来是被管教人员送到用石膏做成的模型床上为他治病的。  相似文献   

14.
《先锋队》2000,(1)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军长叶挺将军长期被国民党无理扣押,直到“重庆谈判”后,才获释放。当时,国民党的被囚将领获得释放后,一出监狱便急于与家人团聚,吃喝庆祝。军统特务沈醉对于叶挺这样一个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将军十分注重。临出狱前,他走到叶挺跟前,笑嘻嘻地问:“叶?..  相似文献   

15.
在每次阶级大变动,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上的各种人,都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赞成革命,或者反对革命。说“好得很”,或者“糟得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明,曾经有人大喊农民运动是“痞子运动”,“糟得很”;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时,也曾有人大喊大叫过共产党杀人夺地;在合作化  相似文献   

16.
在大革命时期,孙中山主张同共产党“容而不联”,实行党内合作。这是孙中山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转变的结果,其动机在于:通过党内合作,给国民党输入新鲜血液;通过一支新生力量的帮助,改造国民党,以实现国民革命未竟之业;当然,也有国民党领导共产党的意向。  相似文献   

17.
声势显赫,统兵数十万的国民党华中“剿总”白崇禧人称小诸葛。1949年8月,小诸葛被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打得大败,带领十多万残兵败将退到湖南南部,驻扎在衡阳至宝庆一带。这时候白崇禧还想作困兽之斗,他认为自己还有十几万“精兵强将”,加上美式武器装备,只要共产党不急追猛攻,他就可以利用喘息机会安营下寨在衡宝地区,与共产党决一雌雄。如果共产党穷追不舍,那就逃回广西去,那里人熟地熟粮钱皆足,加上有十万大山的复杂地形,也可以跟共产党打个一年半载再见分晓。  相似文献   

18.
敬日事变     
《湘潮》1984,(3)
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四日,国民党右派在常德县城(今常德市),搞了一次反革命的大屠杀,“死伤革命民众六百余人”。这一天,韵目代号为“敬”,后来称此次事件为“敬日事变”。一、事变的起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常德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形势很好。特别是一  相似文献   

19.
难忘的岁月     
李培桐 《共产党人》2005,(20):32-33
1937年上半年,保定特委书记刘秀峰(后来才知道的)为躲避国民党的抓捕,住在我家。他眼睛很大,我们都称他“大眼刘”。我当时只有11岁,正在村子里上小学,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国民党。只记得那时学校的围墙上有国民党画的漫画,内容就是共产党杀人放火、共产共妻等。所以,我以为共产党就是漫画中的那个样子。有一次,“大眼刘”对我说:“你看我这人怎么样?”我说:“挺好的。”  相似文献   

20.
(一) 1949年1月10日,人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曾任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中将司令、时任徐州“剿总”副司令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被人民解放军俘虏,解放军官兵以革命的人道主义友善地对待了这位在战场上发誓“要与共产党决以死战”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新中国成立后,杜聿明与另外42名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军官被宣布为战犯,一同被送进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进行思想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