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金岭 《欧洲研究》2012,(4):123-136,8
自2010年以来,文化多元主义在欧洲多个国家"被宣告"失败,深刻地反映了欧洲社会在文化多样性问题上厚此薄彼的态度——积极支持欧洲本土文化的多样性,却消极对待以移民群体为代表的非欧洲文化的存在;文化纠结是当代欧洲文化多元主义实践中的一种真实心态,折射出他们在国家与民族认同层面上的价值诉求;欧洲国家不应当仍旧把持"单一民族"国家的观念去治理和应对一个实际上已经"多民族化"的国家现实,"多元一体"应当成为未来国家与民族建构的指向。  相似文献   

2.
宪法爱国主义与欧洲认同:欧盟宪法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展鹏 《欧洲研究》2005,23(5):113-128
宪法爱国主义是理解欧洲认同的主要理论模式之一,但也有许多人批评其为哲学家头脑中的空想方案。欧盟当前的制宪进程为我们认识这一理论提供了初步的经验事实。研究表明,欧盟制宪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协商民主政治的特征,具有促进欧洲认同的潜力。但欧盟宪法进程在法荷公决中遭受的挫折也表明,欧洲民众与政治精英在一体化发展道路的认识上存在很大的距离。尽管如此,作者仍认为哈贝马斯的宪法爱国主义应被理解为对欧盟现有政体提供有益补充的、以价值正义和社会公平为目标的长期对话与协商过程。在此过程中,只有在对欧洲民众的利益诉求给予充分关注的基础上实现欧洲多层次、多领域的有效协商,建立起整个欧洲范围的公共政治领域,宪法爱国主义才能成为一条实现欧洲认同的可行的中间道路。  相似文献   

3.
文化认同理论与欧洲一体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化认同是欧洲一体化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增强对欧洲这一特定地理区域和文化政治实体的认同意识 ,不仅为欧洲公民接受政治经济统一的现实奠定了心理和文化基础 ,也影响和制约着欧洲一体化的未来进展。然而在民族国家观念依然盛行的今天 ,文化认同更多地指向民族层面 ,以欧洲为价值核心和基础的文化认同感相对较为薄弱。为此 ,应当从欧洲文化的同一性入手 ,通过发掘和强调欧洲文化的共性以及加强欧洲范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建构超越民族的欧洲文化认同 ,使欧洲朝向更为紧密的统一体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欧洲认同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生祥 《欧洲研究》2005,23(3):111-118
发端于战后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经济政治的全方位联盟。然而,欧洲联盟不仅仅是一个利益和目的共同体,还应该是一个文化和理念共同体,为所有的欧洲公民创造一个情感归属的“精神家园”。而欧洲认同的建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惟一途径。那么如何解读并建构一种共同的欧洲认同?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欧洲认同的建构进行考察,认为欧洲认同是一个多样性的民族认同逐步融合和统一,以“他者”身份为参照,并在此前提下不断寻求共同的“欧洲特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张生祥 《德国研究》2006,21(1):26-31
肇始于战后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经济政治的全方位联盟。然而,欧洲联盟不仅仅是一个利益和目的的共同体,它还应该是一个文化和理念的共同体,为所有的欧洲公民创造一个情感归属的“精神家园”。而欧洲认同的建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那么如何解读并建构一种共同的欧洲认同?本文试图从欧洲认同感产生、新欧洲认同政治以及欧洲认同的逐步形成等三个方面对欧洲认同这一历史现象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6.
土耳其的欧洲身份认同与入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欧盟既不愿接纳土耳其,又不愿放弃。不愿放弃是因为土耳其在欧亚大陆的地缘战略重要性十分突出,欧盟出于地缘与安全上的考虑,始终对土耳其有一种需求;不愿接纳是因为双方在历史、政治文化和宗教观念上存在着深刻差异,土耳其的欧洲身份认同在宗教、文化层面上面临难以突破的困境。接纳穆斯林国家土耳其入盟将是对欧洲观念和欧盟性质的一个挑战,意味着欧盟将超越基督教文化传统,需要对自身的认同重新定义。本文拟从身份认同的视角来解释土耳其入盟所遭遇的这种困境。加入欧盟是土耳其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土耳其建构欧洲身份认同的努力已经在其政策实践中体现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欧盟的认可。2005年10月4日,欧盟正式启动与土耳其的入盟谈判,土耳其入盟初见曙光。  相似文献   

7.
