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迎着温暖而明媚的阳光,长泰县兴泰工业区又有42个村民搭乘专车,前往厦门务工就业。至此,长泰县至今春以来已转移农村劳动力3000多人,全县累计转移劳动力37272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约50%。忙碌,不盲目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非农收入渠道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长泰县连续两年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为民  相似文献   

2.
农民增收问题,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城乡经济的互动,牟定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行业转移,劳务输出已逐步成为了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仅2004年全县就组织向外输出富余劳动力6688人,全年共实现劳务收入5400多万元,农民人均务工收入达290元。劳务输出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资源得到开发利用,使千家万户走上了致富之路。据调查统计,截至2005年8月底,牟定县在外务工人员已达24488人(其中:长年在外的13150人、季节性外出的10978人),分别占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4万人)及全县农业总人口的6…  相似文献   

3.
平和县地处漳州市西南部,总人口5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2万人,占90%;拥有农村劳动力25.3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11万人。近年来,尤其是2001年被列为"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试点县"以来,我县立足农产品资源丰富和传统产业优势,围绕"实施培训推动产业化,发展二、三产业促转移"的思路,突出抓好农产品、面包和服装加工及农产品营销等技术培训,实现了"传一项技术、带动一个产业、转移一批劳动力"的良好成效。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0.1万人,占应转移劳动力总数的78.2%;劳务转移收入每年可为农村增加经济收入3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2%。涌现了秀峰乡福塘村劳务输出经营面包者人年均纯收入5万元以上的致富典型。  相似文献   

4.
社旗县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农业县,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牧和外出务工两个主要渠道。近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创收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为农民外出务工、提高经济收入搭建平台。2010年,全县农业人口59万,其中农村劳动力34.46万人,劳动力转移及再就业20.2万人,实现务工收入21.6亿元。然而,外出务工面临着工作难找、换工频繁、岗位不稳、收入  相似文献   

5.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 ,各地区行政公署 ,省直各委、办、厅、局 :农村劳务输出就业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是增强我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农村劳务输出工作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拓宽农民增收领域 ,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根据中发〔2 0 0 4〕1号文件精神 ,结合我省实际 ,提出如下意见。一、当前我省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的形势(一 )现状和趋势。目前 ,全省农村劳动力2 0 81万人 ,占总人口的 48% ,占农业人口的6 0 % ,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为 75 0万人 ,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3 6 …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农村劳务输出问题的产生 当前,我国作为一个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大国,农村劳 动力转移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必然结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已有2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非农产业。农业剩余劳动力 小批量外出始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和放松对劳动力流动 计划控制的初期。此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 和劳动力具有的商品属性在理论上的认可,农村劳动力开始借助 市场力量,穿越城乡之间的障碍,形成了势不可挡的转移大军。以 四川省为例,2002年上半年,农村劳动力已有1300多万人实现 转移。其中,跨省输出的劳动力超过600万人,海外劳务输出的人 员约有1.5万人,预计全年实现劳务收入约400亿元,农民人均 劳务收入已占四川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左右。尽管如此,截 止2003年,全国仍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业部课 题组运用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法来计算种植业所需劳动力数量, 其结论是现阶段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数量约为1.52亿人。如果 再考虑技术进步和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等因 素,农业剩余劳动将有1.8亿人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向农 业以外转移的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
我们淮安市淮阴区作为劳务输出的大区,全区89万人口中有近20万人常年外出务工,占劳动力总数近六成,外出务工收入占到农民人均收入近一半。关心外出务工人员生产生活因此也成为淮阴区委、  相似文献   

8.
卢富昌 《政策》2006,(10):30-30
近年来,郧西县按照“大培训、大转移、大发展、大增收”的思路,狠抓职业技能培训和服务体系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打工经济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6万人次,转移20万人。2005年,全县共转移劳动力11.3万人,实现打工收入6.3亿元,人均540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6%,打工经济在促进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增效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0%和30%以上,呈现出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我们的主要作法是:——科学谋划打工经济。郧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80%,除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外,还有13万人需要转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金坛市按照“繁荣农村必须大力推进城镇化,强化农业必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致富农民必须大量减少农民”的思路,把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2002年末,全市转移劳动力达13.8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60.9%,农民人均从二、三产业和外出务工上增收246元,占增收贡献份额的81%。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65元,比上年增加118元,其中106元来自于二、三产业和外出务工,占增收贡献份额的89.8%。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金坛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创新思路,拓宽…  相似文献   

