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官员上书皇帝,是其参政议政的一个重要方式。官员上呈皇帝的书面报告,名称很多,有奏报、奏章、题本、奏本、题奏等等。上奏帝王的各类文字,总称奏疏或奏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提案”。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上的500多位帝王,像唐太宗那样的“明君”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平庸之辈,其中一部分或暴戾谲诈,或荒淫无度,或迂腐至极,或几个方面兼而有之。汉成帝刘骜,是西汉有名的昏君。一是他两建陵墓。  相似文献   

3.
刘典 《法律与生活》2012,(14):44-45
在漫长的中华历史中,皇帝这一特殊的角色总是吸引了太多的眼球。皇帝管理宇内群臣,如此庞大的工程,没有“两把刷子”是干不起来的。做皇帝也有做皇帝的学问,这门学问被称为是“帝王心术”,是皇帝驾驭天下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4.
“人是一点灵魂载负着一具肉体。” “不要像一个摇桨的奴隶那样忙个不停。” 《沉思录》里,多有这样闪亮的句子,像朝阳下的露珠,剔透自然,与人心的本原相呼应。这本书的作者是古罗马的一个皇帝——马可·奥勒留。  相似文献   

5.
盘点中外历史,你会发现不少十分荒唐的法律。这里所说的禁猪令,就是其中的一种。 中国明朝的禁猪令 中国历史上几次荒唐的禁猪令中,以明朝明武宗朱厚照的最为雷人。 爱玩"猥琐"的"潇洒哥"皇帝 说起明武宗朱厚照来,数遍中国历朝历代的帝王,也很难找到像他一样有特色的皇帝了。明武宗朱厚照是公元16世纪中国的一位封建皇帝。  相似文献   

6.
王春瑜 《政府法制》2011,(24):41-41
宋人高承曾谓:“万岁,考古逮周,未有此礼。”此说颇有见地。“万岁”与封建帝王画上等号,成了皇帝的代名词,是有个发展过程的。  相似文献   

7.
罗西 《政府法制》2010,(12):50-50
中国古代的皇帝之中,有才华的不少。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皇帝雄才大略,且多是开国皇帝,才华似乎与生俱来。像唐明皇精通音律,李后主醉心诗词,宋徽宗能书善画,明天启帝最喜欢木匠活,这是偏才。与这些皇帝相比,清朝的雍正帝既不能说有雄才,也不能说有偏才,那说他弄权“有才”又从何说起呢?  相似文献   

8.
程裕桢 《政府法制》2008,(22):43-43
到北京参观过故宫的人,都会看到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华表柱身有巨龙盘旋而上,上方横插一块云板,祥云缭绕,柱顶蹲着一个名叫“犼”的瑞兽。除此之外,在都城桥梁和帝王陵墓前也矗立着类似的华表,造型略有差异,瑞兽有所不同。但是,唯有天安门前后的两对华表,传说蕴含了一些对皇帝施政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已铭 《政府法制》2013,(26):45-45
在古画或电视、电影中演的古代宫廷戏剧,我们看到皇帝戴的王冠中,有一种是平板且前后有串串的垂珠,随皇帝的头摆动而摇晃着,那顶就是冕冠。那么,为什么古代皇帝的冕冠上前后要有垂珠呢?  相似文献   

10.
董仲舒 《政府法制》2010,(23):39-39
南唐后主李煜本不想当皇帝,他只想当个风流才子他擅长绘画,精通音律.他的书法学柳公权,甚得其妙,诗、词均有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若不生在帝王家,他一生过得可能很愉快.  相似文献   

11.
敬业的皇帝     
王国华 《政府法制》2010,(16):37-37
一般人心目中,皇帝大多不成器,只知吃喝玩乐享受生活,工作则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像嘉靖皇帝,在位45年,大半时间躲在后宫。其实,历史上敬业的皇帝颇有一些,清朝中前期的几位皇帝都算得上够格,其中尤以乾隆为最。  相似文献   

