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汶川大地震。让这一刻在国家记忆中永存! 温总理在北川中学复课时,在黑板上写下“多难兴邦”4个字。如何铭记灾难,是衡量一个国家成熟程度的标准。让灾难融入一个国家的记忆,往往是告慰灾难遇难者最好的方式。唯有铭记,才有反省和进步;唯有铭记。才会坚定前进方向。 值此国殇,社会各界全力参与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去。正如温家宝总理所一再强调的“抢救人的生命,是这次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数万军民在一声令下,日夜奋战在抢救灾民第一线。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的一幕幕画面、一个个感人事迹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几乎全世界每个角落的人,都听到了中国坚强跳动的脉搏和不屈的呐喊。地震发生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抛弃不放弃”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从中央到地方,从各级政府机关到普通民众,焕发出无比凝聚的力量。无数人的心与灾区人民紧密相连,十余万人民子弟兵奋战灾区,紧缺的救灾物资.成百亿元的捐款正源源不断地涌向灾区,海外侨胞,广大爱国人士心系祖国奉献出的一片爱心和情谊…… 多难兴邦.大爱无疆.汶川大地震让我们悲伤泪流成河,也让我们更团结、更温情。这一刻,我们都是汶川人! 本刊出版这期专号,既是对汶川大地震的全景展示,更是对这种大爱无疆、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表达敬意!  相似文献   

2.
小非 《江淮法治》2008,(12):6-8
汶川大地震后,十几万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投入灾区抗震救灾.壮举可歌可泣。互联网上。有一则救人故事让无数人落泪:一名消防战士在余震袭来时,仍冲向废墟抢救孩子,当被战友强行拖到安全地带时。他双腿跪了下去。哭喊着:“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面对灾难。消防战士一句乞求的话语有着强大震撼力。这个声音穿透时空、穿越灵魂,感动着无数国人……  相似文献   

3.
在"5.12"大地震中,四川灾区政法机关损失惨重。有的办公楼彻底倒塌,有的单位人员损失一半以上。然而,1年过后的灾区政法系统,不仅很快恢复了"元气",还创造了奇迹:自去年5月以来,四川6个重灾区刑事案件立案和治安案件发案都有所下降,没有发生重特大刑事、治安案件,灾区和全省治安大局平稳,社会总体稳定。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震后的蜀中大地,一个个重建规划制定出来,一个个新的家园正在拔地而起。伴随着重建的脚步,四川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正为灾后重建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法保障而努力……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来临之际,本刊特约记者深入灾区一线进行回访,报道灾区政法机关一年来的变化,展现灾区干警"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风采,以向这不平凡的一年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4.
小非 《政府法制》2008,(13):14-16
汶川大地震后,十几万解放军、武警官兵投入灾区抗震救灾,壮举可歌可泣。有一则救人故事让无数国人落泪:一名消防战士在余震袭来时,仍冲向废墟刨孩子,当被战友强行拖到安全地带时,他双腿一软跪了下去,哭喊着:“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面对灾难,消防战士一句乞求的话语产生了强大的震撼力,这个声音穿透时空,穿越灵魂,感动着无数国人……  相似文献   

5.
胡健 《政府法制》2008,(11):8-8
四川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惊悉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贵省汶川发生了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在此,山西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全体干部职工谨向你们及你们的家人表示深切的慰问,向灾区的死难者表示沉痛的哀悼,并通过你们向在危险和困难的条件下仍坚守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政府法制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6.
冯静飞 《法制与经济》2008,(16):113-114
突然来袭的汶川大地震,使举世皆惊。很快,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壮举令世界感动。这不仅仅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也是一次灾难教育。此次地震灾害让我们深深地感到:教育理应包括灾难教育。本文从中外灾难教育的对比,得出结论:有生命的存在而后有教育,学会生存永远是教育的第一要义。灾难教育不仅是班主任、科任教师的事,也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事,理应由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配合来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7.
《青海检察》2010,(3):5-5
青海省人民检察院: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灾区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争分夺秒救援受灾群众,为维护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最高人民检察院向灾区检察人员及家属表示亲切慰问,向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广大检察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8.
阿计 《江淮法治》2008,(14):1-1
灾难往往能够检测一个民族的道德力量和精神深度——尽管这是一种过于残酷的考验方式。汶川大地震让我们看到了太多难以想象的惨痛,也让我们看到了太多难得一遇的感动。我们看到,母亲的怀抱护佑着幼小的孩儿,用手机短信留下了爱的遗言;丈夫背负着妻子的遗体,捍卫生命最后的尊严;失去亲人的灾区女警,依然忠诚于自己的职责;而无数平日里默默无闻的教师,则用血肉之躯换取了学生的生存。  相似文献   