张浚 《欧洲研究》2005,23(1):101-115
"欧洲"是个历史概念,在15世纪之后才普遍出现在欧洲人的讨论之中。"欧洲"和与"欧洲"相连的一些观念同欧洲大陆上的历史进程密不可分。欧洲目前的地理范围所展示的不仅是疆土,还暗示了欧洲人对自身的认同。理解"欧洲"观念的历史内涵,对于理解目前的欧盟东扩以及关于欧盟边疆的讨论,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从欧洲的地理范围、欧洲历史上存在的政治社会组织以及欧洲观念的文化内核三个方面,梳理"欧洲"观念发展的历史,并力图厘清"欧洲"观念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郇庆治 《欧洲研究》2005,23(6):67-80
无论从议会政治实力还是选举支持稳定性方面来看,瑞典和芬兰绿党都是北欧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绿党。但是,对其欧洲一体化立场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内容的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内在一致的、欧洲一体化政策上的“欧洲怀疑主义”,而是在明显地走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北欧绿党欧洲一体化政策异质化发展的成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绿党生态主义的“绿色欧洲观”在从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化过程中几乎必然发生的战略选择分化,在很大程度上就像它的生态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在国内政治舞台上所正在发生的过程一样。二是北欧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开始到90年代中期基本结束的民族国家利益重新界定与建构过程的客观结果,使得这一在自然地理和政治传统上曾经相对均质的区域国家间有了更多的异质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欧盟东扩的文化基础及其战略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 90年代欧盟各成员国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欧洲认同讨论 ,并通过确定欧洲文化认同和欧洲 (文化 )界定 ,促进欧洲一体化 ,实现后冷战时期欧洲的稳定和安全。在这一背景下 ,欧盟在 90年代开始推出东扩计划 ,并把它同欧元与共同外交和防务一起看作是后冷战时期欧盟实现欧洲安全和稳定的三项主要行动。综观近年欧盟东扩计划实施进程 ,人们不难看到 ,除政治、经济和安全因素外 ,欧盟东扩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本文从欧洲文化认同和欧盟东扩两个方面 ,阐述欧盟东扩的文化基础和其战略意义 ,以此探索欧盟东扩的文化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论欧洲电视跨文化传播与欧洲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 0年代初卫星电视的大量出现给欧洲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欧洲政治家和公共电视工作者试图以电视跨国传播作为培育欧洲文化认同、进而政治上整合欧洲的重要工具。欧洲电视跨国传播大致经历了酝酿和实验期 ( 1984年前 )、初步运作期 ( 1984— 1988年 )和成熟运行期 ( 1989年以来 )三个阶段 ,并在推动欧洲媒介联合、建立内部节目市场以及维护欧洲多元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对于培育欧洲文化认同、推进欧洲政治一体化却收效甚微。在社会现实中 ,它遇到了来自欧洲外部、内部以及语言文化差异上的重重阻力 ;在理论逻辑上 ,它也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欧洲电视跨国传播的效应有限 ,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培养欧洲文化认同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1.
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法治逐渐成为欧盟的一项重要价值与原则。但是,由于欧盟权能上的授权原则、欧盟法治演进的历史特征等原因导致了欧盟法治在不同领域的不均衡性以及欧盟存在的多元法律秩序,欧盟法治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否会导致欧盟出现一种新的法治范式,目前尚不清楚。但只要欧盟多元主义赖以存在的基础不变,欧盟多元主义法律秩序与法治多样性的存在将是一个长期现象。而多元法治意味着法律秩序内必须有某种宽容,不能试图以一种模式来取代其他模式,或以其中一种模式来评判其他模式的优劣,否则有可能会导致欧盟内部新的紧张与矛盾,并进而影响欧洲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陈富 《德国研究》2019,(1):125-138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德国公民对欧盟身份的认同感逐步提高。探究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除了关注当下的欧洲一体化政治实践之外,还应从更长远的视角关注身份认同教育,而德国中学历史教学承担着欧盟身份认同教育的主要任务。本文以身份认同理论为基础,结合欧盟和德国的教育指导政策,通过选取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涉及欧盟身份认同的主要内容,阐述和分析德国如何借助中学历史教学来塑造青少年的欧洲史观,从而完成欧盟身份认同教育,为欧洲一体化实践服务。在德国中学历史教学中,教科书循序渐进地激发、培养和深化青少年学生的欧洲意识,以此达到欧盟身份认同的教育目的。德国的中学历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德国公民欧盟归属感的提升,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德国将继续强化对青少年学生的欧盟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13.
