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梦与中国近现代史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具有内在和逻辑的一致性。从发生学上讲,中国梦始于中国近代,中国梦一以贯之中国近现代史。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人的追梦史,也是青年人的追梦史。中国梦是救亡图存,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核心是爱国主义,其原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09,(18):47-47
一般而言,有关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和舆论存在四种基本论调: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机遇论和中国责任论。四种论调既是不同时期中国实力发展的反映,也是西方舆论对华心态变化的折射。但近来,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又发生了微妙变化,这种变化既不能用传统的中国威胁论来解释,也不完全是中国责任论,我们暂且把它称作是中国影响论。  相似文献   

3.
刘春丽 《理论参考》2009,(11):31-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足点与动力源,实现二者良性互动,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关联,进而在实践中自觉推进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结合,并使之在良性互动中与时俱进,对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许志峰 《民主》2005,(9):47-4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本土化和民族化。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本土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解决实际问题。民族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和中国文化相结合,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阐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大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初创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开创了以问题为中心的中国哲学史书写范式,对后来的中国哲学史书写和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哲学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哲学大纲》的特色在于运用了“以西释中”的诠释框架,这在那个时代是“不得不然”的,但《中国哲学大纲》的内容、语言等则是中国的,体现出中国哲学的本土特色;《中国哲学大纲》虽然也阐释了中国哲学中的宇宙论、致知论,但核心是人生论,包括人性论、天人关系论等,为我们把握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海外学者对于中国的现代化高度关注,许多学者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能力表示赞赏。中国式现代化注重避免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体现出诸多独特优势。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也得到许多学者认可,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输出中国模式,而是将自身发展惠及世界。海外学者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有益观点,对于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8.
吴乃和 《学理论》2008,(8):84-8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科学完整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何萍 《理论视野》2009,(1):16-18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具有普遍性?如果有,那么,它的普遍性具有什么样的品格?这些问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其一,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自己原生的哲学形态?如果有,那么,这个原生形态是怎样的?其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继承和革新的关系。中国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再中国化"及其前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个历史的过程。中国化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过程,也是中国改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能止步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必须“再中国化”。这个“再中国化”,将是中国整体现代哲学与世界哲学的对话与融合的关系,是中国哲学在世界中的地位而不是世界哲学在中国,是中国民族哲学传统哲学现代性转换,是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1.
“四个自信”是一个整体,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自信,具有强烈而鲜明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文明逻辑和价值逻辑。只有把“四个自信”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自信的总体性视域中,才能正确把握“四个自信”的逻辑理路及其核心要义。“四个自信”是建立在科学根据基础之上的实践自觉,其真谛与要义在于推动和引领当代中国实践,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属于社会主义文明的范畴,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坐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实现了人本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在严格的意义上,“四个自信”就是中国人民对自己的自信: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自己走出来的,中国理论是中国人民实践的理论总结,中国制度是用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2.
陈坤  苏妍竹 《理论探讨》2023,(3):112-116
制度话语权是国家主权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是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可或缺的国家主权安全的国之重器。把控制度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国在步入世界舞台核心进程中增进国际社会认识度和认同感、更好地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重要举措,然而,中国在提升制度话语权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故意歪曲攻击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中国制度话语体系发展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应全面提升中国制度话语权在世界话语体系地位,破除解读中国制度的西方话语霸权政治威胁,通过制度话语与日常生活场域深度融合等方式,提升中国制度话语魅力,科学选择中国制度话语传播表达路径,强化大国担当的战略投入,优化制度话语权的资源配置,以寻求构建中国制度话语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内容提要     
《党政论坛》2014,(13):1-1
常宗耀的“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梦’”一文指出,矾政治学视。野来分析,“中国梦”是由“中国梦”意识、“中国梦”制度和“中国梦”行为构成的协调有序的社会系统组成。其中,“中国梦”意识是“中国梦”的灵魂,“中国梦”制度是对“中国梦”的规范要求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刘益浒 《学理论》2009,(9):108-109
确立当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必须坚持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加以指导。当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石,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学界有许多争论观点。  相似文献   

15.
时宏远 《党政论坛》2009,(16):28-29
喜欢拿自己与中国比 印度总喜欢与中国进行对比,“凡中国有的,印度一定要有;中国没有的,印度也要有”。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中国2006年底刚一公布载人登月计划,印度立即就表示“决不能落在中国的后面”。随后,印度宣布将在2020年之前把印度的宇航员送上月球,这样就比中国提前了4年。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重大论断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具有鲜明的中国精神气质,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风格,展现中国智慧和贡献中国力量,凸显时代精神主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强调我们既不能走僵化保守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全党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倍加珍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我们的目标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8.
钱亚平 《党政论坛》2011,(16):12-12
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综述了中国1950~2009年对外援助的情况9这也是国新办首次就中国对外援助发表白皮书,此前,中国官方从未就此发布过正式报告。白皮书指出,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助金额超过25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高度凝炼指明了实现中国梦要始终保持的精神状态。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采取更加务实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环境下实践、创造和发展的理论产物。“中国化”、“中国环境”的具体内容究竟是些什么?显然,中国几千年来相对稳定的意识形态——中国传统文化,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得到发展的历史,也是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交融、结合的历史,作为这种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