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司法》2005,(9):1-1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而言的刑罚执行方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有效的行刑方式。所谓社区矫正,是把符合条件的罪犯放到社区,广泛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矫正其犯罪意识和恶习,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社区矫正的对象应当是那些没有社会危害性的服刑人员,主要是过失犯罪和经济犯罪人员。社区矫正在国际上已经出现100多年了,是当今各国刑罚制度发展的重要趋势,与我国倡导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也是一致的。遗憾的是,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了非监禁刑制度,但是没有形成社区矫正的明确概念,更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因此要适…  相似文献   

2.
社区矫正是相对于传统的监禁刑而言的一种新兴的罪犯处遇方式,代表着世界范围内行刑发展的潮流与趋势。社区矫正是在行刑过程中注重社会因素的作用,使罪犯能重新复归社会,修复其缺失的人格,塑造其符合社会正常生活的信念。在我国全面试行社区矫正过程中,除了如何保护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利外,还必须加强对社会其他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的保护,这样才能调动社会资源来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朝着规范化、正规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区矫正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刑罚的替代方式,有助于帮助犯罪行为人回归社会、避免再次犯罪、保障人权。社区矫正的五种对象在我国法律中已有规定,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其再犯罪的预防和控制。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的现象一直以来都受到了犯罪学界的普遍关注,其根本原因也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关键问题。预防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的发生可以提升教育和矫正的效率,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及时、顺利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4.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在我国正处于本土化的探索阶段。矫正工作者将社会工作方法引入矫治实践之中,不断完善其方法体系。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范畴,其关注的重点是矫正对象的自身优势和潜能的发挥。结合矫正实践中成功的典型案例、工作的途径和方略等,可以发现优势视角的实践模式应当更广泛地应用到社区矫正的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5.
社区矫正试点与矫正质量的提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区矫正是组织社区的力量 ,对符合在非监禁条件下接受矫正的罪犯实施刑罚的活动。社区矫正的试点应当紧紧围绕提高矫正质量 ,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前提下谨慎操作。试点工作一定要重心下沉 ,解决好街道怎么办、居 (村 )民委员会怎么做等实际问题。对我国社区矫正的试点成果采取谨慎乐观的态度较为可取。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组建 ,社区矫正工作与劳动教养制度改革关系的处理 ,防止社区矫正对象对社会的“逆向感染” ,被矫正人员的权利保障等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亟待在试点工作深化阶段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执行相对应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其惩罚改造的对象是在社区内服刑的罪犯,由此决定了社区矫正首要特性应当是惩罚性。但从全国部分试点地区反映的情况看,社区矫正组织普遍重视教育矫正和帮扶工作,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惩罚性措施不落实的现象。这不仅有悖于刑法的目的和任务,弱化了刑法预防、惩治犯罪的功能,而且可能导致社会公众尤其是受害人对社区矫正制度的质疑或否定。因此应当高度重视这一现象,认真研究并采取对策予以纠正,确保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是伴随着湖北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启动发展,从一般志愿者中凸显出的一支负有特殊使命的队伍。其工作对象是社区矫正对象,工作舞台在基层社区和村(居)委会,工作任务和目标是协助社区矫正工作机构,教育帮助这些罪犯顺利回归社会。唯有这支队伍的存在,社区矫正才能发挥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社区矫正在全世界的兴起,是人们不断反思监禁刑的种种弊端的结果。但社区矫正毕竟是刑罚的执行,矫正对象在社区的服刑地位应当是明确的。我国社区矫正的司法实践对帮教的关注大大超过了惩罚,这种矫枉过正的行刑理念将直接导致社区矫正发展方向的偏差。如何平衡社区矫正的惩罚性与恢复性这二元性价值之间的冲突,是社区矫正发展与完善的重要环节。结合我国国情,应在承继与发展柔性矫正措施的基础上,梳理与完善刚性的矫正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9.
论社区矫正中的危险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推行,如何控制社区矫正对象的危险性,就成为一个需要给予充分关注的重要问题。尽管社区矫正对象是一些危险性较小的犯罪人,但是.他们仍然有一定的社会危险性。因此,在社区矫正中,必须控制社区矫正对象的危险性,尽可能避免他们对社会和他人造成新的损害。可以说,对于社区矫正对象的危险性的控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成败。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社区矫正对象的危险性,使他们利用行动自由的便利条件进行大量犯罪的话,就会给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危机。本文在借鉴国外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探  相似文献   

