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美国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中女性缺席的现实,美国女性主义公共行政研究中出现了三种研究取向,分别是经验论、立场论和后现代主义。这是一场公共行政领域的性别启蒙运动、为公共行政学提供新的知识生产方式,也是公共行政学中的一种知识变革。与此同时,该理论在研究方法、理论逻辑和实践方面存在局限性,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美国女性主义公共行政理论对我国的女性参政理论和学界研究立足于中国的女性主义的公共行政问题提供了借鉴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书写在某种意义上既反映了传统的女性主义思想,表现生活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中母女两代人所受到的男权制的迫害,同时又体现了新时代女性的新面貌。作家们借助对两性之间从冲突走向融合过程的书写,反映出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相处应具有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追求。本文从分析女性主义思潮的演变入手,探索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书写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孟庆娟  王军 《前沿》2014,(1):186-187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书写主要是建立在对白人主流文学的解构以及对黑人女性文学传统建构的基础上,黑人女性主义经历了由边缘迈向主流的辉煌时期。在种族、阶级、性别以及历史与文化压迫下的黑人女性,从自身生活经历和感受出发,开始了对身份价值和社会认同感的追寻。伴随黑人女性的不断努力和耕耘,黑人女性的整体领域内的思想得到解放,促成了美国文学的发展,并为美国文学领域的进步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的《中国妇女》以及美国当代著名学者佳亚特里·斯皮瓦克、骆里山、周蕾对克里斯蒂娃的批评为例,从国际女性主义、东方主义批评和离散批评的视角出发探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建构中国女性时的几个重要特征:他者化、女性化、东方化,究其本质,对他者的书写是为西方女性自我树立一面镜子,折射了她们的自我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5.
刘珍兰 《求索》2011,(8):98-100
生态女性主义是环境运动同女权运动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时代思潮。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把男权社会对自然的压迫和对女性的歧视联系起来,从批判男权思想入手来分析生态问题,在反对男权压迫与支配的斗争中寻求解放女性和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三巨将之一的赫斯顿是一个具有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作家,她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通过她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中男性是他者的藩篱、女性感悟自然进行自我救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当代美国女性主义经典理论选读》一书所反映出的美国女性主义思潮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及其视点跨国、跨学科、跨领域的特征,同时以周蕾的文章为例具体解释当代美国女性主义的理论关切及对差异概念的扩充。在女性主义批评中认识、涵盖及包容"差异"对于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对"差异"的认知能开启新的局面,有助于站在不同立场、拥有不同取向的女性群体建构本土话语,从思考转向表达。  相似文献   

7.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是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鼻祖。对吉尔曼的小说进行整体考察,可以发现:她的创作经历了从解构“他乡”(男权社会)到建构“她乡”(女性乌托邦)的转变,或者说,从以揭露和解构为主的现实主义,走向了以规划和建构为目标的乌托邦主义写作。这使她成为树立女性乌托邦典范的枢纽人物,其对于现代女性乌托邦文学的影响可谓深远。同时,这一转变也充分显示了吉尔曼女性主义思想的前瞻性,她预见性地实践了后现代女性主义所倡导的女性主义文学之目标,即:击破、摧毁、预见与规划。  相似文献   

8.
提及女性主义,学界往往以18世纪末作为起点。但事实上,文艺复兴时期在女性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第一次女性地位和形象有所改观、女性作家身份得以建构的一个历史时期,是女性意识觉醒的时期。当时女性用来对抗菲勒斯中心主义的武器——女性写作——依然是当今女性主义者们挥舞的旗帜。通过追根溯源,我们才能更清楚地把握女性主义的发展和转变。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写作充分揭示了处于萌芽状态中的女性主义的特征——一种抗争与屈服的矛盾结合。  相似文献   

