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理论学习》2009,(12):12-16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是国务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首要的功能定位。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两岸同胞的理想,也是历史的必然。福州有着独特的对台区位优势,必须在“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域”建设中挑大梁、树形象、走前头,必须在两岸交流合作上“先行一步”,把台湾的优势项目、资金连接起来,构成东南沿海全方位发展和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力争在榕台交流合作上取得新突破,实现榕台两岸社会经济的全面融合。  相似文献   

2.
福州市作为重要的对台合作交流前沿平台,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生巨大变化这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深入开展对台战略合作,加速榕台港口经济对接,充分发挥福州突出的对台区位优势和优越的深水港口优势,先行先试、积极作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回顾从远古以来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期榕台两岸交往合作的历史 ,阐述新时期榕台交往在贸易、投资、交通、科教、文艺、新闻、宗教、体育卫生等方面的现状及其政治背景 ,并提出促进榕台合作交流的总体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香港、澳门与内地《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署和实施,标志着香港、澳门与内地的经贸关系从民间自发合作迈向政府之间制度性合作安排的新阶段。CEPA的实施是大陆与香港、澳门经贸关系的一种重新调整,并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福州作为与台湾一水之隔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省会中心城市,是对台贸易的前沿和重点区域。本文通过分析CEPA框架下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体制及其对榕台经贸关系的影响,探讨福州与台湾(即榕台)经贸互动合作的前景,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构建以福州为核心的闽江口都市圈,对壮大海西闽东北一翼的建设,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必须完善闽江口都市圈城镇体系,发挥城市功能竞争力;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配套能力;深化榕台合作,实现多领域对接。  相似文献   

6.
贯彻落实《福州新区发展规划》,福州新区要建设成为“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应继续发挥对台经贸政策叠加优势,持续改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创新合作体制机制,探索产业对接模式,构建人才交流平台,重点推进与台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特色旅游、现代农业的深度对接.  相似文献   

7.
榕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与福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提出以来,福州市充分发挥对台区位优势、人缘优势、政策优势,在榕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福州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榕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仍然存在着技术含量较低,产业关联效应不明显,科技人才支撑不足等问题,并需要采取措施加以克服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福建理论学习》2012,(7):F0002-F0002,I0001
福州市鼓楼区位于福建省会福州核心城区。是省市党政机关和大量中央驻榕机构所在地,自古以来就是福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福州的形象窗口。该区继2009年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称号,2011年再获全省首批“平安先行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体现了国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极大关怀、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也为进一步扩大榕台经贸合作带来了新机遇。当前关键是要抓住发展新机遇,提升福州战略定位,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在更高的层面上找准与《意见》相衔接的切入点。大胆先行先试,强化思路对接、政策对接、项目对接和机制对接,促进格台经贸在更高水平上的合作和交流。  相似文献   

10.
在福州市解放前夕,蒋介石曾亲临福州布置福州市的防御,要求驻榕国民党部队死守福州、厦门等城市,以屏障台、澎、金、马。但当时奉命镇守福州的国民党将领李良荣、李延年等人也知道,福州失守不过是个时间问题,守是毫无意义的。此时,他们做得更多的倒是进行“后事”的安排方面。以台湾为中心的庞大的国民党特务机构纷纷采取所谓“应变”措施,他们四处安插特务,秘密布置联络网,以为日后配合国民党的“反攻大陆”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1.
连宋大陆之行,政党交流取得的积极成果,表达了大陆发展两岸关系的诚意和善意,也反映了台湾“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这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显著标志,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和祖国大陆对台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对海峡两岸关系和岛内政治局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将对两岸经贸关系乃至榕台经贸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文章分析连宋大陆之行后党的台湾政策新发展及其对福州对台经贸工作的影响,探讨榕台经贸工作的政策思路与走向。  相似文献   

12.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充分发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的窗口、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对台农业资金、技术、良种、设备等生产要素的引进与合作”。  相似文献   

13.
周毅  曾庆忠 《实事求是》2008,200(1):51-53
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与印度的农业交流源远流长。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与印度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加强,新疆与印度的农业合作也出现了新的契机。新疆与印度开展农业合作具有多方面的便利条件。新疆应抓住机遇,在深度和广度上加强与印度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实现互惠互利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这是发展的历程:从1988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四川以来,川台经济合作不断站上新的平台; 这是难忘的情感:在“5·12”汶川地震和台湾“8·8”风灾中,川台两地携手同心,抗灾重建,彰显了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 这是可期的未来:在两岸和平行稳致远与四川“两个加快”的大背景下,奇葆书记访台.“海博会”召开,为川台全方位交流合作提供了机遇和广阔空间。 虎年的新春,对话刘俊杰,探寻川台交流、合作、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平潭海事处     
《福建理论学习》2012,(2):F0003-F0003
平潭海事处为部属驻榕机构。现有正式职工,8名.其中具有硕士学历的1名.大学本科学历的14名.大专学历的3名。该处自2000年来连续被评为“福州市文明单位”,同时连续获得福建海事局先进集体、福州海事局先进集体以及福州工人先锋号、福建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6.
岚台关系集中地折射了闽台关系。岚台经贸关系具有便捷性、直接性、独特性、双向性、前瞻性等特点。发展岚台经贸的主要内容是发挥平潭渔业优势,加强岚台渔业合作和拓宽岚台经贸合作领域;重点是扩大岚台远洋捕捞合作,发展岚台养殖合作,发展岚台贸易船队,巩固和拓宽岚台劳务合作领域和发挥平潭特色产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福州为中国产榕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以榕树为特质逐步形成的榕文化,展现了其生态调节、积淀文化情感、人文景观等功能和价值,应进一步把榕文化作为福州地区的一种特殊产业,从经济和文化两个层面加强开发。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加强经济合作,掀起了以欧洲经济共同体为标志的第一次区域合作浪潮。欧洲一体化已经从最初只涉及部分经济领域的煤钢共同体发展到包括经济、政治、外交、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以来的日台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道余 《党史纵横》2002,(12):40-41
一、日台关系明显升温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在东亚地区迅速崛起,日本“产业泡沫”破灭,经济持续低迷,国内政治“右翼化”倾向明显。受其影响,日台关系在不断升温:1.政治上,日、台逐次提高交往层次,提升互访官员的级别和规格。1990年7月,台湾“立法副院长”刘松藩率团访日,开日台“断交”后的先河。1992年11月,台湾当局利用“亚洲展望年会”召开之机,派“总统府副秘书长”邱进益和“工商协进会理事长”辜振甫出席会议,并与日本官防长官加藤鸿一和通产大臣渡部恒三会面,这是日台于197…  相似文献   

20.
农业“走出去”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走出去”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和内容日益丰富。据统计,我国已经与五大洲30多个国家建立了农业合作关系,领域涵盖农林牧副渔各业。但是从实践看,我国农业“走出去”规模较小,进入的领域较窄,产业层次还不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较弱,海外农业开发的成功率还较低。农业“走出去”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很多制约因素,详细分析这些不利因素,对于制定下一步发展战略和适宜的政策措施非常重要。一、制约我国农业“走出去”的不利因素(一)国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