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97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年会综述刘潮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年会前不久在天津举行。与会同志围绕世纪之交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和应采取的战略、政策措施及外贸企业如何适应新形势加快改革步伐展开深入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世纪之交我国对外开放面...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教育哲学与20世纪中国教育走向刘惠文蔡元培致力于文化教育科研事业,为中国的文化教育科研从近代走向现代,力排众议,精心擘画,勤勤恳恳,乐此不疲,真可谓为规范中国教育走向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本文拟对“蔡元培教育哲学与20世纪中国教育走向”问题作一...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新形态等方向的研究,推动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跨世纪发展,从而成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五大热点。  相似文献   

4.
人类已处在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关口。在21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0世纪所走过的历程?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将会有怎样的发展?理所当然地成为世纪之交哲学研究的一个焦点。在当代中国的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发展的关注,又总是很自然地与对21世纪的中国哲学的展望联系在一起。二者的共同交汇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并非始于今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全过程,始…  相似文献   

5.
我国理论界关于经济哲学讨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兴起了一个新的学术兴奋点———经济哲学。我国理论界对此展开了广泛讨论。这个新学术热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它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呼唤,是当代哲学和经济学不断交融的必然。高科技产业的兴起,知识经济的来临,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经济因素的显突,这一切向我们召示:哲学家不能再淡漠经济学,应通过经济学去更贴近现实,更好把握时代脉博;经济学家不能再拒绝哲学,应通过哲学提高理性思维,深刻揭示复杂变化的经济本质。哲学和经济学“联姻”,建构经济哲学,已成世纪之交一项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张友谊 《理论前沿》2004,1(1):15-16
新世纪中国哲学发展趋向是什么,这是许多学者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中国哲学近年来的发展和走向的分析,认为新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征:一、实践哲学的趋向“实践哲学”的概念,有不同的意义。康德曾经提出,可以把哲学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7.
论道德建设的几个关键环节张国钧在世纪之交,在世界一体化和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背景上,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新道德,是一项艰巨的事业,有许多工作要做。而从当代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思维的发展中寻求启迪和借...  相似文献   

8.
在即将告别二十世纪、迎接二十一世纪之际,未来中国哲学走向如何,这是中国哲学工作者的热门话题之一。我认为,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的第三次革命正在进行之中,这一革命要到下世纪中叶我国成为世界上中等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之时才能大体完成。届时我国将形成具有现代特点和...  相似文献   

9.
在这世纪之交,东方文化的价值定位问题,东方哲学的历史与文化特色的认定及评价问题,已经引起世界性的普遍关注。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关系到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的新建,以至于世界文明的健康持续发展,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这里所说的东方文化,主要是指以儒道佛理论要旨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其思想内容、理论形态及其物质成果。它是我国各民族的共同财富,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求东方文化的哲学底蕴,我们发现,东方哲学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是人和自然的统一,人类社会与宇宙万物的谐调相依;是对应…  相似文献   

10.
扭亏脱困,是世纪之交国有亏损企业的当务之急。华兴公司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债务负担过重、管理效率低下、成本费用过高、机制不活等。面对现实,一方面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管理,减员增效,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强化营销、财务、成本管理;另一方面,也需政府各方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唯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使华兴公司真正摆脱困境,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的西方哲学及其研究之展望冯俊当我们还习惯于把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哲学称作当代西方哲学时,历史已悄悄地走进了21世纪,把20世纪变成了历史。21世纪的西方哲学将是何种景象呢?我想,再大的哲学家也不敢先验地贸然断言,因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当这...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一文,把库恩的“范式”理论引入法哲学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维度。法哲学研究“范式”与社会形态、经济时代、所有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公法与私法、权利与义务等因素有着广泛的对应与契合关系。法哲学研究“范式”大致应按照“义务本位范式”——“权利本位范式”——“自由本位范式”的逻辑开口走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拿到这份新版期刊的时候,也许大家会惊讶地发现:这棵被诸君辛勤浇灌和精心培育的小树在世纪之交展现出了新的芳容。我们高兴地告诉大家,它已从我们绿色的警营中走向社会的大舞台,从一本名不见经传的内部刊物成长为面向国内外广大读者公开发行的期刊了。今天,出现在...  相似文献   

14.
人学理论研讨会综述任存芳,吴志樵在世纪之交,人学这门学科作为一支后起之秀在学术界的地位日益突现出来。为推进入学研究的深入,培养跨世纪人才,最近国家教委委托北京大学人学中心举办了人学高级研讨班。学员们就人学的理论建构、人学原理及人学思想史方面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在已成为排名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但是,尚未形成“大国经济”。“大国经济”要从质量、模式、影响力、可持续等方面处在世界前列,而不是总量。要从经济大国走向“大国经济”,必须开创中国的哲学经济时代。何为“哲学经济”?那就是从哲学原点出发,更准确把握经济规律,更系统指导经济发展,更科学探索经济模式,更全面提升经济质量,更有效应对经济风险,更辩证端正经济评价。  相似文献   

16.
深化认识论研究的结晶———读《认识论探索》张言面临世纪之交和千年之交,人们的思想日趋活跃:就在一些人津津乐道于哲学终结之际,笔者欣喜地读到了崔自铎的新著《认识论探索》(以下简称《探索》)。这是作者40余年探索和深化认识论研究的结晶。该书内容由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处于最深刻、最艰难的文明转型期,只有法哲学文化才能促进中国文明从传统的人治走向法治。这意味着法律教育必须正视自己在人治传统下形成的弊端,采取科学措施促进法哲学文化的繁荣,以积极姿态推动中国文明走向法治。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从可能走向现实,从抽象走向具体,必须通过实践,而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理论,人民群众解放的学说,也只有深入实践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成为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力的真正力量。党和国家、人民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客观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回顾中国6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革命到建设和发展每一步均是在同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完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是与时俱进的活的理论,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分析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的历史性演变,对于新时期我国的基本定位和发展走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哲学与贫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哲学的困境既与哲学本身的学科特点有关 ,也与人们对哲学的误解有关。只要尊重哲学的特点 ,正确认识哲学的作用 ,提升哲学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再辅以必要的支持 ,那么哲学研究必将走向新的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