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主义批判"是马克思、韦伯和西美尔等经典社会学家共同面对的问题域。马克思把"异化"理解为资本主义的基本困境,并对资本主义的异化展开了人本主义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韦伯认为"合理化"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他从文化和社会两个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危机和自由困境;西美尔批评资本主义文化的客观化趋势,把资本主义困境归结为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之间的悖论。  相似文献   

2.
王思涛 《党史文苑》2012,(18):34-38
作为俄文版《资本论》的翻译者,俄国民粹主义者只看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罪恶方面的揭示,却没有继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科学分析与判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意义被遮蔽了。俄国民粹主义者以俄国独特传统——农村村社制度为傲,认为俄国由于其特殊性能够摆脱传统所累,绕过资本主义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而列宁认为俄国资本主义不是如民粹主义者所言,是阻碍社会主义到来的幽灵,相反是社会主义创造性的而非破坏性的历史前提。二者在资本主义问题上截然不同的态度,其身后折射出的是不同世界观的理论指导。研究列宁对民粹派资本主义观的批判,不仅具有浓厚的理论意义,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如何对待资本主义,是列宁早期同国内各种错误思潮斗争的焦点。合法马克思主义把资本主义制度说成是一种自然的永恒的制度,肯定、赞美和膜拜资本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内在矛盾。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各个部门之间是按比例分配的,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实现论,倡导资本主义适应论;他们用"土地肥力递减理论""小农经济稳固论"等错误思想来粉饰与美化资本主义。列宁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性和历史局限性,粉碎了合法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资本主义完美论"的神话;列宁的这一批判,可以为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客观地看待资本主义提供借鉴,同时也为我们深入地理解和分析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崩溃论和危机理论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球化与马克思"已成为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事实上取决于对"全球化究竟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性质"这一问题的回答。事实上,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站在今天这个"全球时代"来回顾马克思,我们必然会看到马克思理论的当代意义和生命力。尽管我们这个时代的全球资本主义在许多表现形式上与马克思所亲身面对的资本主义有所不同,但在一些根本性方面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马克思的理论仍然是我们剖析和批判当今现实资本主义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5.
毫无疑问,无论是马克思的经济学分析,还是他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生产概念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学界对马克思的"生产"概念展开了一定研究,有从马克思的生产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来理解,也有单从生产概念的存在论来探讨的,本文是从两个理论层面来探究马克思的"生产"概念,一方面是对生产的一般性理解,强调指出生产在人类历史中的基础地位,这是从生产的存在论意义上去理解;另一方面是对生产的批判性理解,侧重于对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生产异化进行批判,这是从生产的社会批判理论去理解。  相似文献   

6.
颜岩 《探索》2007,(3):83-88
美国著名批判理论家道格拉斯.凯尔纳从晚期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确认了当前社会的资本主义性质,认为全球化的实质不过是资本主义的重组;从科技变革的角度出发,他认为技术不但推动了全球化的实现和扩展,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从左派激进政治出发,他认为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奴役和压迫,还代表着反抗和解放;从马克思的辩证方法出发,他拒斥了经济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为我们客观分析全球化现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凯尔纳的这些思考无疑扩展了我们对全球化和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可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些学者把马克思所说的他在《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起源运动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制在西欧各国的范围内”的论述,理解为马克思是说只有西欧各国具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西欧以外的其他国家都不具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认为马克思只研完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没有研究其他社会形态发展的规律和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并且把认为西欧以外的其他国家也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观点斥之为违背马克思的有关论述.这种理解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是对马克思有关论述的误解和曲解.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以实现"人类解放"为旨归,对以资本勾连起来的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了武器性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包括"哲学人类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社会政治学批判",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现代性中的人是"现实的人"、"异化的人",发现隐藏在资本主义现代性中的特洛伊木马——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同时,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实践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现代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的人"提供了有原则高度的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4,(6)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工业化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论及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资本主义工业化造成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等生态问题。究其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由此,实现共产主义公有制的工业化成为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从制度根源角度探究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为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生态文明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俄国民粹派无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村社正在瓦解的事实,主张俄国走"非资本主义道路",即绕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列宁通过分析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事实,指出俄国村社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并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从而彻底批判了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列宁在否定和批判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的同时主张肯定民粹派理论纲领中的合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