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是新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4月下旬, 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摩洛哥、尼日利亚、肯尼亚等三个非洲国家, 其间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主张。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中非关系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巩固,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形成了患难与共、平等互利、真诚友好、全面合作的新型国家关系。在1955  相似文献   

2.
去年末苏联解体后,中国很快同独联体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一年来,中国同这些国家的友好交往不断增加,经贸、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合作迅速发展。今年中国同俄罗斯的贸易额已经超过了同原苏联的贸易水平,中国同其他独联体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今年刚起步就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同毗邻几个独联体国家之间的边境贸易尤为活跃,人员交往更是频繁。  相似文献   

3.
6月17日至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非洲七国的访问,是中国对非洲外交的又一重大行动今年是中国和非洲开启外交关系50 周年。在中非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之际, 为进一步密切中非之间的传统友谊,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年初中国政府发表对非政策文件,1月李肇星部长访问非洲,4月胡锦涛主席成功访问非洲三国。时隔不到两个月,温家宝总理再次出访非洲,这将进一步全面深化中国与非洲大陆的友好合作关系,为中非关系在今后几年的发展方向和具体领域勾画出蓝图。  相似文献   

4.
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新任总理梅克雷·莫劳塔7月21日发表了一份声明,宣布巴布亚新几内亚前政府于7月5日与台湾当局签署的所谓“建交”公报无效,不予承认。在这份声明中.莫劳塔说,他审查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与台湾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文件,进而宣布:“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以来一直执行的同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正常程序,在同台湾建交问题上没有得到恰当的执行”。他还在声明中明确表示:“巴布亚新几内亚长期以来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即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持国家关系的政策没有改变”、“对前任企图用不正当的方式和台湾建立正式外…  相似文献   

5.
卢劲 《瞭望》1992,(27)
应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和科特迪瓦总统乌弗埃·博瓦尼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于6月29日起开始为期两周的非洲之行,对这三个国家进行国事访问。 这是中国国家主席第一次访问这三个国家,也是1986年以后,中国国家主席对除埃及以外的非洲国家的首次访问。此次访问被认为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中的重大事件,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有利于巩固中国同非洲及阿拉伯国家间的友谊、团结与合作。 加强同非洲国家及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立足点。在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同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有较大发展。这种关系正随着相互了解的加深和共同努力的加强,在向前发展。东盟成立于一九六七年,现由文莱达鲁萨兰(简称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六个国家组成。中国同东盟国家的关系有悠久的历史。远在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东南亚之前,中国人民就同东盟国家人民开始了友好交往,开展了频繁的贸易通商和文化交流活动。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破坏和阻挠,除印尼于一九五○年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外,其他东盟国家一度曾中断同中国的往来。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东盟外长会议通过《东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主席于5月8日至22日相继对东非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北非的埃及、西非的马里、南部非洲的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6个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5月13日,他在亚的斯亚贝巴就中非关系发表的演讲中郑重宣布:“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各国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国家关系。” 中非传统友谊是由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们携手缔造和培育的。30多年来,中国主要领导人频频出访非洲,足迹遍及非洲大陆,有48个非洲国家的100多位元首访问过中国。中国与非洲国家在国际事务与各自国家的发展道路上一贯相互支持、真诚帮助。近年来,中非友谊更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今年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上,支持中国否决西方反华提案的27个国家中,非洲国家占了14个。当然,中国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也给予了非洲力所能  相似文献   

8.
1960年9月28日,中国同古巴建交。古巴成为当时拉丁美洲第一个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1960年11月16日,格瓦拉率领古巴政府经济代表团访问中国。他一踏上中国土地,就提出要见毛泽东。  相似文献   

