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作家汪曾祺在冀北张家口,生活工作过四年。1958年秋天,时任《民间文学》编辑的汪曾祺,下放到张家口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1962年初,调回北京京剧团担任编剧。二十多年后,汪曾祺以张家口地域为背景,写了十余万字的小说和散文。有《沙岭子》《沽源》《马铃薯》《口蘑》《坝上》《黄油烙饼》《七里茶坊》《葡萄月令》《果园杂记》等。均为描写张家口风土人情的名篇佳作。农科所在沙岭子,汪曾祺在这里干过许多农活。起猪圈、刨冻粪、跟马车送粪等。有一段日子在果园上班,常干的活儿是给果树喷波尔多液。许多人写过坝上,啥特征?汪曾祺两句话就写  相似文献   

2.
故乡的树     
站在故乡的大坝上,他看着眼前湖边的老树,伴着微风,思绪又回到了四年前. 四年前,他大学毕业,毅然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去西部支教,面对家人的疑惑与否定,虽然也有些迷惘,但他并没有解释什么,只是在临行前,种下了眼前这棵老树.时光荏苒,四年的时光,树已经变得高大挺拔,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3.
毛主席语录     
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很多苹果,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那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  相似文献   

4.
山上的雏菊开了,漫山遍野,灿烂迷人。
  记得刚到这里的那年秋天,一天下午,新分来的美术老师折了一大把黄色的小雏菊,固定在她的墙壁上,一个简单的金黄色的扇形造型,她简陋的宿舍一下子便被映亮了,我看了羡慕得不得了,佩服她独到的审美,更为这里的山上有雏菊而惊喜。  相似文献   

5.
瑞雪 《新青年》2005,(10):38-39
一个秋天的午后,收到朋友的短信,说她正在去北京的车上。问她是出差吗?她说不是,只是因为香山的枫叶红了,她请了假去看……放下案头的工作,顿时沉默。午后的太阳懒洋洋地晒在窗台,想这会儿北京正秋高气爽,行走在香山的红叶里会是一件多么令人陶醉的事。曾经,说过许多次要在秋天去看红叶,可是说了好几年至今也未成行,不是因为工作忙就是因为没心情,徒留遗憾。另一个朋友,他说在他年轻时,曾经爱过一个女孩,俩人非常地相爱,可是因为他当时工作不稳定,迟迟没有表态而最终失去,至今这仍是他心头最深的痛。小时候奶奶最疼我,可是自从工作后我就很…  相似文献   

6.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秋天,学校的木樨花开了一树又一树,黄色的小朵小朵的木樨花,零零碎碎却饱满地盛开了,整个学校都浓郁香甜。任良陌的纸飞机从五楼摇摇晃晃地飞下来,不偏不倚的落在穿格子裙女生的面前。我看着她茫然地摇摇头蹲下去捡起纸飞机,胭脂红晕染了脸颊,她有点害羞有点生气地扔下纸飞机,跺着脚跑开了。楼上窗台后的任良陌一脸坏笑满意地走开了,我竟也跟着笑了,于是没有佩戴校卡的学生趁机又溜进去好  相似文献   

7.
英国的雨     
书上说,英国的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这两个季节我都没赶上,我是秋天去的英国,是在雨季。说是秋天,说是雨季,其实都不准确。因为英国的气候交替实在不明显,季节与季节的划分几乎就在眨眼之间,四季虽有,但那是教科书上讲的。英格兰属于"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这等话,除了气象学家,谁能搞得清楚?恐怕多数的英国人也只有摊摊手,摇摇头。至于英国的雨和所谓的雨季,那就更让人不知所以。英国的雨一年要下1000多毫米,这1000多毫米的雨从春夏就开始连绵不断,到了秋冬,依然还是绵延不绝。英伦三岛大约永远都在雨季里。因此,在英国有三件东西是必备的,就是雨伞、雨衣和雨鞋。在很久以前,就听说英国的绅士们出门不管下不下雨总要戴上帽子拿把雨伞,到了英国一看,这话果然不虚。而此等景致,皆因英国的天气作怪。  相似文献   

8.
学校有一条小路,植满了白玉兰.在阳春三月,玉兰花开了一树又一树.她就坐在树下看厚厚的书,暖风吹来,丰腴的花瓣落在书上,有清冽的香,带着一点点的凉.  相似文献   

9.
有一年初夏 ,康熙到热河行宫木兰围场去打猎 ,36营的头目们都拿着金银财宝来进贡皇上。其中有一营的头目海通 ,为官清廉 ,粮食财物都周济了穷人。眼下确实没有东西向皇上进贡 ,为此犯起愁来。他无意向窗外望去 ,原野上 ,断了粮的百姓成群结队正挖野菜呢!于是派人去挖了些草头(即三叶菜) ,然后装了一袋子 ,给皇上送了去。康熙一看 ,海通竟拿野菜糊弄他 ,立即让武士把海通轰出去。海通哈哈大笑道 :“都说皇上英明 ,不过如此而已!可叹!可笑”!康熙一贯自信 ,最忌讳人看不起他 ,赶紧问个究竟 :“这话从何而讲?”海通不慌不忙地说 :“我…  相似文献   

