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原告日本国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法定代表人吉野浩行,代表取缔役社长。  委托代理人魏启学,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专利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辛哲生,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专利代理人。  被告上海飞羚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黄小林,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徐申民,上海市公信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傅远,上海市公信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日本国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诉被告上海飞羚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专利侵权纠纷一案,于 1997年 12月 25日向本院起诉。原告于起诉的…  相似文献   

2.
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告和原告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在专利管理机关或法院查清事实,作出调处决定或判决之前,谁是谁非尚未定论。被告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调处或诉讼程序。一、后发制人,迅速搞清原告专利的法律状况专利的法律状况,这里主要包括原告专利的申请日、公开日或公告日、授权日、终止日等具有法律意义的日期,这对侵权纠纷的处理有重要影响,而且往往可以决定被告采取下一步  相似文献   

3.
上诉人(一审被告反诉原告)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以下简称华为技术公司)。法定代表人任正非,董事长。委托代理人温旭,广州华旭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来柳平,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部长。上诉人(一审被告反诉原告)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长沙办事处。负责人陈良忠,主任。委托代理人张向红,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职员。被上诉人(一审原告反诉被告)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通讯公司)。法定代表人张太峰,董事长。委托代理人余耀荣,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资健,河南协和律师事务…  相似文献   

4.
由一件专利侵权纠纷撤诉案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曾经接触了一件专利侵权纠纷案,该案以原告(专利权人)撤诉而告终.原告之所以撤诉,是因为意识到在现行法律环境下,被告的行为难于被认定为专利侵权行为,本方败诉的可能性极大.笔者了解此案的情况后,认为此案具有典型性,剖析并思考此案所涉及的问题,有利于强化专利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引言与其他民事案件相比,知识产权案件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加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纠纷变得日益复杂,除传统知识产权案件外,又出现了许多如何对之进行法律定性以及判定侵权与否很困难的疑难案件。在知识产权案件中,当事人请求权的选择及所依据的法律规范将直接决定其知识产权能否得到法律的保护,请求权基础问题因此成为当事人较难处理、抉择的问题之一,由此造成了当事人对如何确定请求权及法律依据的种种困惑,在司法实践中常常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原告称其权利受到侵害,并提供证据材料证明被告的侵权事实存在,在原告向法院提  相似文献   

6.
上诉人(原审被告,反诉原告):山西大学u法定代表人:彭方挥,该校校长。委托代理人:徐冲,北京市公诚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贾莲凤,该校科研处教师。上诉人(原审原告,反诉被告):山西省科林环境保护技术中心。法定代表人:左耀太,该中心主任。委托代理人:李京生,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邓东东,山西省太原市专利事务所专利代理人。原审第三人:山西省环境保护局。法定代表人:杨季春,该局局长。委托代理人:吕步云,该局计财处处长。上诉人山西大学与上诉人山西省科林环境保护技术中心(以下简称科林中…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上讲,作为专利侵权诉讼中的被告与原告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在司法实践中,该类案件的被告往往还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在我国,由于专利制度实行的时间不长,为了提高全民的专利意识,加强专利保护,鼓励发明创造,法院判决也往往偏向于专利权人的利益。所以,被告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应更认真谨慎对待诉讼中的各项法律事宜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诉讼程序。此中,诉讼策略是被告及其代理律师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于检索中应诉的策略当被告收到法院送达或邮寄的专利权人的起诉状后,应清懂行的专利律师协助检索专利文献及其它有关文献并研…  相似文献   

8.
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着对判定侵权比较对象的模糊认识,甚至错误认识。例如,案一,原告河北某农机厂获得了一项关于手扶拖拉机悬挂谷物播种机的实用新型专利,被控侵权人也生产了相同产品,原告诉被告侵权。案二,原告获得了一项“关于H型强场磁化杯”的实用新型专利,被告也获得一项关于强力磁化杯的实用新型专利,原告诉被告侵权。如何正确判定专利侵权的比对对象,进而解决专利侵权纠纷呢?以抽象物为工具对等同原则进行分  相似文献   

9.
原告:深圳普斯顿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莫锦华,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高占元,深圳市专利服务中心工程师。 被告:许正文,深圳深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工程师。 委托代理人:李敬芝,深圳市东江实业公司会计。 原告深圳普斯顿五金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斯顿公司)因与被告许正文新型专利权属纠纷案,向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相似文献   

10.
大凡打过知识产权侵权官司的当事人和承办过知识产权侵权索赔案的律师都清楚知识产权侵权案与其他类型的民事经济案件相比,其立案难度大。审理难度大,判决结果也往往难尽人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司法实践中知识产权侵权索赔案存在“二难”,即侵权举证难和索赔难,如何克服这二大难点,本文试作简要探讨。一、综合运用取证方法,克服侵权举证难的问题除少数特殊类型的知识产权侵权案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外(如当发生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时,因原告在客观上无法证明被告的产品制造方法就是自已发明专利,所以专利…  相似文献   

