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工友》2006,(10):F0002-F0002
1922年2月26日,徐家棚粤汉铁路工人俱乐部成立。1922年10月,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正式成立。图为联合会会旗。1922年11月1日,粤汉铁路总工会在长沙成立。徐家棚工人俱乐部改为其分工会。图为会员佩带的证章。1926年冬,湖北全省总工会成立了工人纠察队。图为当时的工人(?)察队队员。  相似文献   

2.
《工友》2006,(10):13-13
林育南,1898年12月出生于湖北黄冈,早年就读于武昌中华大学中学部,1917年10月参加恽代英组织的互助社。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被选为武汉学生联合会负责人。1920年9月考入北京医学专科学校。192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5月起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中共武汉执行委员会委员,武汉工团联合会秘书主任。先后参与领导、组织了1922年9月的粤汉铁路工人罢工、1923年2月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1925年五卅运动上海工人大罢工、1927年汉口工人收回英租界等重大斗争。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运》2009,(10):I0001-I0001
武汉,是我国以现代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工人阶级登上政治历史舞台最早的地方之一,也是我国诞生工会组织最早的地区之一。1922年7月23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由武汉各产业工会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地方总工会——武汉工团联合会。由此,武汉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便投入到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的滚滚洪流之中。用鲜血和汗水,用勤劳和智慧,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历史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工友》2006,(10):33-33
武汉是我国工人阶级最早产生、工会组织最先成立、工人运动最具光荣传统的城市之一。1922年7月,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武汉工团联合会.这是我国最大最早的地方工会组织。1949年6月,武汉工会更名为武汉市总工会。目前,全市有基层工会组织8704个,专职工会干部3200多人,工会会员181.7万人。近年来,武汉市各级工会坚定不移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全面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以创新的精神全力推进工会组建.以务实的态度不断强化工会维权,在推动武汉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推动市人大制订颁布《武汉市工会条例》,召开全市工会工作会议,工会源头参与渠道得到加强:通过加强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和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工会维权机制日趋完善,全市有5013家企业建立了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有4114个单位建立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为职工办实事.建立了市区两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通过开展职工重大疾病医疗互助行动.实施劳模特别救助行动,切实为职工解难事.工会组织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创争”活动,有力促进了企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运》2007,(10):59-60
江苏苏州市总工会部署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最近,苏州市总工会对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进行了具体部署,提出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掀起创建活动的热潮。一是充分认识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发展工人运动。党以劳动组合书记部为指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构,积极发动和组织工人群众为争取合法权利和自身利益进行斗争,很快在全国掀起了第一次罢工高潮。其中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最为壮烈的一次。在党组织和劳动组织书...  相似文献   

7.
正尽管罢工一词在当下仍然比较敏感,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罢工在我们生活中已不鲜见,特别是近年来似乎有增多的趋势。2010年罢工事件在全国多地上演,最近几年关于工人罢工的消息也一直不绝于耳:今年4月,东莞某鞋厂因欠缴养老保险费,遭致数千工人罢工抗议;8月,飞利浦汽车照明湖北有限公司因引进新的投资主体,高层未向员工释明在员工中引起恐慌,最后导致员工罢工5天;今年中秋期间,东莞一苹果代工厂因未按惯例发月  相似文献   

8.
1923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为争取成立总工会的自由和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举行了一次震惊中外的政治大罢工。这次大罢工,是中国现代史上影响最为深远,斗争最为壮烈的一次大罢工。它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人运...  相似文献   

9.
《工友》2006,(10):9-9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为争取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和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即“二七”大罢工),使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达到了顶点。“二七”大罢工是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残酷统治,中国工人运动从要求改良生活的经济斗争转向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的情况下发生的。北洋军阀武力阻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是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导火线。  相似文献   

10.
刘勤  丁和平 《工友》2007,(5):48-50
1992年8月30日,湖北最早的电业工会——既济水电工会成立,成为武汉工团一支重要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大连开发区外企工会联合会(简称外企联)是一个隶属于大连市开放先导区总工会的内部组织机构。外企联建立10年来,在加强工会组织网络建设,提升工会组织维权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充分发挥"四平"、"四带"、"学校"、"顾问"、"创新"作用,取得一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2.
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提出,是中国工会向市场化转型和走向改革的标志.总体思路的确立是一次思想大解放,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工会改革的最主要的成果.工会十三大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把"两个维护"的理论统一起来,增强了工会工作总体思路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001年修改通过的<工会法>把工会工作总体思路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定下来.工会十四大进一步强调工会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的主要手段是维护,这就把工会履行基本职责与党的中心任务统一起来,使工会工作总体思路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3.
工会十八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明确提出要完善和创新工会工作体系、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创建高质高效的矩阵网络系统,为新时代工会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本研究以深圳市总工会发起建设的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为观察案例,探究中国工会改革的路径与成效。深圳市总工会的实践表明,存在一条介于“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这两种路径之间,上下联动、具备一定制度设计和政策协调及资源筹措能力的“中层”改革路径。这种“中层”工会改革路径是在中国工会科层体系、双重领导体制下的有益探索,对其研究有助于思考各层级工会的职责分工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干部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全总也提出要把工会干部培养为"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协调劳动关系的专家".而传统的工会干部培训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培训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工会服务站是提升工会服务效能的新尝试,是工会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怀柔区总工会自2007年起,就开始着手工会服务站的相关工作.在全力以赴抓好建站工作的同时,特别强调建成后的服务站要切实发挥作用,坚持"建成一个,完善一个"的原则,逐渐摸索出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工会服务站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工会概况及其稳定劳动关系的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工会的各层级之间包括全国总会、地方总会和基层工会有着比较明确的责任分工。加拿大在促进劳动关系稳定方面,核心抓了工会的认定、签订集体合约及劳动争议的处理工作。加拿大魁北克省沃尔玛已建立工会组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北京工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并得到全国总工会和兄弟省市工会的高度认可。正是"调整适应,改革创新"总体方针的确立使工会工作逐步顺应北京独特的政治环境与职工队伍、劳动关系状况,顺应党和政府在新时期、新阶段对工会组织参与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在深入实践、大胆创新、曲折前行的过程中,北京工会对自身定位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这就是建设服务型工会。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推动顺义区各类企业参与"和谐劳动关系诚信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诚信工业园区"的创建活动,切实发挥工会在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依照《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共谋企业发展,促进顺义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发展,顺义区总工会、顺义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顺义区企业联合会、顺义区工商业联合会联合下发了《顺义区企业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办法》。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是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的发展趋势。解决社会化专职工会工作者的编制、工资待遇、职业发展、队伍稳定及能力素质等问题;增强基层工会组织的活力,在管理工作上多措并举,建设一支长期稳定发展的干部队伍,是全总"两个普遍"、"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等重点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全总积极推进"两个普遍",其核心内容是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然而,有些企业已建立工会,也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却没能覆盖企业内一类特殊员工——劳务派遣工。据调查,劳务派遣员工加入用工单位工会组织比例普遍偏低,工资集体协商覆盖劳务派遣员工的更低。应积极吸纳劳务派遣员工加入用工单位工会,企业开展的工资集体协商应涵盖劳务派遣员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