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任研 《江淮法治》2011,(13):32-33
5月26日.寿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次会议举行专题询问会,就全县城建工作进行了询问。这是继去年询问财政工作之后,寿县人大常委会“梅开二度”进行询问。为将询问权使用好,寿县人大常委会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坚持向人民问计,向政府问政,不断探索、改进专题询问工作,在3个方面采取扎实措施,确保问到要害处,答到点子上,落实在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蒋松柏 《江淮法治》2012,(11):50-50
近年来.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相继开展专题询问。实践中,为保证会议有序进行。会前对询问内容、询问对象、询问时间,甚至问什么、答什么.谁问谁答,都做了周密安排。有人认为.常委会组成人员行使询问权,想说什么、该问什么,均受宪法和法律保障,会前早作安排,少了“真刀真枪”的交锋.询问的监督作用就难以真正发挥。  相似文献   

3.
6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时,委员们进行了专题询问。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负责人到会回答询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进行专题询问。  相似文献   

4.
《公民与法治》2011,(7):1-1
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央决算报告、粮食安全问题、医保问题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先后三次以专题询问的形式监督政府工作,凸显了全国人大的刚性监督。6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时进行了专题询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进行专题询问。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时进行了专题询问。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多位负责人到会认真回答常委会组成人员询问。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进行专题询问。全国人大常委会选择代表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钱袋子”问题首次开展专题询问,兑现了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对代表和全国人民作出的承诺。这一做法也为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以及常委会组成人员知情监督作出了表率,值得称道。同时,也十分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6.
《公民与法治》2011,(21):44-44
为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切实提高人大监督工作的实效.2010年10月,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开展专题询问工作。对此,石家庄市委非常重视,河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专门批示:“要围绕中心、选题准确、促进工作、人民满意”。这一批示为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工作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孙瑞彬书记的批示精神,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于2011年6月28日。在石家庄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举行联组会,就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询问。本刊以专版形式,对石家庄市的专题询问工作进行集中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2010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启专题询问,随后,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纷纷参照其做法开展这项工作。从省级人大常委会米看,2010年上海、湖北、安徽三个省级人大常委会率先开展了专题询问。2011年,共有21个省级人大常委会针对26项议题开展了专题询问;2012年,又增加到24个省级人大常委会和30项议题;2013年大部分地方人大常委会开展了这项工作,上半年就有27个省级人大常委会就63个议题进行了专题询问。  相似文献   

8.
大家谈     
大家谈询问证人时侦查人员也不得少于二人张新江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但在询问证人一节中,仅规定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却没有对询问时侦查人员的人数作出规定。一些侦查人员据此认为可以由一个侦查人员询问证人...  相似文献   

9.
王琤  孙宏霞 《江淮法治》2013,(21):34-35
10月31日上午,在合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联组会上,8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美好乡村建设中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主题,对市政府8个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现场询问。长达两个小时的询问会,询问者接连提问。应询者一一答复。所有问题无不关乎百姓切身利益,体现着对人民群众的浓厚深情。问询者直击要害、直面问题,应询者实事求是、认真答复。作为合肥市人大常委会成立33年来的首场专题询问会,这次询问不仅是宪法赋予地方人大常委会询问权的具体体现,更是人大常委会依法监督的有力举措.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0.
2013年9月26日,河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联组会议就省政府社会救助工作进行了专题询问,这是省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的专题询问,本刊曾进行了重点报道。此次专题询问结束后,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将相关的审议意见转交省政府限期办理,以确保问题解决。2014年5月28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听取并分组审议了《省政府关于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对全省社会救助工作情况审议意见的报告》,本刊在此继续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1.
试论民事诉讼上的主询问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主询问概述主询问(examination一in—chief)又称直接询问(directexamination),作为英美法的传统,它是开庭审理询问证人的第一阶段。主询问通常是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通过其律师进行的。当事人将通过询问自己提供的证人,借助于证人所了解的案件事实情况,把自己主张的理由以及信息、材料来源明确地反映出来,以取得事实审理者的理解和同情。“在主询问中向证人发问的目的,在于获得证据以支持传唤证人的那方当事人的诉讼主张。在许多方面,主询问比反询问有更多的限制。诱导性问题不能随意提出,并且,虽然狂人在所作证言时与…  相似文献   