田德文 《欧洲研究》2012,(2):1-20,159
"民族国家"是诞生于欧洲的国家形态①,主要通过专制君主国转型和封建帝国解体而来。欧洲民族国家兴起过程中,"民族"起到整合国民认同、赋予国家合法性的作用。但从根本上说,"民族"只是建国的理由,民族国家在欧洲兴起的深层原因是推翻封建制度。欧洲民族国家的出现是历史进步,但建构过程也使世界付出沉重代价,两次世界大战均与其有关。同时,由于"民族意识"具有持久性,欧洲民族国家建成后,多数仍然面临"民族问题"困扰。当代欧洲,民族国家正在发生新的转型:各国的民族构成由单一向多元发展,国家主权行使方式在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中改变。本文认为,民族国家建构、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是一个进程的三个方面。到目前为止,民族国家仍是多层治理体系的核心与合法性的来源,不应得出其弱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后功能主义是当前欧洲一体化理论的新发展。在继承和修正新功能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它从研究欧盟的大众意见和政党政治入手,分析了国内政治化进程对欧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后功能主义理论以认同为核心变量解释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的全民公决、政党冲突等新现象。它对欧洲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意义,但在以下四个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局限:首先,后功能主义对于政治化进程的看法似乎过于悲观;其次,后功能主义讨论的政治化进程只限于成员国国内,而没有涉及跨国层面;再次,认同因素在政治化进程中的核心位置值得商榷;最后,后功能主义虽然指出了"政治化"带来的冲突,但并没有为此给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认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民族认同的建构,探讨了全球化对它的影响以及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对之重建的设想。民族认同的建构是民族国家进行文化融合与政治整合的过程,其要点在于民族统一与族裔多元的平衡以及文化与政治的良性互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认同受到身份相对化、流动化和竞争化的冲击,面临再造自我之使命。以族裔为根基、以民族为归依、以世界为关照的世界民族主义不失为可供选择的替代性认同,它既缓解了民族与族裔的矛盾,促进了文化与政治的相互协调,同时又呼应了全球化进程。以“柔性地理”、“主权部分让渡”以及“世界主义框架中多元文化主义”为特征的后民族国家将是其主要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16.
挪威曾两次拒绝加入欧盟,它是研究疑欧主义的一个重要案例。通过对挪威的政党疑欧主义、大众疑欧主义以及欧洲政策的分析,本文探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独特的"挪威现象"。经济因素、民族认同和独特的民主传统是挪威人拒绝欧盟的主要原因。政治和社会中强大的疑欧主义使得1994年之后的挪威历届政府在欧洲问题上裹足不前,挪威入盟需更待时机。  相似文献   

17.
认同会对政治的认识与行为带来重要影响。但从国际关系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构建东北亚共同体为背景,以韩中日三国为主轴,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东北亚地区民族国家认同的强度和影响力,民族国家认同对地区认同的形成以及东北亚国家的对外认识的影响,超国家的接触对国家、地区认同及对外认识的影响等三个问题得出了结论。并认为,韩中日三国均表现出强烈的国家认同,并对地区共同体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东北亚地区存在的否定相互认知,根源在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经济发展引起了经济结构和文化价值观的变化,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民众政治信仰和政治意愿的变化以及民众对政党态度的变化。法国的经济模式长期表现出对全球化的不适应性,这种不适应性所引起的社会危机进而又带来了法国民众的政治认同危机。而政治认同的危机反过来加重了法国的社会问题,增加了执政党的执政成本,外交成本以及维护法国国际地位的成本。法国的政治认同危机是欧洲形势的一个缩影。对于法国情况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欧洲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学界关于欧盟民主赤字争论的本源性问题是欧洲一体化主导权的分配方式不同,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纵向维度的超国家、跨国家以及国家主义三大学派。从横向角度来看,相关争论主要在合法性输入与输出两个不同的层面展开,其中合法性输入范畴内的理论流派有主权主义、后民族结构论以及多民民主论,合法性输出范畴内的理论流派主要包括自由政府间主义、宪政民主论与规制国家论。笔者认为,围绕民主赤字争论形成的各个流派都不同程度地交集于三个逻辑起点,即联盟公权力奠基的合法性、正义性及有效性。尽管三者间并不必然是零和关系,但却存在一定的内在张力。这一方面导致了欧洲一体化理论的过度繁殖,另一方面又使每一种理论带有先天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评介新制度主义的欧洲一体化理论。作为欧洲一体化理论的三大流派之一,新制度主义运用新制度经济学范式来考察欧洲一体化进程。本文探讨了新制度主义一体化理论的渊源,介绍了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以及社会学制度主义三大分支。然后,结合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来分析、评价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贡献与不足。本文认为,欧洲一体化理论中新制度主义的介入,填补了新功能主义与政府间主义之间的理论空间,为欧盟研究提供了深刻的洞察力和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