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因为疏忽大意,一名建筑商在出租车上丢失了8万元巨款。为尽快找回遗失的钱财,失主在当地电台发布巨额悬赏。广告很快取得效果,一天后,拾款出租车司机与失主取得联系。但是,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失主仅拿到丢失钱款中的5万元。剩余的3万元,被出租车司机作为悬赏金直接扣留。失主是否应该支付这笔悬赏?出租车司机预先扣留钱款的做法是否妥当?此事经由煤体报道后,引发了当地市民的广泛讨论。一场道德与法律的剧烈碰撞由此发生。  相似文献   

2.
1995年的某一天,焦作市保安公司一大队中队长许四清途经电厂燃料分厂门前时,发现地上有个提包,拾起一看,内有现金13000多元。职业的责任感驱使他在寒冷的天气中守护着巨款耐心等候失主。一个多小时后,许四清见有人焦急万分地到处打听询问,便上前招呼,当问清情况后,即把提包交还了失主。  相似文献   

3.
一共4捆,每捆5万元。当这笔巨款,摆在每月工资只有600元的保洁员郑仁东面前时,他脑子“嗡”的一下。郑仁东没有犹豫,他立即拨打了110,最终将巨款交还给了失主。他因此被辽宁丹东市政府奖励一套55.45平方米的廉租房。  相似文献   

4.
拾金不昧光荣榜(二)这期“光荣榜”选登的是保安服务公司派驻金融系统保安员拾金不昧的事迹。失主见到失而复得的巨款和物品时,有的以现金或送物品酬谢保安员,当即被保安员谢绝,更多的失主是写信或送牌匾对保安人员良好的服务态度和高尚行为给予赞扬。燕规章北京市金...  相似文献   

5.
近日,河南省三门峡市市民张某到河南省三门峡市公安局湖滨派出所办事时,遗失了内装6万元现金的皮包,驻守在此的三门峡市恒特保安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保安员张忠平、罗健发现后,想方设法找到了失主,将巨款如数奉还。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导刊》2006,(8):56-57
吉林一对农村夫妇,一个关于贫穷和诚信的故事 日前,一对来自吉林省延吉市郊农村的夫妇,将捡来的4万元钱交给了延吉市公安局,请求公安局为他们找到失主。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睢县县委统战部发挥统一战线凝心聚力优势,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活动内容为:部机关党员干部在今年内至少搞一次专题调研,写一篇有份量的调研报告,发表一篇统战文章,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做一件好事实事。活动开展以来,党员干部热情高、干劲大,争着深人基层搞调研,围绕“打造中原水城,建设特色睢县”积极建言献策,为广大统战成员做好事、办实事形成风尚。  相似文献   

8.
刘争 《广东民政》2009,(1):60-60
近日,广东中山小榄镇福彩模范投注站又出现好事,投注站主把陌生彩民遗留的装有4万元的手提包完璧归赵。巨款失而复得的彩民拿出500元以表感谢,却被站主王玉花婉拒。  相似文献   

9.
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民族经济发展韩传江,范高伦睢县共有18个少数民族1700多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回族,占全县总人口的2.27%,分布在14个乡镇、25个村委。县委统战部、县民族宗教局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帮助发展民族企业,引导民族经济健康发展。截止95年底,...  相似文献   

10.
杜家明 《中国保安》2012,(23):77-78
11月4日上午,四川省南充市花市街一小区内人头攒动。“这个热心保安拾金小昧,寻找钱包失丰找了好久。”一位存场的市民说。南充市保安服务公司顺庆区分公司保安员赵坤将捡剑的一张身份证肢1400元现金,亲手交到了84岁失主罗华中的女儿手中。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开展有效的活动,来达到预定的目标。为什么有的活动能深入人心,坚持下去,有的活动却如过眼云烟,一风吹过?活动的活力究竟在哪里?赤峰车站坚持七年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月评十佳好事”活动的实践回答了这一问题,活动的活力就在群众心里。赤峰站自1990年开始连续七年开展月评十佳好事活动,每月对在安全生产,优质服务,攻关奉献,团结互助等各方面涌现的好人好事评十件以上最佳好事,在全站通报表彰,并发给纪念品。没有评上最佳的好事也给予通报表扬,评选结果记入车站荣誉档案,作为评先、晋级、提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渑池县把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实事当作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督查.跟踪问效,坚持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着力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使农民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13.
15年前,上海市民章铸和罗凤仙夫妇,因受炒股一夜暴富神话的蛊惑,被人诈骗了100多万元巨款,其中绝大部分是他们从亲友和同事那里借来的血汗钱。事实上已经破产的章铸夫妇,通过10年含辛茹苦奋斗创业,终于分228次还清了36位债主的105万元巨额债务,兑现了“今生今世,一定要把这笔欠款还清”的誓言。  相似文献   

