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在2021年德国大选中,社会民主党重回联邦议会第一大党的位置.选举环境和选民诉求的变化、社民党在实用主义指导下对选举策略和候选人形象的调整、碎片化的政党格局与联盟党的相对式微所带来的选举机会是该党在此次大选中获得相对多数的结构性原因.虽然社会民主党在此次大选中重回议会多数,但是从选举得票率的有限、组阁谈判中的受限以及意识形态的调整等方面可以看出,该党的重新执政其实只是一个"有限的"回归.德国新政府成立之后将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社民党的应对和调整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2.
2021年是德国的"超级大选年",年内有六个州议院选举,联邦议院选举也将于9月26日举行,届时将选出新的联邦政府和接任默克尔的联邦总理.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继续肆虐德国,疫情加剧了德国社会的分化,使德国社会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更加恶化.而以实现民主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德国左翼党则一直致力于社会公正,捍卫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本文以即将举行的2021年德国大选为背景,讨论左翼党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所处的政治环境,对左翼党近年来的发展与目前在大选中的方位加以分析,在阐述其主要竞选主张的基础上,论述左翼党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对其与社民党和绿党组成"红红绿"政府的可能性及未来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3.
从2009超级大选年看德国左翼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因为在德国要举行一系列重要选举而被称为"超级大选年".在这个超级大选年里,在原东德执政党--统一社会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德国左翼党的崛起,对于德国各个政党以及政党体制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德国左翼党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德国政治的现状,尤其是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政党在德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4月举行的韩国第20届国会议员选举以执政党新国家党"惨败"告终,并在国会形成"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这一选举结果不仅会对朴槿惠政府造成某种程度的掣肘,而且也为2017年的总统选举平添了变数。2016年4月13日,韩国举行第20届国会议员选举。虽然由于在野党的分裂,此次选举在"一朝多野"这种对执政党绝对有利的情况下进行,却以执政党新国家党的"惨败"告终,令人大跌眼镜。在全部300个议席中,执政党新国家党仅获得122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2009年德国大选年形势和特点的多角度分析,探讨了大选结果对德国政局、政党体系和选举政治的影响以及默克尔领导的中右翼政府的政策走向.认为选举结果的意义在于:巩固了稳定的"五党并立"政党体制,呈现出多种新型的政治联盟的可能性;社民党选票大幅下跌,宣告了"新中间道路"的终结以及社民党漫长的复兴之路;默克尔蝉联总理职位,联盟党与自民党结成中右政府上台执政,预示着中右翼保守主义得势将是今后四年政府政策发展的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0月22日,日本举行第48届众议院选举,自公执政联盟获得313个议席,控制三分之二以上绝对多数议席。此次选举使"一强"自民党"更强","多弱"在野党"更多更弱"。日本众议院政治势力分布继续维持"一强多弱"的格局。2017年10月22日,日本举行第48届众议院选举。与2014年第47届众议院选举相比,议席总数减少10个,其中小选举区减少6个,选举区比例代表减少4个。此次选举共八  相似文献   

7.
正德国巴登符滕堡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以及萨克森—安哈特州于2016年3月13日进行州议会选举。受难民危机影响,右翼民粹主义政党选择党成为此次州选的最大赢家,"全民政党"——基民盟与社民盟选票流失严重。此次选举反映了德国民众对默克尔难民政策的不满,加剧了德国国内政治生态的分化,或将对德国2017年的大选选情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时静 《当代世界》2021,(11):43-47
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德美关系迅速回暖,逐步回归盟友"常态",成为跨大西洋合作重启的重要标志.德美关系的新变化反映出当前形势下两国对外战略的新考量,折射出德国国内政治演变的新态势.2021年9月,德国举行新一届联邦议院选举,正式开启"后默克尔时代",并由此翻开德国和欧洲政治的新篇章.在此背景下,德美两国拉响了"后默克尔时代"关系调整变化的前奏,亦将对未来欧美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法国、希腊等欧洲多国选举结果揭晓,欧债危机形势不容乐观 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于5月6日进行,奥朗德和萨科齐分别获得51.24%和48.76%的有效选票,奥以微弱优势胜出.奥朗德上台加剧欧洲内部紧缩与增长路线之争.法国新政府实行一定程度的刺激增长政策几成定局,欧洲内部以法国为一方,以德国、英国等“紧缩国”为另一方的阵营分明.  相似文献   

10.
<正>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开篇即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套在2014年5月底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结果上,也可以说,支持欧洲一体化的政党是相似的,而反体制的政党则各有各的理由。欧洲极右政党势力为何异军突起?欧洲议会选举结果既让人震撼又令人困惑,没有哪一个理论能解释各国选举结果的巨大差异。德国2008  相似文献   