9.
伯尔尼专电应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邀请,瑞士国民院议长安德烈·戈蒂埃于十月六日至十五日到中国访问。他在行前向本刊特约记者发表谈话时强调要不断密切中国和瑞士之间的关系。戈蒂埃说,他这次访问首先是为了同中国方面交流情况,是一次议员访问。他说,瑞士是最早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三十多年来,中瑞关系的发展完全令人高兴。尽管两国的幅员、历史和社会制度不同,但两国人民之间十分真挚的友谊和深切的谅解有了发展。在谈到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时说,他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0.
在迎接八十年代第五个春天的美好时刻,回顾近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对外联络工作,除了继续同各国共产党来往外,还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政党建立和发展了友好关系。到目前为止,我党已经同大多数非洲国家的执政党和其他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国家的政党建立了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应谦 《瞭望》1986,(29)
贝尔格莱德专电 七月的巴尔干半岛,草木葱茏,百花争艳。在这美好的时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对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进行了为期九天的正式友好访问。访问期间,赵总理分别同这两国领导人举行多次会谈,交换了对当前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深入讨论了发展双边关系等问题。双方都表示了要全面、长期、稳定地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强烈愿望,并且认为这种关系的发展有着牢固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 中国同巴尔干半岛上的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比较早。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奋斗目标把中国同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双方坚持独立自主、完  相似文献   

12.
共商二十一世纪中非合作大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与非洲友好合作关系取得引人注目进展之时,我国政府将于10月10日──12日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这是新中国对非关系史上首次面向整个非洲的多边政府间高级论坛。世纪之交,中国与非洲国家进行如此广泛的磋商和交流,无疑将对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中非友好关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将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产生积极影响。 增进了解扩大共识 中国与非洲国家有传统的友好关系。半个世纪以来,双方有共同的利益而没有对立或冲突。中国人民与非洲各族人民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和新加坡的友好合作关系日益深化之际,北京观众今年9月27日至10月上旬有机会欣赏新加坡画家林样雄的个人画展。 林祥雄日前对记者说:“李光耀总理8月11日在新加坡宴请李鹏总理时表示,‘新加坡希望在今后几个月内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这样喜  相似文献   

14.
白云瑞 《学理论》2011,(30):30-3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苏联作为第一个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我国与苏联的关系也经历了亲密合作、关系破裂、关系正常化等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形态对双方的外交政策乃至两国的关系有很重要的影响。就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在缅怀历史的同时,以便能更好地认识现在一些国家对华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5.
近日由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 主办的“中国一非洲关系论 坛”是为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非部长级合作论坛的准备会议之一。中国和非洲国家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对中非关系作了高度的评价,并对进一步发展双方关系充满信心。中非友谊源远流长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中国宋朝,当时中非之间不但有了贸易往来,而且还有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非之间更是在反帝、反殖、反霸斗争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与会的非洲朋友对中国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的杰出贡献、中国一贯支持非洲国家争取民族独立…  相似文献   

16.
大马士革专电约旦政府九月二十五日决定全面恢复同埃及的政治、外交关系。这是自一九七九年埃及同以色列签定戴维营协议,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同它断交以来第一个阿拉伯国家同埃及恢复外交关系。约旦的这一行动引起了阿拉伯国家和其他有关国家的不同反响。摩洛哥、伊拉克、苏丹、美国和以色列  相似文献   

17.
一、全方位。新政府上台以后,奥巴马、希拉里、副总统拜登等人的足迹已遍及欧洲、东亚、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同数十个国家的领导人会晤、会谈。对奥巴马政府的外交,希拉里4月22日在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作证时称,“过去三个月中形成的外交议程基于三方面行动:加强美国与欧洲、亚洲、非洲和西半球民主伙伴国的联盟;发展与重要地区性大国的伙伴关系;与中国和俄罗斯建立建设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2,(36)
中韩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同韩国外务部长官李相玉8月24日上午在钓鱼台国宾馆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韩两国政府决定自1992年8月24日起相互承认并建  相似文献   

19.
正大数据时代的中国外交面临四大挑战:一是外交事务呈几何级增长。中国与国际社会联系密切,几乎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贸易投资遍及全球。中国加入了300多个国际条约、数千个政府间和非政府国际组织。近几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与全球化进程几乎同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美欧经济联系  相似文献   

20.
解放以来,我国同西欧的关系出现过错综复杂的局面,呈现出曲折变化的态势,我国对西欧的外交政策也已有过两次大的调整。 建国初期毛泽东曾指出:“我们是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决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一天它们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国家以合法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325页)一直到六十年代末期,我对西欧诸国的外交政策正是遵循的这一基本原则。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西欧的实际情况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