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以来,图像叙事研究逐渐兴起。在此类研究中,插图版译本的图像叙事研究较为特殊,因为在插图版译本中,不仅存在由一种文字至另一种文字的语际转换,还存在由文至图的符际转换,且二者共存于跨文化交际的语境中。插图的图像叙事往往形成对源文话语层的偏离型重构。在鲁迅小说的英译本中,这种偏离型重构主要有三种类型:插图对源文的情节进行预叙、插图对源文的叙述视角进行转化、插图对译入语读者的观察位置进行具化。它们以不同方式影响译入语读者对小说的理解。由此,建构一个涵盖偏离型和忠实型重构的分析框架,能够助益今后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
云南少数民族法文化可分为无文字记载的固有法和有文字记载的固有法。民族法对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起着很大的控制、规范、调整作用。社会主义法文化是云南少数民族法认同和变迁的主导。由于历史和社会形态等因素,少数民族传统法文化仍存在着并发挥作用,与社会主义法律产生一些矛盾。少数民族固有法文化对社会主义法文化的认同既需要一定的磨合时期,也需要对本民族法文化中的非认同部分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新的法律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王天玺 《创造》2010,(9):54-59
经济形态正在发生大变化,经济科学也应随之发生大变革。旧的经济形态是以物(商品)为本、以金钱为主导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同资本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的经济形态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为主导的文化经济,文化经济是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法律文化的第一次飞跃李交发历史上,中国法律文化经过了三个时期:早期法律文化,以神权法为特征;封建法律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近代法律文化,引进西法,杂糅传统思想,呈多维伸展趋势。其间发生了两次飞跃:第一次,从西周到春秋,由于周公、孔子的理论催生...  相似文献   

5.
政府与市场     
王天玺 《创造》2011,(7):72-74
文化经济是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为主导的经济。为了实现社会和民生的协调发展,它在选择资源配置方式的时候,既要发挥市场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晚期空前繁荣的美国文学市场上,大众媒介与消费文化深刻影响着作品的生成与传播。在出版业发展、阅读公众扩大、文学商品化和作家职业化的背景下,印刷品的大量流通展现出文本内容与媒介传播之间的张力,二者不断建构和瓦解具有批判功能的公共领域。该时期的文学杂志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借由大众媒介对公共性的操纵,在消费文化环境中构建起以文本为主导的文学公共领域。聚焦市场的作家则往往通过报纸辛迪加等媒介形式,以印刷品广泛传播的事件本身进入和重构公共领域。然而,文学杂志的转型与大众文学的全面兴起表明,十九世纪晚期文学市场的公共性主要来源于印刷品作为媒介的力量而非文本内部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建构,如以文化记忆理论视角,可通过物化表现、身体实践、政府力量三个维度对其进行特性解析。文化遗产本质上属于一种文化记忆,文字、图像、建筑等媒介,体现了文化记忆的成型性,具有存储、唤醒、回忆的功能;技艺、仪式、组织活动等身体实践体现了文化记忆的能动性,具有沟通、重构、认同的功能;体制机制、政策规划、鼓励培育等体现了文化记忆的约束性,具有规范、引导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杜筱月 《台声》2005,(9):15-15
最近笔者赴厦门参加第六届两岸论坛,看见两岸青年互动频繁,心中颇有感触,是以提笔为文。或许,两岸来宾在政治见解有些不同,但听见大会串场音乐“老鼠爱大米”之后,许多扭捏就此不再生分。这似乎也显示出,透过俗民文化的穿透力量,两岸青年朋友们显然有机会建构共同的记忆,以及类似的文化图像。当口号充斥在两岸的政治对话里,难免让人感觉语意间的疏离。如果按照傅柯的说法,文字并不仅只是文字本身而已,而沟通也不仅是单纯的文字间的对话。我们必须从文字背后耙梳出文字的权力脉络与隐藏的深层意涵,才有机会找出真实的对话空间。因此,政治口号…  相似文献   

9.
逐年升温的“红色文化热”,其表现形式是阅读、欣赏红色经典,内容则是重温红色历史,挖掘红色文化。然而,最终它折射的是当代青年经历了新一轮文化反思之后,对建设一种以坚守正义、充满真情、回归英雄主义为主导价值观的新文化的期盼。  相似文献   

10.
襄阳区电影公司以国有资产为主导,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为出发点,大打“新伊莎”品牌,不断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陈殿林  吴晓侠 《前沿》2009,(10):140-143
我国社会整体上已经进入了后喻文化时代,文化反哺的特点 非常明显,但是这决不意味着可以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相反,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显得尤为重要。文化信息的易得性恰恰需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导;文化传输渠道的庞杂性正好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导;教育对象主体性意识增强需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主导。在后喻文化时代,需要角色定位准确以实现主体主导;增进主文化亲和力以实现内容主导;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以实现功能主导,从而总体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转型期的主导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导价值观作为能够为社会的选择提供根本标准的价值世界体现着社会的理念水准,是融注了社会追求和需要的理想世界。社会转型期主导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是当代中国的国情,即这一时期经济关系的内在要求及其反映。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总的价值目标,要求我们倡导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它们已经成为转型期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为保持主导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适度的张力和弹性,就要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鲍金 《长白学刊》2008,(4):135-138
消费文化经历的最深刻变化是从前现代形态到现代形态。现代性消费文化是指围绕着消费由资本为其奠定基础和方向、以文化形式显现出来的生存方式和行为原则。四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型塑了现代性消费文化:消费供给依靠市场,文化需要成为主导,时尚作为消费参照,消费风格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屈琦 《青年探索》2009,(6):26-29
闲散青少年是违法犯罪的高发群体,是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的重点对象。动用文化的系统功能,通过弘扬权利文化、消弥歧视文化、祛除犯罪亚文化,以主导价值观为核心进行文化整合等“文化善治”的方法,对预防和矫治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首届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是一场由党委政府主导,民间社团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市、区密切配合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论坛以“弘扬中华文化做有道德的人”为主题,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促进“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为宗旨,以推进‘德暖龙湾”工程建设,打造和谐龙湾为目的。  相似文献   

16.
图像的基本含义是直观的可视的象征形象,在中国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理论视域里,图像作为叶舒宪先生所倡导的四重证据法之一,其证据性质与考古实物相当,体现了人文科学研究重实证的精神,但图像的来源范围却超出了考古,也包括民俗资料、艺术创作等。实物图像在与文字的对抗中,不但显示了其强大的证明力,而且这种证据优势还可转化为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方面的巨大魅力。当然,图像作为证据必须与其他证据方法结合使用,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用。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是以文化为主导的经营管理理论,是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最新发展形式,也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近年来,襄樊北机务段党委紧紧围绕铁道部党组提出的和谐铁路建设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文化兴段战略,  相似文献   

18.
庞德英 《前沿》2008,(10):112-114
当前文化领域呈现多样化态势,多元文化共存于同一时空必然会产生冲突和矛盾,因此构建和谐的文化关系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构建和谐的文化关系,前提是尊重差异,倡导包容,原则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宏扬传统文化的一个实际问题高夙胜本世纪以来,中国文化领域的主导倾向是反对传统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打倒孔家店的旗帜,对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进行猛烈的批判和最大限度的扬弃。"文革"十年以"破四旧"为名,提倡与传统实行彻底的决裂,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任重而道远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现代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发生全方位转型的过程,其基本内容是由自然经济占主导的农业─—宗法社会向商品经济占主导的工业─—法治社会演进。从全球范围观之,这一转型是以15、16世纪南欧的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