11.
引人注目的乌克兰总统重新选举,最终以得到西方大力支持的尤先科获胜落下帷幕.亚努科维奇不服选举结果,一再上诉,收效全无.对这次选举,国际社会普遍认为,选举是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的又一场博弈,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继格鲁吉亚之后,在独联体国家推行"和平夺权"的又一次实践."乌克兰事件"影响深远,特别是对2005年即将拉开总统选举帷幕的中亚国家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全国性中期选举每两年举行一次,改选全部众议员和1/3参议员.每四年进行的大选,不仅改组国会,而且要选举总统.在这种选举制度下,历届美国总统任内的对外政策都受这一独特因素的影响.同时,选举也带来了总统与国会的权力交替.布什政府的未来对华政策,还会奉行"接触+遏制"的双重战略,稳定和连续性仍会是美对华政策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3.
艾平 《当代世界》2015,(5):48-50
<正>五、好事多磨尼泊尔制宪会议选举一再推迟后终于在2008年4月10日举行,4月24日公布选举结果。在由选举产生的575席中,尼共(毛)获得220席,大会党获得110席,尼共(联)获得103席,马德西人民权利论坛获得53席。2008年5月27日下午,制宪会议成员宣誓就职。5月28日,三大党同意以总统取代国王。当天深夜,制宪会议通过政府提交的"共和议  相似文献   

14.
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选举将在11月举行.民主党候选人"Two Johns"(约翰·克里和约翰·爱得华兹)所组成的竞选班子已登台亮相,向现任总统、共和党候选人乔治·W·布什提出挑战,美国的"选举秀"不断升温.事实上,作为现代西方国家民主制创始国之一,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5.
李克诚 《南风窗》2013,(4):28-30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其中的最大亮点是,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简称"城乡平权"、"城乡同权")。这也结束了实行近60年的城乡居民在选举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上"一人一票、但同票不同值"的不平等局面。随着省级地方"两会"的陆续落幕,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也已结束,35个选举单位经投票选举产生了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这次选举是2010年《选举法》修改后第一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将对我国探索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洲社情民意和政党政治发生深远变化.社会民主党作为欧洲主流政党和左翼政治力量,陷入了新一轮选举困境,其持续衰退改变了左翼阵营内部的实力对比,打破了左右两大阵营的传统平衡,加速了各国政党格局的分化重组.政党格局演变、左翼阵营内耗和选举制度的差异程度又影响了各国社会民主党的政治走向.与得益于选举制度的英国工党不同,德国社会民主党和法国社会党的选举困境十分严峻.以2021年德国大选为开端,欧洲主要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政党博弈.在竞争性和周期性选举的压力之下,社会民主党亟须找到政治空间的合适定位,有效实现政党变革、党内团结和党外联合,才能避免沦为边缘政党.  相似文献   

17.
德国社民党是德国最古老的政党,自19世纪60年代起发展至今,曾经是德国最大政党,并有过连续执政11年的辉煌经历。然而在2009年9月的联邦大选中,这支老牌劲旅遭遇惨败,仅获得23%的选票,是该党自1949年以来最糟糕的选举记录。更为雪上加霜的是,近期社会民意调查显示,德国社民党的民意支持率已降至不足20%的历史新低。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10,(22)
<正>10月12日,第65届联大选举印度、哥伦比亚、南非、德国和葡萄牙5国为新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任期两年。它们将从明年1月1日起,与"五常"以及去年选举出来的另外5国组成联合国安理会。印度、南非、德国以及去年选出的巴西同在安理会,这加大了要求安理会改革的呼声。此次在与德国、葡萄牙竞争中落选的加拿大,曾六任非常任理事国,这次失利被认为是加拿大外交过于强调捍卫民主、人权,以及减少了对非洲援助所致。但加拿大外长归咎于在野的自由党党魁叶礼庭成心阻挠,以致便宜了前两轮得票也  相似文献   

19.
2005年9月18日,德国将提前一年举行新一届联邦议会大选.由社民党和绿党组成的"红绿联合政府"在坚持7年后被迫"下课",这对处于经济发展不畅的德国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德国社会似乎迷失了政治方向.人们不尽要问:"德国怎么了?"  相似文献   

20.
吴怀中 《当代世界》2021,(11):48-52
从2021年9月起,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里,日本政坛相继举行了3场重量级选举,分别是9月29日的自民党总裁选举、10月4日的内阁首相指名选举、10月31日的众议院选举.如此集中、高频的选举战,在日本当代政治及选举史上较为罕见.从结果看,因自民党优势较大且在野党涣散无力,三场选举中自民党总裁选举更具实际意义.透过选举博弈及选战过程,可以发现日本政治生态的三个重要特征,即自民党派阀政治力学仍在强劲运转、政坛继续"向右看齐"并具外溢影响、政治稳定之下暗含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