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和中国孩子相比,欧美国家的孩子看起来像是生活在蜜罐里。他们上课时间及家庭作业量远远少于中国学生,他们的教学大纲远不如中国的内容深广,学习在他们生活中所占比例比中国小得多。不过,国外学校也不完全是教课松浅,国外家长也不是不重视孩子学业,只是他们的教育理念不同。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应先发展身体,其次是精神,最后才是学习。因此从婴儿时代,加  相似文献   

2.
何勇海 《学习导报》2014,(12):24-25
"五一"劳动节,一组"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图",被网友频频转发。对比图中,在中国孩子一直忙着学习、上辅导班、培训班时,美国家长则设计了适合不同阶段孩子的家务活儿:2~3岁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6~7岁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7~12岁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引起热议的无非是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多数美国家长认为,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当然,中国的大多数家长也认同应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但也有部分家长以“孩子没时间,做不好”等理由,剥夺了孩子做家务的机会,对他们而言,学业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江淮》2008,(7)
时光老人公平地给了每个人每天三个八小时,第一个八小时工作,第二个八小时休息,生活的质量往往体现在第三个八小时,也就是俗称的八小时以外。1978年下半年,我顺利完成了小学学业,开始了初中的学习生活。记得那时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都很贫乏,课余之外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城乡4000份家庭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家长对我国社会道德整体状况满意度不高,但七成以上家长对未来社会道德建设信心较高;九成以上家长普遍认识到自身的教育责任,普遍认同社会的道德要求,更加注重私德教育,认为孩子迫切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三成左右的家长对道德促进人的正向发展功能尚存疑虑,七成家长善于采取奖惩、说服等常规性德育方法;七成家长基本认可家庭德育效果,但同时感觉到家庭教育的难度。期望值过高,徒有理念而缺失行之有效的方法,责任教育缺失有效载体,家庭生活未尽合理等是现代家庭德育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怎样看待当前的大众文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主要标志是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流行。这种文化现象在我国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那么,到底应当如何评价大众文化这一新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当前我国文化理论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 众所周知,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周顺玲 《求实》2013,(Z1):94-97
<正>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体制变革不断、社会结构分化变动、利益格局调整复杂、思想观念多元变化的历史新时期,人们道德生活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日益增强。与此同时,全球化的浪潮也使人们的价值选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各种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关切着中华民族整体面貌、人民社会生活要求、道德和价值选择的文化道德建设提上日程,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对儿女的普遍期待,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早早地给孩子规划人生,对孩子施加压力。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孩子长大后都会成为一个平凡的人。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863名家长进行了一项题为"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凡吗?"的调查。调查显示,49.2%的受访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以后会成为一个平凡的人,72.6%的受访家长能接受自己孩子以后是个平凡的人。  相似文献   

8.
高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现代化人才的重任,在社会系统中处于"轴心"的地位。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影响着贫困生学业的完成,也影响着高校事业的正常发展,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我们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科思政专项课题中,  相似文献   

9.
教师与家长同时承担教育下一代的职责和义务。共同的愿型,一致的社会责任,要求教师必须与家长充分合作,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伙伴式”关系,这样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充分发挥教育功能,更有利地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那么,作为在教育中占主导作用的教师,如何和家长相处,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糸呢?一、求同存异求信赖生活中,有少数家长或忙于工作,或忙于赚钱,家教责任意识淡薄,生儿育女仅只管吃管喝,成为“甩手”求长,孩子入学俺“万事大吉”,与教师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还有一类家长,自身文化素质较低,认为孩子读不读书也无所谓,对孩子要求不严,得过且过,相反却对教师抱有戒心,梢一严格,便认为是教师跟孩子过不去。教师如何同这样的家长相处、合作呢?首先要主要热情,在双方心理上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比较多的话题,许多学者从社会学视角研究农民工问题,然而农民工的机会公平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农民工存在政治权利、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分配方面的不公,造成不公平的原因与他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上被剥夺有很大的关系,而这种"剥夺"的背后反映出的则是制度和体制的缺陷或缺失。解决农民工机会公平问题离不开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不平等造成了机会的不平等,但也为解决机会不平等提供了可能性条件。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07,(9)
省工商联反映,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人口老龄化给家庭社会生活带来新的变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目前,我省也进入老龄化社会,城市社会养老存在很多问题:1、养老机构严重不足、设施简陋,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另外,由于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低,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学业不良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业不良在大学生中虽然比例不高,但也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提出了四种大学生学业不良的类型,重点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学业不良的一些影响因素,有兴趣、性格和信心等自身方面的因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环境方面的因素。关注大学生学业不良问题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所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教先从家始”,“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湖北省宜昌市得胜街小学以“跟上孩子的成长脚步”为主题,依托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先进的教育观,使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子方法,关注孩子的心灵,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和谐地统一,让孩子在健康的生活环境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4.
高校课余精神生活是促进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导致部分大学生课余精神生活盲目、空虚、困惑、迷惘,甚至滋生出许多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课堂教学应有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提出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引领大学生课余精神生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一从世界范围来看 ,古今中外的任何社会演进都可认作是社会变革。也就是说 ,所谓社会变革 ,是指社会变迁或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进程。社会变革是一个整体的、全方位的系统改革。这样的一种社会变革 ,不是局部的政治改革 ,也不是单轨的经济改革 ,更不是具体的技术改革。而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在内的所有社会层面的系统变革。社会变革在社会学理论中也称为社会变迁或社会变动。美国社会学家伊恩·罗伯逊认为 :“社会变革指文化、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的模式中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变化。这一过程是普遍的 ,但是发生的速度和方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中小学学生承受着沉重的学业负担,一直以来颇受社会各界关注。但从另一个角度,学业负担也可作为当代社会的劳动教育.表现为脑体结合、以脑力为主的高级智能化的学习活动。与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保持同步。遗憾的是,当今社会普遍夸大了学业负担的负面作用.或者说把正常的学业负担完全混同于过重的不合理的学业负担,让叫苦不迭的公众情绪传递和扩散着一种不健康的劳动情感和人生价值观——享乐主义、趋乐避苦.这种状况削弱了学业负担作为劳动教育资源的宝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汪瑛 《求实》2005,(Z2)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能力,它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自我防范能力、自我救护能力、自我调整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独立生活的可靠保障,它有助于孩子尽早摆脱成人的庇护,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有生存能力的个体。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扩能力呢?一、耐心向孩子讲解必要的安全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有意识地向孩子讲解一些安全常识。许多家长只知道给孩子定下种种清规戒律,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却懒于对这些限制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孩子不能理解家长不允许自己这样做的原因,认识不到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8.
社会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没有吃苦的精神和能力,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各国家长普遍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因为孩子将来面临的是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美国: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州立学校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条件似乎苛刻,但却使学生们获益匪浅。家长对这项活动全力支持,没有一位“拖后腿”、“…  相似文献   

19.
继去年高等学校扩大招生后,今年全国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这无论是对促进经济增长,还是对人才培养,都具有现实意义。可以说,高校扩招,功在社会。  首先,高校扩招,有利于扩大内需,使教育成为消费热点。当前,如何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在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形势下,教育领域的供给不足却非常突出。一方面,孩子想上学,家长想投资,另一方面,却没有足够的教育条件来吸纳学生和资金,依然是千军万马争过高考“独木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  相似文献   

20.
<正>农村牧区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强,农村牧区文化建设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具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地区,兴安盟不断加大基层文化事业建设发展力度,在改扩建苏木乡镇综合文化站、发展嘎查村级草原书屋等文化工程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