12.
公证过程中询问当事人是公证员履行审查职责、进行调查核实、解决办证疑点的重要环节,如果询问工作做得不好,公证审查核实就可能流于形式,公证的职能作用就会受到影响。只有通过与当事人进行动态的交流询问。引导当事人深入地谈问题,探求当事人内心真实意思表示,查清与办证有关的重要事实,最终确定公证事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才能为防范执业风险、确保公证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笔者想结合实际谈一些公证询问技巧。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成功开展专题询问的同时.不少地方人大常委会也纷纷将专题询问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使专题询问成为人大监督工作的一个新亮点。我们应当为这种监督形式的推广拍手叫好,更要为其对我国人大监督制度的新考量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2011年,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就全市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情况对市水务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进行了专题询问。这次:号题询问问题深刻具体、符合实际,回答条理清晰、措施有力,社会各界反映良好。总结这次实践.主要把握了六个环节:一、建立制度,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15.
发源于英美当事人主义下的交叉询问制度是刑事庭审活动中对证人证言的法庭调查方式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刑事庭审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何认识我国法律确立的交叉询问,以及如何进行交又询问,交叉询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等的研究,对于丰富我国证据调查方法,使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健全、完善,保障诉讼公正的顺利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方国强 《江淮法治》2014,(23):54-55
不知不觉,我到人大工作已经超过5个年头了,回想起来到人大工作的点点滴滴,印象最深的还是开展首次专题询问。那次专题询问的成功凝聚了众多的心血。我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了专题询问的各项工作,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17.
安人言 《江淮法治》2014,(13):14-15
5月28日,安庆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在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推进大气雾霾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后,对大气雾霾治理情况进行专题询问。这次专题询问直面问题,单刀直人,效果凸显,实际上开成了由市人大常委会主导的向雾霾宣战的大会。  相似文献   

18.
鉴定意见作为一种证据形式,必须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判断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对鉴定人交叉询问可以保障对鉴定意见证据的审查质证。但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还存在受固有理念的左右、鉴定人备案登记管理制度的影响、鉴定人出庭率低等问题,影响了对鉴定人交叉询问的效果,需要进一步明确规定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情形,完备交叉询问规则及形成鉴定人作证前宣誓程序。  相似文献   

19.
刑事侦查中的询问证人,一般不需很长时间。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便可解决问题。但也有例外。如在侦查农赂案件时,当行贿人是唯一证人时,行除人因种种原因不愿如实作证,而这恰恰是案件是否能成立的关键,因此询问证人往往不是在较短时间内能解决的。由于刑事诉讼法没有时询问证人的时间作出明确规定,于是有人便认为询问证人可以无时间限制,从而出现了个别将证人连续询问数日之现象。笔者认为,询问证人可以不受时间限制的观点是错误的,将证人连续询问数目的做法是严重违法的。l、询问证人是司法人员收集证据的一种侦查行为,必须…  相似文献   

20.
询问求证,既是案件调查的必经程序,又是核实事实,获取证据材料的手段。询问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是调查人员的一项基本功。要使询问获得成功,调查人员必须讲究询问的语言艺术,使询问语言具有感染性、导向性、针对性和政策性。感染性,就是调查人员的询问用语要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能激起被询问人的感情共鸣,从而使被询问人在积极情感的影响作用下,转变其消极态度(如拒不如实交代问题、拒绝如实作证等),使案件调查得以顺利展开。尊重被询问人人格是询问语言具有感染力的第一要素,任何案件的被询问人都希望调查人员尊重其人格,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