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乡一体,工农平权实现之时就是民工“终结”之日。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民工问题既是保护民工,又要“终结”民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民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农业流向二、三产业,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我国农民进城基本是“移而不迁”,因而形成了“民工”(又称“农民工”)  相似文献   

2.
刘红燕 《人民论坛》2012,(5):112-113
城乡统筹发展主张城乡经济、社会的公正、公平发展,其现实支点是城乡居民权利的平等化。而农民工权利及其实现状况是城乡统筹的重要体现。当前农民工权利现状不尽如人意,与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仍有相当距离。解决农民工权利问题,需要构建城乡统筹的制度体系,改善农民工人力资本弱势,培养其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3.
《协商论坛》2012,(1):64-64
确实,很多人看到了“农民工”这个称谓背后的歧视。可是,这种歧视本身是一种权利歧视,而不仅仅是语言的歧视。要改变权利的歧视远远不是给农民工改个名字这么简单。有人或许认为,改变农民下的处境,保障农民工的权利,不妨先从改称谓开始。但是,不先解决权利歧视的问题,不先让农民工和市民享有平等的权利,城乡二元体制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4.
邓秀华 《求索》2008,(10):69-70
农民工问题是牵涉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会结构转型、影响城市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区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民工“城乡边缘人”的社会角色定位使其思想、行为特征表现出与农民和市民不一样的特殊性,而农民工的反社会行为已成为影响和谐社区建设的一个个不和谐音符。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和参与式观察、无结构访谈的经验方法,从理性层面分析农民工城市生活“问题化”的成因,将经验分析与理性思考相结合,并试图从操作层面上立足城市社区建设,探讨农民工城市生活“五难”问题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5.
《小康》2005,(9):58-60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对于这一点,成都人的头脑显然十分清楚。也就是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成都逐渐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从“二元”走向“一体”、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农民走向市民、从割裂走向和谐。可以预料的是,城乡一体化之成都经验,将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张新名片,对于身处城市化进程的中国来说,其标本意义或许比“来了就不想离开”要深远得多。成都的新名片即便是成都人,或许也难以把自己所在城市的各种名片罗列齐全:“东方伊甸园”、…  相似文献   

6.
新论快递     
刘福垣:解决就业问题需要新思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工农两种生产方式城乡两元社会结构的矛盾。矛盾的根源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到非农领域,不能充分就业。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化农民为市民、现代化都要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核心就是在城市吸收农民就业,化农民为市民,使农民减少到农村耕地可以企业化经营的程度。应该把充分就业(95%就  相似文献   

7.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推进改革创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努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对于加快辽宁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时代特征,也是与以往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区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就是在党委领导下和政府主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以保障农民权益、增进农民利益为核心,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三农”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推动现代文明成果改造传统农业、传统农村、传统农民,加速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形成工农差距、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和工农互促、城乡共…  相似文献   

9.
常飞 《求索》2012,(3):161-163
新时期保障农民权益的关键是实现农民地位的转型,城乡二元体制中的农民向城乡一体化体制中的农民转型,完成城乡二元体制中弱势地位的农民向城乡一体化体制中平等地位农民的转化。而要保障农民地位的转型,就要改变当前一些法律路径走向,即从保障财富平等、权利平等向保障财富平等、权利平等和素质平等的转化;从保护经济权益向保护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的全面保护的转化;实现从保障性法律制度向保障性与发展性并重的法律制度的转化;从赋予抽象权利向落实具体权利转化。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步伐逐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然而由于城乡二元制经济体制等因素的限制,农民工还无法完全融入城市生活,无法获得一系列相应平等的权利,这将会给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带来很多问题。本文试图从社会排斥与社会共融的角度出发,探讨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