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人民法院"案件数量继续增长、案多人少矛盾依然突出",而在执法办案的同时,人民法院还承担着大量的司法服务工作,巨大的工作压力使法官,特别是基层民事法官们叫苦不迭。为理性地认识、剖析和破解"事多人少"的司法难题,努力寻求减轻法官工作压力的办法,南通中院组织了专题小组,  相似文献   

2.
当前,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与人民法院司法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人民法院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开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各项工作,制约了法院工作和法院自身的科学发展。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无疑是影响法院司法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在此,笔者从自己任职的湖北省嘉鱼县人民法院机构和人员的现状出发,通过与周边兄弟法院、本县其他政法机关的比较,  相似文献   

3.
江长涛 《中国审判》2009,(12):52-52
执法办案是人民法院的第一要务,追求高质量与高效率,是衡量人民法院工作最重要的指标,也是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最大期待。然而,如今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法官超负荷工作,通过体检,大部分法官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之各种惩戒措施较多,法官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怕犯错的思想包袱比较重,造成个别法官怕接触矛盾,办案顾虑多,心理压力大,  相似文献   

4.
创新理念,共谋机制创新 近年来,随着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种矛盾纠纷大量增加,“案多人少”矛盾已是基层法院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2008年,浙江省德清县人民法院受理各类案件7702件,同比上升41%。而从2005年到2008年,该院的办案法官仅增加了1人。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是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法院之一。虽然我院在工作中"案多人少"的矛盾并不是太突出,但也面临着案件数量快速增长、法官素质有待提高、法官负担较为沉重等现实问题。因此,我们也在积极探索解决"案多人少"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1952年至1953年的司法改革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司法改革,其理念与制度产物仍影响着现今司法体制的建构.司法改革运动的一条隐形动因是破解"案多人少",重塑审判工作模式,为新中国司法制度提供"人民属性"的法理诠释,并尝试建设"政治维度"、"人民维度"和"法律维度"和谐共生的新型司法制度.1957年整风期间,法学界对司法改革运动进行了反思与批判,但囿于意识形态干扰,最终酿成"反击右倾扩大化",导致"案多人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司法制度全面倾斜"政治维度",进而演变成为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灾难.  相似文献   

7.
姜峰 《政法论坛》2015,(2):25-37
"案多人少"通常被归为四个原因:1.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2.司法便民措施的采用;3.若干新法的颁行;4.法官数量过少。它们虽不同程度存在,但根本上是公共政治审议机制萎缩、公民缺少诉求表达方式、矛盾纠纷拥堵至司法领域的不同表现。以增加人财物供给和优化内部管理体制为路径的司法改革设计是有局限的。诉讼救济与政治机制不能相互替代,否则会导致二者功能紊乱,造成司法过程与政治过程的双重失灵。缓解法院负担和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从国家治道变革的宏观视角下予以重新观察,应当通过疏通政治过程,从根本上减少司法负荷。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进入经济转型期,群众法治意识提升,社会逐渐进入矛盾突发期,导致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数量直线上升,案多人少的情况日益凸显。与群众对司法的依赖度提高不相匹配的是,社会上对司法不信任、不认同的氛围没有得到根本好转。法院系统多年来致力于司法公信力提升的努力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9.
“案多人少”矛盾是目前全国法院面临的困境与难题之一,也集中反映了我国目前司法工作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探寻其解决的途径不仅需要根据各地各级法院的实际情况,也呼唤国家整体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在实践中,各地法院根据自身的情况,摸索出了一些解决“案多人少”矛盾的思路和方法。本刊推出“案多人少”的这组策划,无意于对目前各地的相关实践作出评价,而意在通过对现有困境的梳理,分析“案多人少”产生的社会原因和现实因素,从而为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司法体制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处理好社区法官制度的适度性和侧重性,有利于缓解案多人少矛盾,创建无讼和谐社区。本文通过讨论社区法官制度的目的和初衷,对其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认为社区法官制度通过延伸诉讼服务,有力拓展了司法审判的社会功能,树立了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巩固了人民调解作为前一个纠纷处理流程的成果,又形成了对法院审判作为后一个纠纷处理流程的有力配合,使社区法官成为"调诉结合"模式的执行者,从而使法官指导人民调解工作上升为法院审判前期工作向人民调解制度的延伸。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不少法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种"怪现象",即全年审判工作任务"前松后紧",年底加班加点,"干预收案"、"突击结案"、"集中清积"情况普遍。透过此种现象,折射出结案不均衡的司法痼疾。据最高法院司法统计数字,从2006年到2010年,全国法院诉讼案件数增长了44.36%,而同期法官人数却没有太大变化。〔1〕在这种"案多人少"的大背景下,"结案不均衡"的负面影响更  相似文献   