9.
陈靖怡 《前沿》2013,(2):114-116
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既是“女性的”,又是“生态的”,是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的结合.它的产生和发展既是生态危机催生的结果,也是生态批评与女性主义自身发展的的内在需求,而自然和女性之间的联系也为她们走向联合提供了可能.生态女性主义反对强加于女性和自然身上的任何压迫,希望实现男性、女性、自然的整体和谐,希望为解放女性、拯救自然和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谋求出路.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运动已经走过了200多年的历程,而作为一种理论,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逐步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女性主义理论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思想体系,而是分化成为不同派别,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且不同派别之间相互影响和渗透。女性主义理论以女性为中心,从女性的视角来看世界,试图为女性建立一个美好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田颖  韦琴红 《求索》2012,(3):208-210
女性主义批评涵盖了女性主义阅读、女性主义书写和女性主义理论三个方面。其中女性主义书写是女性颠覆菲勒斯中心主义父权社会的有效途径,进而重写了历史。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探讨了女性主义书写的演变历程。从双性同体到女性主义批评,再到身体写作,女性主义书写的实质是解构与重构历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主义第四波有两条线索,一为美国女性大游行带来的女性参与选举浪潮,一为Me Too运动引发的反性骚扰运动。第四波的特征非常鲜明,包括使用社交媒体、波及发展中国家、议题具体和文化性强、参与者性别身份多元化和运动成果突出。基于不同理论的比较,第四波实质为修正的激进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13.
王军 《理论月刊》2009,(7):125-128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探讨女性问题、女性经验和女性书写为内容.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不仅描述女性的生活经历,还试图寻求一种包容两性的"有性"的文学视野.中国女性主义批评以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为理论基础,以女性文学话语为切入点,力图拆解中国文学中的男性霸权主义思想,建立女性的话语体系.然而,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女性主义批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同时也为中国女性文学及批评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心理学的逻辑演进及其对心理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证主义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现象学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到后现代取向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当代的女性主义心理学力求把女性作为心理学知识的主体,关注女性群体内部多元的差异性身份,以社会性别视角透视女性心理发展,主张在公平正义的视角下展开对女性心理的研究,与此相应,女性主义心理治疗家也更加重视社会文化情境以及情境的差异性如社会阶层、种族、性别、民族等对女性心理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叙事学是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经典叙事学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中国现当代学界利用女性主义叙事学进行了诸多女性文学及跨学科现象的研究。一方面对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方式进行补充与提升,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式;另一方面也呈现出研究的不充分和模式化弊端。在充分发掘已有女性写作基础上,针对中国具体语境与国情发展开展中国式"交叉路口性"研究是女性主义叙事学的未来路向。  相似文献   

16.
论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侯天皓 《求索》2008,(10):161-163
女性主义批评是当代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之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主张以独特视角对以往的文学作品进行多维视角的女性主义解读,对男权主义文学歪曲妇女形象的事实进行批判和拆解;努力挖掘不同于男性霸权主义的女性主义文学传统,重评文学史;构建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书写与表达方式,关注女作家的创作心理状况;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的压抑、同化和淹没,提倡一种全新的女性主义写作范式。  相似文献   

17.
金晶 《求索》2012,(9):147-148,113
"生态女性主义"在现代西方社会是反映女性主义生态伦理观的核心观点。女性生态主义的女性意识着重探讨女性的性别意识、内心世界和心路历程。通过对叛逆和逃亡性的颠覆,同性爱和母爱等主题,书写反抗父权制文化体系,寻找失落已久的女性躯体,建构女性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梁忠宝 《前沿》2013,(4):137-138
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精准地刻画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社会现实。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这部作品中“臭名昭著”的黛西这一女性形象,探讨男权社会的文化背景下女性生存的困窘。  相似文献   

19.
安全是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女性主义认为,传统安全观过于强调军事安全和国家安全,忽视女性在安全领域的重要作用.女性主义强调多元的、反映女性特质的安全观,认为安全是所有人的安全;经济安全与军事安全同样重要;环境安全与女性息息相关;安全应以人为中心.女性主义安全观无意取代主流国际安全观的地位,而是要在国际关系中加进女性视角,使之更客观公正地反映国际关系的现实.  相似文献   

20.
许谨 《求索》2012,(12):161-162
生态女性主义提倡重树特有的"女性气质",反对男性对自然和女性的"野蛮征服"和"粗暴超越"。女性文学的繁荣影响了女性一贯追随的解构主义,同时也使女性意识对自我进行不断的审视与质疑,从而使得生态女性主义在文学的土壤里得以迅速传播。研究西方现代文学中生态女性主义嬗变的过程,将拓展中国女性文学的艺术表现视野,更好地塑造更具艺术真实性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