9.
李文忠 《政府法制》2008,(16):61-61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惊悉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8.0级大地震,宁武县社会各界迅速反应,积极组织捐款活动。紧急援助灾区,表达对受灾群众的深切慰问和希冀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0.
汶川特大地震后,十几万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投入灾区抗震救灾,壮举可歌可泣。其中互联网上,有一则救人故事让无数国人落泪:一名消防战士在余震袭来时,仍冲向废墟刨孩子,当被战友强行拖到安全地带时,他双腿一软跪了下去,哭喊着:“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面对灾难,消防战士一句乞求的话语具有强大震的撼力,这个声音穿透时空、穿越灵魂,感动着无数国人……  相似文献   

11.
张由涛 《中国监察》2008,(13):40-44
每一次看到从灾区发回的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英雄事迹,都禁不住为之感动。感动之余,也每每引发深思,是什么让人们的双眼盈满泪水,是什么支撑起灾区的片片蓝天,是什么在危难之际给灾区群众以信心与力量,是什么让共和国的大厦巍然耸立?是痛失十位亲人而不倒的女民警蒋敏,是带着重病之躯仍坚守指挥岗位的曾晓辉,是冒着余震危险、深入灾区的蒋明庆等一个个普通的名字,更是这些普通名字背后的一个共同称谓——共产党员。是他们,为灾区群众遮风挡雨、撑起一片不倒的蓝天。灾区人民坚信,只要有党在,有灾区千千万万党员在,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困苦。  相似文献   

12.
四川灾区行     
岳宣义 《中国监察》2008,(13):59-59
五月下旬,笔者随同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同志赴四川灾区慰问指导司法行政系统抗震救灾工作。一路行来,被广大干部群众和人民子弟兵众志成城、抵御灾害、重建家园的精神所感动,特奉上短诗几首以表敬意。  相似文献   

13.
曲直 《公民与法治》2013,(12):20-20
我的眼为何饱含泪水/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流着相同的血/当同胞遇到灾难时/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当志愿者……“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这首“志愿者之歌”在地震灾区广为流传。地震发生后,数以万计的志愿者第一时间从全国各地奔向地震灾区,帮助分发物资、维持秩序、照顾老弱病残,  相似文献   

14.
浅谈灾难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然来袭的汶川大地震,使举世皆惊。很快,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壮举令世界感动。这不仅仅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也是一次灾难教育。此次地震灾害让我们深深地感到:教育理应包括灾难教育。本文从中外灾难教育的对比,得出结论:有生命的存在而后有教育,学会生存永远是教育的第一要义。灾难教育不仅是班主任、科任教师的事,也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事,理应由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配合来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5.
《江淮法治》2008,(14):22-22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在余震中被命令撤离的消防战士跪地落泪 ★“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客易啊!”——乞讨老人为地震灾区捐款105元  相似文献   

16.
本刊上期隆重推出《情系地震灾区》专题,并在安防行业发起“向地震灾区捐款倡议书“,得到广大安防企业的积极响应。一批批优秀安防企业纷纷向四川灾区伸出援助之手,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重建。我们在此公布第二批捐款企业名单,以表示对这些企业的敬意!  相似文献   

17.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场巨大的灾难震憾了北京市各级法院广大干警的心。 地震发生后.北京市各级法院广大干警紧急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缴纳特殊党费.干警们慷慨解囊.积极捐款.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灾区的深切关爱。  相似文献   

18.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已过去一个月了.当我们从猝然袭来的灾难中抬起头来开始梳理这些揪人心肺的日子时,突然发现悲痛中我们也有欣慰。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撼动中国。震中附近的汶川、北川、青川,满目疮痰,然而生命力顽强坚韧;牵掛震区的中国与世界,救援不歇.关爱无限。面对这场巨大灾难。中国领导人反应迅捷。指挥有度,全力投入,信息透明,获得国内外高度赞许;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感同身受,泪水和烛光感动世界。32年前,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伴随这部法律的诞生,中国人民存善念、行善举的朴素意识统一上升为国家意志,现代中国在社会主义法治不断完善的进程中又将社会文明向前推进了一步. 慈善立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更好弘扬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给灾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伤亡惨重,中国各地、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纷纷向灾区捐款、捐物,一时间掀起捐赠浪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