11.
一、案件基本情况案号:(2002)二中民初03119号案由:著作权侵权纠纷立案日期:2002年3月21日结案日期:2002年9月20日一审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①(一审判决已生效)诉讼参加人:原告: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以下简称音著协)被告: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易公司)被告:北京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移动公司)原告诉讼请求:1.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使用音乐作品《血染的风采》;2.判令被告公开向原告和原告会员苏越赔礼道歉;3.判令被告支付侵权赔偿金人民币113,182…  相似文献   

12.
通常认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构成民事侵权、知识产权侵权及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除了实施了行为、行为与后果有因果关系外,还必须有过错,必须造成了损害后果,司法实践中也是如此执行的。但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由于知识产权的无形性等特点,权利人的专有权利范围被他人无意闯入的可能性比其它权利要多,无过错而使知识产权受损具有普遍性,原告要证明被告有过错往往也较为困难。因此,知识产权侵权实行过错原则弊病明显,对权利保护极为不利,由此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引发了知识产权侵权是否实行无过错归责…  相似文献   

13.
加强对企业商号的法律保护黄月华1993年12月,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原告杭州张小泉剪刀厂诉被告南京张小泉剪刀厂商标侵权和企业名称侵权案,判定南京张小泉剪刀厂侵犯了原告“张小泉”商标专用权,但否定了企业名称侵权的成立。此案虽已过多年,但它所反映的问...  相似文献   

14.
专利侵权诉讼中的被告,从行为意义上来说是处于被动地位的。而且在专利侵权纠纷审理中,不少国家作出的判决往往是有利于专利权人的,如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我国在专利申请审批、复审、无效程序审查和专利侵权纠纷审理的实践中,当处在可能与可否的情况下时,也有兼顾专利权人利益的迹象。我国实行专利制度的时间不长;为提高全民的专利意识,加强专利保护,鼓励发明创造,恰当地采取上述作法也是必要的。这样,对本来出于被动地位的被告来说就更被动了。面对这些,被告该怎么办?由于专利诉讼案件既涉及较深的技术内容,又涉及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因此,被告应认真对待诉讼中的各项法律事宜,依法对原告提出的事实和理由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找出抗辩的事实和理由,在做出初步判别后采取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京高法(1992)143号关于《天津市东郊农牧场诉中国人民解放军3608工厂专利侵权上诉案》有关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中国专利局授予的有效专利权作为法律保护的客体,审查其是否受到侵害。至于原告的专利权或者原、被告双方各自拥有的专利权是否真正符合专利性条件,应当由诉讼当事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首宗电脑财务软件侵权案——金蝶财务软件侵权案经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主持调解,以原、被告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而结案。新闻媒介报道后,此案一时间成为公众的热点话题,从而也引发了笔者(原告诉讼代理人)对计算机软件保护问题的深层思考‘一、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问题根据中美知识产权谈判达成的协议附件1“有效保护及实施知识产权的行动计划”:有关部门将对全阅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培训和教育。其目的就是要提高人们保护知识产权的认识和知识产权法律的全社会意识,包括:1.企业知识产权自找保护意识知识产权的特征之一就是知识产…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侵权审判中的抗辩是指原告诉被告侵犯其知识产权,被告以自己也拥有合法的知识产权而提出的抗辩甚至反诉,表现出“谁侵谁的权”的诉讼对抗。因此研究其抗辩事由、产生的原因、消解的途径,为解决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郑森轶  林妍 《经济与法》2001,(10):20-21
“临时禁令”是在民事诉讼中应原告的请求,由法院发出的迫使被告在诉讼终结前临时停止对原告的侵权行为,从而对原告的权益进行合理保护的命令。其目的是在实质争议解决前,防止侵权行为的重复或预期发生,保护当事人正当权益。临时禁令在专利侵权诉讼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人民法院在审理专利侵权案 件时,被告以原告的专利 权丧失专利性为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宣告专利权无效的请求,此时人民法院是否应当中止专利侵权案件的审理,实践中已经摸索出了一套规则,可以说这一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人民法院将根据不同情形决定专利侵权案件是否中止审理。但是,无论  相似文献   

20.
对一起知识产权案中法院裁定性质的思考□易欣华原告某市酒厂在向法院起诉被告某食品进出口公司侵犯其商标专用权、版权和装璜专用权侵权时,提出了财产保全的申请,并提供了担保,请求冻结或查封被告相当于原告损失约300万元的财产,同时请求法院责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