10.
我常常面对着窗外的那棵树,发呆,很久很久,特别是心情欠佳的时候。到底呆多久,没去看钟表核实。全天下有谁去统计自己发呆的时间,有病啊?这不,又对着窗外的树出神了。是棵什么树,我叫不出名来,也没去多问。因为它是邻居的不动产,露出的枝干全是从邻人  相似文献   

11.
姜米粒 《新青年》2006,(12):44-45
以前爸爸妈妈所在的单位休周五,上小学的时候在子弟校,自然与家长休同一天.春天的周五,和爸爸去远处挖野菜,所以我比城里其他的孩子认识更多的植物;夏天,周五这天,家人都是在松花江江边度过的;秋天,休息的时候,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在家后面的苗圃晒太阳,他们在干燥的地方铺一块旧毯子,看书,我和弟弟在林子里疯玩;冬天,只有到了周五,爸爸才能到冰场上看我们自创的各种"花样"滑冰.一直以来,我认为,周五是温暖的日子.  相似文献   

12.
正忽然之间,桂花就都开了。是的,这棵树是这样,那一棵,好像看见的每一株桂花树,都约定好了,开放了。前几日,还看过,好像还有一阵子的样子。真好,一下子风里面,都是芳香的味道。人们都问,是哪里的桂花开了。是风里,有桂花的香味,闻到了桂花香,桂花就在不远的地方吧。无论何时,只要桂花开放了,一切就都宁静而安好。秋天,是桂花的季节,这不像花的树,绽放的却是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北京的朋友给我传来一堆坝上的照片,仙境般的美景把我的心挠得痒痒的.匆匆跟公司领导请了年假,在这个城市还能依稀看到夏天影子的金秋时节,我简单地收拾了下行囊,随同俱乐部的队友向坝上进军.  相似文献   

14.
“我1943年生于天津,父母早亡,我和姐姐、妹妹三个是由亲戚养大。1961年刚满17岁的我,正在天津一中上学,由于赶上困难时期,为了保障姐姐上大学,我迫不得已地放弃了高考,到工厂当一名钳工。大概是为了解决经济上过于紧迫的局面,为了能够多挣几元钱,我又不得不加入到支边的行列——在坝上草原、察北农场,我先后干过农工、畜牧统计员、喇嘛庙里的会计、司药等。是草原的牛奶和新鲜空气养育了我,也是草原那艰苦的生活锤炼了我。当  相似文献   

15.
姜米粒 《新青年》2004,(1):44-45
A 她的游伴之一是不游泳的阿眉.10年以前松花江的哈尔滨段是可以游泳的,现在只有在涨水的秋天哈尔滨的上游还能游.那时,她们下班乘9路大公共到石化大厦下车,翻墙头、穿过一个扒坏的栅栏就到了江边的九站码头.  相似文献   

16.
秋夜爆竹声     
有一年秋天,我们来到位于珠江三角洲边上的侨乡西岸大队蹲点。这是当时全县闻名的富裕之地,我们安顿下来时已是黄昏了,有位同志还是兴致勃勃提议到外面走走熟悉一下环境。大队党支部书记老何看我们迫不及待的样子,就对身边一位年轻人说:"阿富,你陪他们走走,别太晚回来。"这个叫阿富的年轻人个子不算高,但格外壮实,一看就知道是个劳动的好手。"你是哪队的?"我问。"沙坦五队,现在的大队副业组捕雀队。"捕雀队?是禾花雀吧?你一定会捕雀,那雀是什么样子?怎么捕法?能捕多少卜...··"我们兴致很高,他却只是微微一笑,简略回答…  相似文献   

17.
柚子 《新青年》2004,(9):22-23
1 10月,深圳温暖暧昧的秋天. 我一直忙,忙着搬家,看求职指南,找工作,带着两盆栀子,浪人般在城市穿梭.迷乱盲目的日子、偌大的城市、迷茫的钢筋水泥森林、灯光昏暗的地下铁……一趟趟列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没有声音,没有烟尘.只有我,捧着栀子,脚下是黑色旅行包.  相似文献   

18.
本人去年秋天第三次去莫斯科工作。令人吃惊的是,与十年前相比,这里日本餐馆增加了很多,算上非日本人厨师担纲的寿司卷专门店,合计达几百家,而中餐馆从质到量均呈下滑状态。究  相似文献   

19.
那一年,我在山沟里的一所中学教书.秋天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争取到了一个凋入城里的名额.  相似文献   

20.
利民 《新青年》2004,(2):30-31
在小兴安岭的一座山上,我发现了一片白桦林,高高的直刺蓝天。现在的白桦林越来越少了,我庆幸在这里还能见到这样一群美丽的树。漫步在林中,午后的阳光从树叶间洒落下来,投了一地斑驳的影子。我忽然发现,每一棵树上都有一些痕迹,极像刻上去的字,只是由于年深日久树的成长而变得模糊不清。看林老人告诉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