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孙柯 《学理论》2012,(35):73-74
在儿童教育中,心理健康的教育尤为重要。加强对于精神分析理论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精神分析理论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无意识过程,其中精神层次和人格结构能给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在精神层面的健康发展。从儿童发展阶段来看,可以以年龄段来细化,重要在于要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征。无论是从动机、人格、社会化、态度上来讲,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均体现着精神分析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多元决定"概念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自阿尔都塞移用到哲学中后在人文社会科学中逐渐成为重要的理论方法。"多元决定"概念从弗洛伊德对梦的精神分析到阿尔都塞对一般辩证方法的说明,其内涵发生巨大变化,两者各自的理论内涵与理论差异,为学者们推进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文本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无意识理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无意识是混乱的,但却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虽然后世的精神分析家批判弗洛伊德的泛性理论,但无人放弃他的无意识理论.而无意识理论经过荣格、拉康等人的扬弃与发展,内容日益合理丰富,从无序到有序,从个人到集体,对精神分析、文学创作、文学评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弗洛姆是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致力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弗洛姆《健全的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自我异化现象,从中可以研究他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的基本思想。所以《健全的社会》是研究弗洛姆人的异化思想的重要文本,对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艳丽 《学理论》2015,(3):109-110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20世纪初的西方思想世界影响巨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为解读经典人物的心理提供了理论依据,试图从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来解读安娜的悲剧人生,找出安娜悲剧的另一个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5)
弗洛姆在弗洛伊德个体无意识理论和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吸收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思想,构建了社会无意识理论,以心理因素与经济、政治因素相结合为出发点,创造性地分析了社会无意识的产生机制,在精神分析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向中极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王馨伟  耿仁杰 《学理论》2010,(23):198-199
马尔库塞是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致力于综合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实现二者的“结合”。他吸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里关于“爱欲”本能的基本观点,拓宽了弗洛伊德的“爱欲”含义使其不再局限于“性欲”的范围。他修正了弗洛伊德认为爱欲与文明相互对立的观点,提出了爱欲与文明共同协调发展的未来社会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8.
胡祝欣  杜静宜 《学理论》2011,(21):62-63
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试图用精神分析学"改铸"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重要补充。但是由于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以精神、心理分析为出发点,脱离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只是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简单结合,因而其合理性与科学性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梁亚洁 《学理论》2013,(12):51-52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强调了人的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然后他又从梦、性等具体角度论述了人的精神欲望和需求。从而使人们对自我有一个新的再认识。无独有偶,超现实主义在这种境况下产生了,它的一些艺术思想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观点有不谋而合之处。主要是分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是怎样对超现实主义艺术产生影响的,从而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超现实主义艺术。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29)
在提出精神分析学说之后的一段时期里,弗洛伊德研究了艺术创作,提出了著名的"作家与白日梦"理论。在这套理论中,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的冲动获得自我的应允进入意识领域而影响文学创作的方面,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其进入超我影响创作这一机制。而这后一种机制揭示了另一类别的白日梦的存在,也为另一大类的精神分析作品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明辨这种机制的存在及其运作,将从潜意识理论展开论述,梳理"作家与白日梦"理论的整体脉络,证明本我冲动进入超我这一机制的存在以及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个体的道德意识是一个复杂的内部过程。20世纪初,道德发展开始成为主流心理学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超个人心理学以及建构主义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斯金纳、罗洛·梅、维尔伯和皮亚杰等,他们都对道德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在心理学的视野下进行道德意识的研究,更有利于我们对道德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2.
许彬 《学理论》2009,(7):135-136
长久以来,文学界普遍认为劳伦斯通过《儿子与情人》中的主人公“保罗”这一人物刻画了自己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独特的心理存在——恋母情结。这一点毋庸置疑。可是,但凡依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的评论,绝大多数的论断是其恋母情结归属劳伦斯的本我。本文将通过对《儿子与情人》关键情节与《D.H.劳伦斯:一份私人档案》的剖析,综合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多个理论论证其恋母情结应当部分的融入了劳伦斯的超我,并阐释其运作。  相似文献   

13.
漆捷 《理论探索》2006,(1):31-34
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展开的批判性研究,对于精神分析学打破自身的局限非常有益。但这种批判的本体论基点是建立在同爱因斯坦物理学的比较基础之上,因而其有效性受到了制约。  相似文献   

14.
王蕾 《学理论》2010,(17):161-162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试图考察个体内在的东西、特别是探究个体的无意识来解释人的行为。他把性本能所具有的能量叫做"力比多"。他认为,"力比多和饥饿相同,是一种力量。"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核心。施蛰存创作的小说《石秀》正是在弗洛伊德理论影响下对英雄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将"神"一般的英雄人物还原成一个具有爱欲的真实的人。  相似文献   

15.
人所共知,潜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核心内容。现今,受现代脑科学、自组织理论等研究成果的启示,人们逐渐认识到长期囿于心理领域中的潜意识所遇到的种种困惑。为解疑团,本人曾在1998年第3期《哲学研究》上发表了《潜意识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  相似文献   

16.
(一) 弗洛伊德的性理论是其精神分析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探讨了性本能的产生、形成、发展过程以及性压抑与精神症、与人的种种心理疾病的关系,揭示了性的本质,这对长期遭受性禁闭和性知识极度贫乏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打开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27)
拉康通过"三界"学说来解构柏拉图以来倡导的真假与虚实二元对立的逻各斯主义。而利奥塔则是在理性主义压抑非理性的情况下,他要站在假想、无序、混沌的一边,要捍卫眼的立场、图形世界的立场。通过基于弗洛伊德思想立场来讨论图形与话语的关系,以此来回应拉康借用结构主义语言学来诠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谬误。  相似文献   

18.
在福柯眼里,马克思与尼采、弗洛伊德一样是独具一格的话语体系的创造者,但同时,马克思的理论作为19世纪知识型的代表,难逃“人之死亡”的命运。福柯用“话语/权力”学说构筑新的人文科学话语,对以人道主义为基本特质的近现代哲学进行清算,并有意保持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之间的距离。作为一个用生活实践理论的哲学家,福柯充满战斗性和反抗精神的个人生活与马克思所说的革命在旨趣上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0,(Z1)
在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江泽民主席《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的座谈会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发表了重要讲话。钱其琛说 ,江泽民主席《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是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思想在新形势下的运用和发展 ,是现阶段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和指导思想。钱其琛指出 ,近十年来 ,我们与以李登辉为代表的台湾分裂势力之间充满着激烈、反复的斗争。李登辉罔顾全国人民的愿望 ,公然抛出“两国论” ,彻底地暴露了他蓄意分裂祖国的真面目。钱其琛强…  相似文献   

20.
李淼 《学理论》2009,(4):144-145
《沉默的羔羊》被称为“迄今为止好莱坞影吏上最成功的一部精神分析影片”,它成功地塑造了特工史塔琳、精神分析医生汉尼拔和杀手野牛比尔这三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话语下,我们可以追溯到每一个人物创伤性体验背后隐藏的人格畸形,同时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父亲”对一个女性健康成长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女性正是“以父之名”,完成了自身的华丽蜕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