10.
储琰 《犯罪研究》2013,(2):24-30,46
社区矫正是教育改造犯罪人员,帮助其再社会化的重要的有效的方式。社区矫正为犯罪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再社会化的回归环境,使矫正对象在相对宽松的矫正环境中适应主流社会意识,回复社会正常之身。笔者调查发现,在我国现有的社会大环境下,对于矫正对象而言,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关系、结构、文化等多方面与主流社会的交互的困境,本文将以嵌入性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为出发点,致力于在上述几个方面进行简要探索。  相似文献   

11.
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区矫正的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所说的社会资源是指在社区矫正中可以利用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是社区矫正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社区矫正中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设置资源、经费资源和技术资源,其中,人力资源具有主导性的地位,是社区矫正中应当优先设法利用的最重要的资源。在优先利用社会人力资源的前提下,应当考虑尽可能利用其他类型的社会资源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根据对北京等地社区矫正工作实践的调查和思考,在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中,可以考虑确立具有下列特征的基本模式:社区矫正官员为主导、社区服务中心为中介、多渠道筹集矫正资金、全方位开展矫正工作、多考虑城乡区域差别。  相似文献   

12.
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贫困是矫正对象回到社区后较为常见的问题,许多人由于不能及时得到帮助而影响其顺利回归社会的进程。社区矫正对象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支持状况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注。以社会支持网络分析的视角研究发现,矫正对象的社会支持普遍较弱,家庭是其主要的支持源。本文针对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中途宿舍等建议,以改善社区矫正对象的生存状况,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剖析“反矫正”心理态势 推进“个性化”社区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其中最突出的是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需要进行认真分析,仔细解读,制订相应的工作措施并落实到位才能奏效。即在矫正工作实践中,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个别化教育,扎实推进"个性化"社区矫正,才能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改好率,进而使社区矫正工作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和手段成人化等特征。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在矫正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以及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社区矫正制度正处于探索期,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在对国家亲权、儿童利益最大化以及积极青少年发展观这三个有关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核心理念梳理的基础上,应当发动社会力量参与,落实未成年人保护理念,明确人事聘用标准,设臵未成年人矫正项目,以促进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实践(一)关于社区矫正的对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社区矫正的对象主要是五种人: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被裁定假释的;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当作为重点对象。(二)关于社区矫正的主体: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在社区矫正工作不断向深入推进的同时,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数量逐年增加,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13年1月底,全国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达10.2万人,社会志愿者达57.3万人。但是,我们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7.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行刑方式,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教育改造罪犯的方法,其根本价值具有双重性,蕴涵着刑罚的惩罚性和恢复性。社区矫正的直接目的在于通过社区矫正组织进行社会化的教育,使其在不与社会相脱离的情况下矫正其行为恶习,以达到重新回归社会的目的。但在司法实践中,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前期刑罚改造功能和后期社会预防的不成功,严重影响社区矫正价值的实现,笔者对山东省成武县近三年社区矫正重新犯罪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其特点和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与发展构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社区矫正蕴涵人道、公正、效益和民主四大方面的价值。发展社区矫正是实现我国刑事法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应当从观念更新、立法完善、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理论研究诸方面入手,推进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巍 《中国司法》2012,(12):26-28
社区矫正对象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由于以往在我国社会中重刑主义的监管理念较为盛行,这使得矫正对象在以往的社会生活中往往缺乏一定程度的社会关怀和社会沟通。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空前变革的转型时期,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社区矫正迫切需要创新社会管理,引入一种新的社会职业——"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以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主动性"的工作方法,将社区矫正对象转变为社会的正常人员,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正如胡锦涛同志2011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所强调的那样,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在中国现有的国情下,从试点到全面推广,还面临许多困难,主要是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物质保障程度低,人员不足,机制不畅,观念阻碍等方面。要保证社区矫正工作全面、健康的发展,首先要从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给社区矫正合理定位,监禁矫正和社区矫正并重,将社区矫正作为应对违法犯罪首选的制度安排。加快社区矫正工作立法,重塑我国的法律制裁结构。引入社会治理观念,充分发挥非机构矫正在社会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