10.
临县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地区。总人口60.7万,其中农业人口54万,外出流动人口约15.1万,分别占全县总人口的25%、农村总劳动力的68.6%,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劳务输出大县。全县设基层党组织1107个,其中村级党组织631个,农民党员14316名。2008年,临县外出流动党员达到2620名,占全县党员总数的11.3%,占农民党员总数的18.3%。  相似文献   

11.
《江西政报》2007,(22):1-1
近几年来,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6年,跨省劳务输出562.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40亿元,今年预计到沿海务工的人员将超过年初预定的560万人目标,达到600万人,劳务收入也将会大幅增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公主岭市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来抓,2006年,共输出农村劳动力17.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2%,劳务输出人员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和韩国、日本、俄罗斯等18个国家和地区。劳务输出收入89亿元,农村人口平均增收1100元。劳务输出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当前,劳务输出已成为贫困地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农民外出和进城务工也遭遇到了种种"门槛"的限制,其中最主要的是广大农民的知识、技能等素质问题。因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前的教育和培训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如丽江有2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现在还有一半没有得到转移和输出,而这些劳动力大都只有初中以下文化。许多缺乏知识和技术的劳动力不仅很难向外输出,而且即便输出去了,到城市也都从事着廉价的笨重体力劳动,离土离乡但不能脱贫致富,达不到劳务输出的最终目的。要解决农村劳务输出难、农民进…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发展进程,繁荣县域经济。从潼南来看,应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潼南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推进。一、潼南县农村劳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潼南是一个人口大县,全县有劳动力45.6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57%,可以转移劳动力近30万人。2005年我县劳动力有21.3万人在外打工,收入10多亿元,占农民纯收入的29%左右。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县的城乡人口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黄谋宏 《政策》2005,(9):42-43
近几年,松滋市每年约有近13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45%。在这支打工队伍中,农民工党员约占全市农民党员总数的12.5%。大批农民外出务工经商,这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一是农村入党积极分子人数开始下降,二是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三是部分农民工党员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四是许多优秀农民工积极要求进步,却不知入党申请书往哪里递交。这已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运》2003,(8):32-33
最近,湖南省妇联组织三个调查组分赴平江、攸县、嘉禾、安仁、永兴对农村妇女劳务输出情况进行调查。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农村妇女已成为劳务输出的主力军,她们在推动湖南省“三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农村妇女在劳务输出中大显身手近几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大批富余农村妇女劳动力从土地中分离出来,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周边城市转移,务工经商或兴办经济实体,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如嘉禾县外出务工人员每年可为该县赚回5亿元,占全县人均可…  相似文献   

17.
衢州是农业大市,全市人口244万,其中农业人口201万,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近40万人。去年初,衢州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在大力推进劳务输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大力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显著效果。去年,全市共组织培训农民11.7万人,劳务输出37.3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6%,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980元,比上年增10.7%,其中劳务收入的贡献率达64%。今年上半年全市举办农民素质培训班1077期,培训农民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04,(6):15-15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发[2004]1号文件精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意见》,其内容摘要如下:●增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目前,我区农民家庭收入构成中,外出务工收入仅占30%左右,全区农村仍有近400万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近3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  相似文献   

19.
许昌市总人口450万,其中农村劳动力231万,富余劳动力172万。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力推进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据统计,全市共输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8万人,其中外出务工63万人,就地转移65万人,占富余劳动力总数的75%。2004年,全市实现劳务总收入45亿元,为农村的经济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主要经验和做法1.领导重视是关键。去年以来,许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决策,下发了两个重要文件,并召开了全市四级电视动员大会,使各级领导认识到发展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最有效、最直接的捷径。市…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受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影响,山区劳务输出曾一度受到严重冲击。"非典"疫情过后,上杭县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加快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步伐,建立县乡镇村和社区公共就业信息网络,努力拓宽劳务输出渠道,积极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取得显著成效。据了解,截止到目前,全县劳务输出总人数已超过7.5万人,比上年增加了近6000人,达到历史最高峰。劳务输出是闽西老区上杭县城乡富余劳动力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是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经济来源,全县年劳务总收入超过20亿元,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500元,也为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著名的苏区"模范乡"——才溪,以建筑业为龙头最先带动劳务输出,是上杭劳务输出人数最多的乡镇之一,全镇有7860人在外务工,占该镇青壮年劳力的80%,占劳动力总数的60%,平均每个家庭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