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人们常常把随便议论的话称之为“闲言碎语”。那么老百姓中的“闲言碎语”也值得听吗?有的同志认为不值得听,但我却认为值得听。因为,听听“闲言碎语”不仅可以了解民情,而且从中可以得到许多教益。老百姓中的“闲言碎语”不少,随处可听到。有一次乘火车,我就听到“闲言碎语”,不妨抄录一段如下。旅客甲说:“哎,现在的人不知怎么的,一旦当上了官,这味儿就变了!”  相似文献   

2.
美好的执着     
多年前夏天的那个晚上,我的脑袋几乎要钻进电视里,妈妈在沙发上急得坐不实。她不停地嚷着让我别挡着她的视线。可是我的身子却不听使唤。像中了葵花点穴手似的动弹不得。终于。我们没有失望,当“北京”从萨马兰奇的嘴里进出时,我的身体“腾”地一下从脚底板麻到了脑袋瓜顶,像个疯子似的,拼命地跳使劲地叫。当然没人会真的觉得我是个疯子,  相似文献   

3.
一把废钥匙     
每周五为县长接待日,今天已经中午十二点过了,还有一位老太太静静地坐在接待室的最后一排椅子上等着。秘书小江附在我耳边说:“她是一位疯子,最好别理她。”她两鬓斑白,颈部僵硬着坐在我对面,急切地说:“县长同志,我依理依法找政府,天天都来,却没人理我,我只好直接找您了!”我不解地望望小江,这老太太很正常嘛,怎么会是疯子?“县长同志,您评评理,中央直接给了我一套新房子,可到县上却落实不了。政府还是不是人民的政府?再不解决好,我要直接去中央……”第二天,老太太直接推开了我的办公室……第三天,老太太仍坐在我的…  相似文献   

4.
《今日广西》2007,(15):52-52
吴小莉近日在上海做客“阳光讲坛”时,亲切优雅的她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跟记者分享了凤凰卫视成立11年来的风雨历程和职业感悟。她觉得像疯子般的工作状态,是在新闻界成功的必须状态。吴小莉满怀深情地提起了台中几个著名的“疯子”记者。她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疯子”和“疯事”,在第11个年头里,一个“疯子”带领一群“疯子”创造了231亿元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日,笔者去一所中学联系女儿上学的事情,途经学校操场时,不经意间发现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聊天。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一胖乎乎的男孩手里握着一根木棍,神气十足地说:“我真想去当一回坏人。”引得大家一阵掌声。另一个蓄着长发的男孩则更加来劲:“我是流氓我怕谁?!”并装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来……因为我的突然出现,一个个都想跑,被我叫住。问他们为什么这么说话,他们的回答几乎是异口同声:电视里都是这么演的,我们只是模仿而已。面对学生们的如此表演,我在震惊之余,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相似文献   

6.
一战争时期,我在故乡沂蒙山学唱了好多歌曲,有一首只能哼唱的,我觉得是半拉歌,这就是:“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地哎见牛羊;自从那个来了哎日本鬼,家家那个户户哎遭了殃!”没有料到这个曲调后  相似文献   

7.
文学乱侃     
一位专搞文学的朋友来同我侃文学,开始我只是漫听之、漫应之。渐渐地,也搭上几句,插上几句。以后,竟不自觉地抡起“斧”来。两个小时下来,倒也侃出几件事、几点随感。告别时,专家鼓励:“何不将你谈的整理出来发表发表!”我的家乡生长着一种洋槐树,把它剖成木料打家具,又翘、又裂、又易蛀,乡亲们由此给它一个浑名:“翘裂蛀”。但也有优点,那就是其花烂漫,开满枝杈梢头,远着惚如樱花。而这花正是蜜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我正在海淀一家书店购书时,忽觉门帘一挑,顿感香风袭人,定睛一看,原来进来一位浑身珠光的时髦女士同着他的儿子,一个约摸有十一二岁的小学生。只见女士拿眼四下一扫,然后旁着无人地大声喧哗道:“你们老师让买的那个什么辞典在哪个架子上?“应该在工具书架子上。”女士一听,大怒,斥道:“胡说,辞典怎能当工具书卖?!”孩子红了脸,小声分辩道:“就是工具书嘛!”这时旁边的售货员插言:“辞典是查字词的工具,也是工具书。”这回轮到女士红了脸,自嘲道:“我还当工具书是专卖干活儿的工具那种书哪!得得得,我这文化还不如我儿子哪!”孩子取过书,女士掏出厚厚的皮夹,潇洒地抻出一张百元大钞,问:“还买不买别的?要买一块儿买,没功夫儿老陪你逛书店。”孩子听了,又回到书架前翻阅。可没几  相似文献   

9.
早上上班的路上,车上MP3传出了邓丽君“梅花,梅花,开满天下,有土地就有它。”的激越歌声,一刻间,突然有了流泪的感觉,那是在读着“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时才有的感觉,都说“十个男人九个喜欢邓丽君”,可这九个男人中又有几个读懂邓丽君呢,只听《甜蜜蜜》和《月亮代表我的心》是永远不会读懂邓丽君的,甜歌星多的是,江山代有甜人出,  相似文献   

10.
小书屋托出大天地我叫魏长举,今年68岁了,1996年初,我因患脑血栓病退在家。刚一回来,乡亲们便来劝我说:“长举啊,这群众文化整天东跑西颠不少吃累,这回退了就好好歇歇吧!”也有很多老乡说“:你这一回来,咱村又多了个文化人,这回咱看书写信的可没啥大问题了。”听着乡亲们的议论  相似文献   