12.
一国之君的皇帝,为了和下属搞好关系,也常常请客。只不过,皇帝请客称为“赐食”。所谓“赐食”,就是皇帝笼络或奖赏下属,而赏赐的一顿饭或吃的东西。不过,吃皇帝请的饭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秋风  洪志 《当代审判》2003,(6):54-55
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有作为的帝王之一。当时.大隋王朝建立伊始,刚刚结束自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和战乱状态。天下一统,百废待兴,所以,隋文帝力主施行严刑峻法,目的是整肃吏洁、强化治安和发展经济。但他矫枉过正,在处理某些案件时,时常置隋朝的法律而不顾,公凭自己至高无上的皇权而随意定罪量刑,故而,也出现了不少冤假错案,给当事人的心灵和肉体都造成了很大伤害。  相似文献   

14.
画钟馗的人     
华华 《检察风云》2012,(2):84-87
钟馗这个人物,既非释又非道,既入不了寺又进不了观,从古至今泱泱大国也只有那么几个规模很小的庙和一两个宫。这倒不是人们不敬重他,庙和宫是神待的地方,可见人们是将钟馗当神看的。有的书把钟馗同财神、灶王、八仙、门神等一道叫做民神的。除传说唐宋皇帝除夕会送钟馗像给大臣,历来帝王不会在正式的仪式上祭拜钟馗,这倒使钟馗更加与社会下层劳苦大众贴近。对钟馗百姓用不着去烧高香、捐款捐物以示虔诚。  相似文献   

15.
周文峰 《检察风云》2004,(21):58-60
正统的历史书上这样记载着:1821年5月5日,曾经不可一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拉巴在流放地——大西洋南部的圣赫勒拿岛上死于胃癌。然而,也许在世人看来,拿破仑这位继亚历山大大帝、恺撒以及成吉思汗之后最伟大的皇帝一定也是死得轰轰烈烈,因而对拿破仑死于胃癌一说心存疑虑。拿破仑不管在当时还是在逝世之后,都有大量的崇拜者。正如歌德所说,他的魅力即使是死神和时光也无法削减。除了基督耶稣之外,拿破仑是被人们研究最多的历史名人,估计世界上已经出版了各种语言的论述拿破仑的书籍达50万册。在所有这些书籍当中,涉及到拿破仑在…  相似文献   

16.
郭庆晨 《政府法制》2012,(29):19-19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官吏队伍中,不光有像韩愈那样“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敢于直面朝弊、勇于谏言的谏官,有像林则徐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大臣,也有明哲保身、专门绕着难事、麻烦事走的奸猾小人。这类官员可统称为“避事官”。  相似文献   

17.
龙谈 《政府法制》2012,(8):30-31
皇帝这份职业.看上去尊崇无限很有前途,但在其位的人未必就适合、或喜欢这份优差。历史中,确有几位皂帝(或虽没有皇帝的名分但实际上行使皇帝职权的人物)是应该改行的。  相似文献   

18.
冯佐哲 《政府法制》2010,(20):32-32
乾隆帝弘历25岁登基,在清朝诸帝中不失为一个有政治抱负和有所作为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以其祖康熙为榜样,并吸取了其父雍正的一些统治经验,乾纲独断,事必躬亲,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在各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警界科海》2003,(10):44-44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变数。其中有的是事先知道或在意料之中的,有的虽然事先不知道或在意料之外,它却是以渐变形式出现的,我们在处理这些事变时有较从容的时间和精神准备,不至于有什么贻误。但也有些像俗语中说的“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那样的事变,能否迅速正确果断地做出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就要看你是否有应付事变的能力了。在我国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  相似文献   

20.
帝王在位时,居则深宫大院,出则前呼后拥,世间任何享受的花样,他们得之易如反掌。更有一些奢华的皇帝,挥霍铺张,无可限量。他们中,谁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还会沦为阶下囚,饱受侮辱、欺凌和虐待,乃至死无葬身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