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宣勇 《中国减灾》2010,(8):F0002-F0002
6月21日,连日暴雨导致江西省抚河唱凯堤发生决口,洪水严重威胁下游10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及时了解灾情动态,开展全面、准确的灾情评估工作,国家减灾中心于6月24—29日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无人机遥感监测合作机制,对江西省抚州地区开展无人机应急遥感监测工作。通过无人机航拍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洪涝灾害遥感监测始于20世纪80年代,如今进入了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阶段。在此期间,卫星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洪涝灾害监测中,如在1998年长江松花江流域洪水、2003年及2007年淮河流域洪水、2016年及2020年长江中下游洪水等灾害中,卫星遥感监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辽宁省绕阳河洪涝应急监测为案例,综合利用卫星数据,充分发挥多源遥感卫星资源优势,对绕阳河决口影响区水体范围变化、淹没影响开展持续监测分析,为应急管理部相关司局和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3.
王兴玲 《中国减灾》2004,(11):44-46
空间技术在灾害预警、监测、辅助决策、评估和重建等管理过程中具有空间上的广域性和时间上的动态性等优点,是其他常规技术无法比拟的。综合利用遥感卫星数据,实现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灾害监测,快速的灾害应急响应、进行准确的灾害评估使我国民政减灾工作更加科学化、现代化,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卫星遥感技术是获取洪涝灾害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洪水灾害是突发性事件,具有突然性强、危害性大、持续时间短等特征。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洪水灾害,必须迅速准确地了解水情、水势的进展情况,并及时地对洪水调控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4.
“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进展交流及工作会议在密云召开“八五”攻关项目“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85—906)进展交流及工作会议于1994年5月20一24日在北京密云召开。这次会议的任务是总结检查本项目近两年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台风、暴雨灾害预警评估系统实时试运行台风暴雨灾害预警评估系统是科技攻关85—906项目09课题的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将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预报,经过灾害预测评估,转化为台风暴雨灾害的预报警报和灾害的阶段评估,并及时地传输给用户,以便有关部门采取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正>卫星遥感是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之一。《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将防灾减灾与应急反应综合应用作为重大应用领域之一。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在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工程方面,风险监测预警网络建设要求“稳步推进卫星遥感网建设,开发应急减灾卫星综合应用系统和自主运行管理平台,推动空基卫星遥感网在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管理中的应用”。2022年6月,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7月底8月初,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影响,京津冀等地遭受极端强降雨,引发严重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河北省涿州市受灾严重。本文基于Sentinel-1SAR影像,对河北省涿州市洪水淹没范围进行动态提取与监测。洪涝灾害是全球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受2023年台风“杜苏芮”影响,我国北方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在洪水监测领域,卫星遥感因具有覆盖面大、时效性强、获取速度快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2022年7—9月,巴基斯坦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巴基斯坦政府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并请求国际社会援助。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利用多颗中国卫星持续开展了重大灾害遥感应急监测服务,对洪涝灾害的范围与影响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成为我国政府专家组赴巴基斯坦现场考察和开展咨询活动的技术支撑资料,为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决策提供了有效支持。本文介绍了此次卫星遥感应急监测应用的情况,总结了我国卫星遥感应急监测在技术发展和人道主义救援方面取得的成果,并提出了在国际服务平台和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愿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遥感、传感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天空地遥感技术凭借独特的优势已成为灾害监测与评估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今,天空地遥感灾损评估系统已取得长足进步,但遥感灾损监测评估仍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介绍了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区域协同遥感监测与应急服务技术体系"的专家学者针对遥感灾损监测评估进行的一系列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卫星遥感凭借全天候、全天时、时空协调的对地观测能力,已经成为各类自然灾害监测的重要手段,对提升灾害应急响应时效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对亚洲高山区冰湖溃决开展遥感监测的作用,以2022年麦兹巴赫冰湖监测工作为例,给出了遥感监测方案以及监测结果,并对通过遥感手段开展冰湖溃决监测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监测冰湖溃决事件并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49—2012年的64年问,辽宁省发生暴雨洪水的年份有33年,而且主要集中在7、8月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和连续性。2010-2012年己连续3年发生了致灾暴雨。暴雨致灾的主要原因是:引发山洪(局部地区伴有泥石流)、堤防决口以及洪水漫堤等。可以说,暴雨引发的洪水灾害是辽宁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2.
蓝伟龙 《福建通讯》2000,(10):17-18
盛夏六月,骄阳似火。随着南平邵武大埠岗洪水预警站点设备安装完毕,福建“五江一溪”洪水预警报系统宣告全部建成。至此福建主要江河水情均随时在“电子眼”的监测之下。饱尝洪魔肆虐的人们多少年的努力,多少年的企盼,终于构筑了这一抵御洪灾的第一道生命防线。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遥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卫星遥感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世界较为发达的国家都在不断努力,力争提高本国卫星遥感研制水平和监测能力,扩大本国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应用领域和市场范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遥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卫星遥感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世界较为发达的国家都在不断努力,力争提高本国卫星遥感研制水平和监测能力,扩大本国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应用领域和市场范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13,(17):59
根据科技部的统一部署,8月7日,"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典型地质灾害遥感监测与应急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中期检查会在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召开。科技部、民政部及有关专家和项目组成员共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中期检查会首先由首席专家范一大研究员简要介绍了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任务分解、执行情况、组织管理和预期成果。紧接着,项目的五个课题分别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进展汇报。每听取了一个课题的汇报后,专家组对课题的技术路线执行、关键技术突破、系统开发、核心指标实现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课题进行了质询和讨  相似文献   

16.
空间信息技术,特别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技术等在自然灾害的监测、管理、预测、预报和预警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成为防灾减灾、支持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高新技术手段。那么,空间信息技术是如何定义的?具有哪些特征?空间信息技术在灾害监测和管理中具有何种作用?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如何?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童庆禧院士。  相似文献   

17.
<正>海府办[2015]4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有关单位: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14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164号)要求,2014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采用全覆盖遥感监测手段,获取本年度内各类土地的利用变化信息,并利用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督平台,开展用地管理信息套合核查,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对用  相似文献   

18.
大家知道,在人类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西亚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南亚印度河流域的古文明,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等等。由于地震、洪水、瘟疫、灾荒,由于异族入侵和内部动乱,这些古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它文明。而中华文明,以其顽强的凝聚力和隽永的魅力,历经沧桑而完整地延续了下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相似文献   

19.
欧阳玄和他的诗文理论刘梦初一欧阳玄的生平与影响欧阳玄(1272—1357),字原功。元代潭州浏阳(今湖南浏阳市)人。享年85岁。是元代颇具影响的文士之一。其先祖家住庐陵,与宋代欧阳修同是安福令欧阳万的后代。曾祖父、祖父都曾在湖南任官,因受浏阳山水之胜...  相似文献   

20.
肩负起光荣的历史.使命,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首都各界妇女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8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胡锦涛今天,全国妇联在这里召开座谈会,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85周年,各界妇女的先进模范人物汇聚一堂,共同欢庆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