11.
几天前一个上午 ,王先生正在办公室上班 ,忽然接到一个电话 :“老同学 ,您好 !好久没见了。”王先生听着声音耳生 ,忙问 :“请问哪位 ?”“老同学 ,怎么连我都听不出来了 ,真是贵人多忘事啊 !在深圳发了大财就把穷同学忘了。”王先生觉得不好意思 ,可怎么都想不起来 ,试探着问 :“是年某某吗 ?”“哎呀 !到底是老同学了 ,还没有忘记我 !”寒暄一阵后 ,“年某某”说 :“我要请你吃饭 ,你11时30分在某某酒店门口等我 ,我女朋友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请把你的手机号码告诉我。”王先生刚到某某酒店门口 ,一小姐即迎上前来 :“先生 ,你是年某某…  相似文献   

12.
所长学艺     
再过几年,所长就要退休了,大伙儿难免有些伤感。你说他当了一辈子警察,琴棋书画样样不会,吹拉弹唱无一擅长,这种人待家里是不是特招人烦?小王说:“得给他找个保安工作干干,别憋出病来。”我说:“那也得是保安头儿,不然他不愿意。”话说完,有人在后面吵吵起来:“我愿不愿意关你俩屁事啊?闲得是吧,都给我出去检查去!”哎,我说所长,走路没声音,进屋不敲门,你这都什么毛病?  相似文献   

13.
英雄     
一日,偶得闲暇,躺在床头,闭目养神。忽听见六岁的儿子正和邻家的小孩“论战”。 “我是令狐冲!”儿子说。 “我是小李飞刀!”邻家的小孩也不甘示弱。 “我有独孤九剑!” “哼!我有吸星大法。” …… 听着,听着,我不禁哑然失笑。感叹于现在六七岁的小孩就有这么多的“新名词”和丰富的“知识”。这当然得归功于电视这个大众传媒。一个接  相似文献   

14.
童年时,我跟随爸爸妈妈住在印尼邦加一个偏僻的胡椒园。由于我平时跟爸爸睡,出入又寸步不离,久而久之,爸爸稍走开一步,我都要大哭大嚷:“爸爸!爸爸!”有一次,妈妈“磨刀霍霍”,打趣地对我说磨刀要杀爸爸。我一听“哇”地哭了起来。哪知坐在旁边的爸爸竟笑开了,一把拉我到他的怀里,哄着我说:“傻仔,你妈是给爸爸剃头,剃个靓头,带你去玩!”这样,我才不哭。果然,爸爸剃光了头,就高兴地把我举得高高的,让我坐在他的两个肩膀上,让我的双手攀着他的脑袋。这时,我居高临下,把爸爸刚剃光的头看得一  相似文献   

15.
《战国策》上记载着一个曾参杀人的故事: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素有贤良的美名。一次,有个与他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听后,当即告诉曾参母亲说:“你儿子杀了人。”曾母根本不信,她一边织布一边说:“我儿子不会杀人。”片刻,有一人又来说:“曾参杀了人。”曾母仍然不信,继续泰然自若地织着布.不一会儿,又一个人来说:“曾参杀了人。”  相似文献   

16.
启蒙的反思     
走过豪华的大堂,突然看到拐角有一排书架,喜欢书的我不自觉地走了过去。花花绿绿的,哎,角落里瑟缩着一本书,淡灰的封面、烫银的几个字———《启蒙的反思》,也许就是这几个字烫了我的眼睛,我抽出了它。已经落满灰了,我翻开它,里面没灰,而且那段话是那样触动人心:“今天所讲的人  相似文献   

17.
观虫墙壁上,一只虫子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跌落下来。这是它又一次失败的记录。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虫子,感叹地说“:一只小小的虫子,这样的执着、顽强;失败了,不屈服;跌倒了,从头干,真是百折不回啊!我遭到了一点挫折,能气馁、退缩、自暴自弃吗?难道我还不如这只虫子?”第二个人注视着虫子,禁不住叹气说:“可怜的虫子!这样盲目地爬行,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墙头呢?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了;可是它就是不愿反省,不肯看一看。唉——可悲的虫子!”“反省我自己吧:我…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新名词频出的时代,两个月前,通过一些媒体的报道,我知道了一个新名词,是“索捐”。说是江苏南京的“捐款疯子”赵雪定、“慈善狂人”邵建波倾心慈善事业的事迹被报道后,许多人上门索要捐款。人人都知道这捐款人在捐款行为中扮演的  相似文献   

19.
石善涛 《小康》2006,(5):80-81
曾有人问德川家康:“杜鹃不啼,而要听它啼,有什么办法?”德川回答说:“那我就等到它啼为止。”  相似文献   

20.
忠告与提示     
广州师范学院学术交流中心抓获两个骗子。这俩骗子专以“会朋友”为名,诈骗事主手提电话。11月底,两名新疆女客人下榻广州师范学院学术交流中心,刚住下不久,就意外接到一位自称“老朋友”的人打到房间的电话:“大老远来广州,你们也不打个招呼,这么久不见可真想念你们。”这莫名其妙的电话让女客人犯糊涂了。正纳闷着,电话那头又传来更热情的声音:“哎,怎么就把我给忘了呢,你好好猜猜我是谁?”女客人随口答道:“哦,你是不是小刘啊?”“对啊,我就是小刘,约个时间我请你们喝茶吧。”几个小时后,两位女客人如约来到大厅会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