12.
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着案多人少矛盾突出、能动司法任务艰巨、司法权威低下等严峻挑战,处此环境中的人民法院应当采取集约策略,立足审判实践,准确把握定位、在遵循司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实现对社会管理创新的集约式参与。  相似文献   

13.
《山东审判》2013,(3):121
淄博市淄川区人民法院建于1950年12月,现有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155人,其中法官94人。多年来,淄川区人民法院立足职能发挥,强化服务理念,狠抓公正司法、规范司法、能动司法、文明司法,不断实现各项工作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案多人少"矛盾已经成为许多法院面临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法院工作的发展。从经济分析法学的角度来看,"案多人少"矛盾是司法供求不平衡的表现之一。现实中,对"案多人少"矛盾的解决方法存在诸多误区。从长远来看,解决"案多人少"的根本在于司法资源的投入、程序的设计以及当事人获得的正义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立足于当前我国的司法环境,一是积极推进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二是慎重尝试,循序渐进,完善民事诉讼简易程序;三是合理利用督促程序等现有的替代程序;四是建立科学的审判管理体制,以管理促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2009年以来,为了缓和“案多人少”矛盾,充分挖掘办案潜力,带动法院队伍建设,福建省将乐县人民法院实行“1+3”模式,以一线法官为主干,充分利用“编外法官”、“二线法官”、“预备法官”3种力量,以1带3,整合人力资源,缓和法官办案压力。对于一些简单民事案件先由书记员和特邀调解员联合开展诉前调解,  相似文献   

16.
陈铭哲 《法制与社会》2013,(21):222-22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数量呈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法院的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诉讼爆炸。为了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各地法院招收了大量的应届大学本科生或者研究生。这些人经过两三年的培养即可成为一名法官,这些人相对比较年轻,审判经验不足,刚被任命,称之为青年法官。  相似文献   

17.
黄斌 《中国审判》2012,(9):89-91
我国有3000多个法院,30万名法院工作人员,21万名法官,近几年每年审理的案件数量突破千万,并且仍呈增长趋势,法官办案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公众对司法公正与效率的期待也越来越高。提高司法效率,促进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三个五年改革纲要中的主要任务。基于了解现阶段人民法院司法效率的状况的需要,自2008年以来笔者以问卷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有两大矛盾一直困扰着让胡路区法院,一是案多人少矛盾十分突出,二是法官(指纯粹意义的法官,不包括法官助理及书记员等人员,下同)断层现象严重,其中第二个矛盾不解决,第一个矛盾案多人少的问题又将很难克服。本文主要从让胡路区法院队伍现状来分析法官断层现象的成因,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以期与相关部门共同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刘丹  曹建波 《法制与社会》2012,(32):125-126,129
"公正、廉洁、为民"作为人民法院的司法核心价值观,是司法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稳定、最本质的部分,三者是互相联系、互相支撑的系统的整体。它高度浓缩了当代中国法官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是广大法官必须共同尊奉的行为准则,是履行神圣职责的共同思想基础,更是人民法院的生命之魂和精神旗帜。本文将从司法核心价值观产生的背景、内涵、意义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并对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自觉树立司法核心价值观提出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人事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 近年来.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普遍存在提前离岗、离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案多人少的矛盾,也加大了队伍管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