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论侵占罪及其与贪污罪之异同段南萍侵占罪是199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十条规定的新罪名。侵占罪的规定弥补了贪污罪只处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局限性,使处罚非国家工作人员侵占外资、...  相似文献   

2.
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刑法作了重要补充,其中规定的侵占罪,将企业职工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规定为独立犯罪。由于侵占罪与贪污罪同属侵犯财产罪,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企业性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身份有交叉和不明,使两者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司法实践中出现较多争议,在犯罪主体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决定》中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董事、监事或者职工,对此类主体侵占公司财产应适用《决定》,但对于企业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决定》中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犯本决…  相似文献   

3.
田暐 《法学研究》1996,(3):131-135
199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刑法作了重要的修改和补充,增加了一系列新的罪名,其中一个新罪名就是侵占罪。按《决定》的规定,所谓侵占罪是指公司的董事、监事、职工或者其他企业职工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公司或企业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决定》所规定的侵占罪与刑法中的贪污罪有一定的重复与交叉,又存在一定的区别。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1988年1月21日《关于惩治贪污罪和贿赂罪的补充规  相似文献   

4.
侵占罪的认定广东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一、侵占罪的主要特征所谓“侵占”,是指非法占有别人的财产。依据《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10条、第14条的规定,侵占罪是指公司董事、监事、职工,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公司财物,数...  相似文献   

5.
略论侵占罪     
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年2月28日通过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我国刑事立法上创制了侵占罪的罪名,这是对刑法分则的重要发展。按《决定》第10条及第14条的规定,侵占罪是指公司的董事、监事及企业职工利用职务或工作上的便利,将数额较大的企业财物转为非法所有的行为。本文拟就该罪的立法背景、构成要件、认定界限及具体适用做一些探讨。一、上演背景侵占作为一种犯罪,在外国刑法中多有规定,一般分为单纯的侵占罪、业务上的侵占罪和侵占道失物罪三种。其中,业务上的侵占罪大抵相当于《决定仲…  相似文献   

6.
职务侵占罪,从建国以来直到1995年2月,我国所有的刑事法律中都没有规定。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同日公布施行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十条才将“公司董事、监事或者职工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公司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规定为单独的犯罪行为。1995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又将这种犯罪行为定名为“侵占罪”。至此,我国刑事法律有了侵占罪的明…  相似文献   

7.
违反公司法共同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探究●汪本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9、10、11条新规定了商业受贿罪、侵占罪、挪用资金罪和相应的法定刑,这是对《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的...  相似文献   

8.
略论侵占罪     
侵占罪,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新增设的一个罪名。由于该罪同贪污罪有许多重合交叉之处,实践中较难把握。因此,笔者拟就侵占罪构成及与贪污罪的界限略(?)探析。  相似文献   

9.
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年2月28日通过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最高人民法1完1995年12月25日作出的《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F简称《解释》川〕有关规定,商业受贿罪是指: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以外的企业中的董事、监事或者职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数额较大的,构成商业受贿罪。依照我国仍N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1988年1月ZI日通过日利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D.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  相似文献   

10.
199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的施行,出台了《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对我国刑法作了重要补充,是遏制和惩治违反公司法犯罪的有力武器.由于新增设的侵占罪部分主体是从贪污罪主体中分离出来的,部分是新规定的成份,而原贪污罪主体经多次扩大解释已变得较为复杂,故这两罪主体交叉的部分较难划分;加之依照“决定”第12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犯侵占罪,应依照《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的规定处罚”,实践中对什么是“国家工作人员”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很不一致.鉴于上述情况,本文拟就侵占罪主体涉及的有关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试论侵占罪     
试论侵占罪赵延波全国人大常委会1995年2月28日通过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10条规定:"公司董事、监事或者职工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公司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  相似文献   

12.
论侵占罪     
论侵占罪樊凤林一随着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立法机关适时地颁布施行了《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其中第10条规定了侵占罪。这是我国建国以来刑事法律发展史上增设的一个新罪名,具有...  相似文献   

13.
试论侵占罪及与其他犯罪的区别□乔军公司法颁布实施后,为了适应同违反公司法的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需要,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增设了一些新的罪名,成为我国刑法的有益补充。通过一年...  相似文献   

14.
1995年2月全国人大颁布了《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犯罪的决定》(文中简称《决定》),同年1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又颁布了《关于办理公司、企业人员受贿、侵占、挪用公司、企业资金犯罪案件适用法律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文中简称《检察院司法解释》,同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也颁布了《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文中简称《法院司法解释》)。两个司法解释均试图细化《决定》.提高其司法操作性.但两个司法解释中存在青一些不一致的内容条款,有碍于司法操作。1.两个司法解释对《决定》中侵占、受贿…  相似文献   

15.
199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的施行,出台了《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对我国刑法作了重要补充,是遏制和惩治违反公司法犯罪的有力武器。但由于进一步细化的司法解释尚未制定,而“决定”又较为原则,致使在司法实践中对“决定”的适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其中,新增设的侵占罪部分主体是从贪污罪主体中分离出来的,而原贪污罪主体经多次扩大解释已变得较为复杂,故这两罪主体交叉的部分较难划分;加之依照“决定”第12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犯…  相似文献   

16.
从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定商业受贿罪、挪用资金罪、侵占罪三个新的罪名(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7.
凌某的行为不构成侵占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律师接受被告人凌某委托担任其辩护律师,根据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提出如下辩护意见:凌某侵吞三万余元供销社香烟盈利款的行为并不构成侵占罪。理由在于:一、凌某的行为并不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件;二、在刑法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用贪污、盗窃、诈骗等罪中的犯罪对象来类推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也应包括非法所得的做法,不符合类推定罪的法定条件,并不正确。首先,凌某的行为不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件。侵占·罪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新增加的罪名。该决定十条:“公司…  相似文献   

18.
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犯罪适用法律的几个问题熊选国为了正确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干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依法惩治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犯罪行为,最高人民法院于1995年12月25日发布了《关于办理违反...  相似文献   

19.
论侵占罪的构成及其处罚蒋宪平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于1995年2月28日通过了《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侵占罪是《决定》新增设的罪名之一。如何正确认定侵占罪,是当前司法部门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为此,笔者对侵占罪...  相似文献   

20.
论侵占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侵占罪王作富,韩跃元199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10条增加了侵占罪这一新罪名①,使侵犯财产罪的刑事立法进一步完善。但是,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决定》缺乏足够的明确性,特别是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