14.
某电视台去年曾讨论了拾金不昧的问题。从人们的发言可见,这里的“拾金”都指的是拾得遗失物。对于拾得遗失物如何返还失主?各自发表了不同的见解,有的主张应当无偿的原物原数返还;有的主张原则上要返还,但应给拾得者一定的酬金或提成;有的主张不应给拾得者酬金或提...  相似文献   

15.
洪静 《当代广西》2007,(18):34-35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夫妻之间一天不吵架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不吵架。 柳州市黎于芳和雷启萱夫妇却做到了这两件难事;他们50年来琴瑟合奏,相濡以沫,一辈子没有吵过架;他们助学济困,做了一辈子好事。  相似文献   

16.
巨款丢失,拾款人不还,应通过什么法律程序追回?编辑同志:去年11月下旬我去某市出差,在一商店门口不慎将装有7700余元的钱包丢失。我当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他们非常重视,经过一天的调查,情况已基本落实。据几位目击者证实,我丢失的钱包被附近一位中年妇女...  相似文献   

17.
陈斯喜 《中国人大》2013,(12):55-55
最近读到一篇题为《县令巧断道德案》的小文章很受启发。文章讲的是300年前福建某县的一个汉子在大清早出门拾牛粪时,捡到了一包有50两的银子,兴高采烈地拿回家后,母亲却要他回到捡钱的地方,去等失主回来寻找时还给人家。汉子没顾上吃早饭就回到了捡钱的地方,果然等到了失主并把钱还给了人家。可没想  相似文献   

18.
回族的婚俗     
长期与汉族人民杂散居住的回族人民,虽然长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婚俗。比如回族男女结婚,不看属相,不算八字,不拜天地,不喝合卺酒等。 从民族传统习惯上讲,回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多是从提亲(说亲)开始的。回族子女到了婚嫁年龄时,父母就要考虑他(她)的婚事。当男方父母托媒人(一般都是自己的回族亲戚)提亲时,媒人往往义不容辞。因为按照回族的风俗,做媒人是一件好事。自己的女儿被人看中,父母感到脸上很光彩,所以当媒人在“主麻”日(星期五)到女方家提亲时,女方父母会热情接待。经过提亲交谈后…  相似文献   

19.
长期一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是人们对理想社会道德前景的美好期待,我国传统道德规范也要求人们拾金不昧,将拾到的财物交还失主,这一直被视作应尽的义务和基本的行为规范,成为国人道德观念中天经地义、勿庸置疑的伦理要求,以至于“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的歌谣被传唱了一代又一代。"几乎人人都有过遗失东西的经历,小到钥匙、眼镜、硬币,大到出国护照、首饰、巨款。当然,失主们会满怀期盼,因为有“拾金不昧”。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审议的物权法草案从法律角度提出,拾金不昧者可以获得保管费等必要的费用或报酬。这是中国首次立法对…  相似文献   

20.
52岁的安徽人年师傅,在杭州三十多年了。去年,年师傅到杭州拱墅区景翠公寓小区当垃圾清运员,到现在刚好满一年。近日,年师傅在小区做垃圾分类时,捡到一个信封,里面是一查整整1万元现金,他立即报警,在警方帮助下物归原主。失主要给感谢费,年师傅谢绝了,但主动要求失主给他颁发一张奖状,“家里四个孩子(孙子),我主要想教育教育我们孩子拾金不味,(我)要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