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互联网域名的“惟一性”与商标相对的“非惟一性”的差别奠定了域名与商标权发生冲突的必然性。随着互联网商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域名与商标权的冲突也愈演愈烈。目前国际上解决二者冲突的机构是ICANN,其于1999年批准实施的UDRP已成为解决域名争议的主要手段。我国对域名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调整较之以前已有很大进步,但仍有需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民用化和商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域名与商标权之间的冲突也愈演愈烈,目前国际上域名争议的解决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民间专门争议解决机构司法外解决,一是司法解决。目前,我国对域名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调整较之以前已有很大进步,但仍有需完善之处:对于域名与商标权产生冲突的源头,仍旧没有作出规定;调整域名纠纷中的法律效力的位阶较低;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商标侵犯在先,域名权该如何处理没有提及。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的普及,围绕域名展开的纠纷越来越多.而这些纠纷中的一大部分是由于商标权和域名权的冲突产生的.对于这一类较新的冲突类型,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探讨.通过分析wipo等国际域名争议解决机构的案件以及我国的有关案例,可以尝试理清在商标权与域名权发生冲突的案件中,各种权利之间的关系,并探寻此类案件的规律与脉络.  相似文献   

4.
域名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域名纠纷主要表现为商标权人状告域名持有人,现有的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更多地倾向于保护商标权人的利益。但是,域名权是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域名持有人拥有的是和商标权同等地位的权利,因此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两者的冲突,不得给予普通注册商标扩大的保护,并慎重地将驰名商标保护扩大到网络空间,以保障域名持有人与商标权人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5.
域名是一种用于互联网上识别和定位计算机的地址系统。域名应归入到知识产权的范畴。域名注册机构一般不承担因域名争议引起的法律责任。域名与商标权和商号权之间易产生法律冲突。驰名商标的商标权可以延伸至域名权,将普通商标抢注为域名者主观上存在故意时构成侵犯商标权行为,巧合雷同、非商业性使用、域名注册在先、合理使用行为不侵犯商标权。  相似文献   

6.
"域名权与商标权冲突"是知识产权领域的焦点、热点与难点问题。文章揭示了域名与商标的一些基本法律属性,分析研讨了域名权与商标权冲突的表现形式、冲突的主要原因以及对如何解决冲突进行了法理念分析,以期改善我国此方面立法相对滞后的不利现状,促进我国知识产权法的更加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域名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域名与商标权冲突”是知识产权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国内外所瞩目的焦点、热点与难点问题。本文从法学角度对此进行探讨和思考 ,揭示了域名与商标的一些基本法律属性 ,分析研讨了域名与商标权冲突的表现形式、冲突的主要原因以及解决冲突的理性分析 ,以期构建我国保护 Internet网络空间知识产权的理论 ,改善我国这方面立法相对滞后的不利现状 ,并以此促进我国知识产权法的更加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试论域名纠纷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发展在深刻而迅速地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由此引发了许多惹人争议的法律问题,域名便是其中之一.域名作为互联网存在的基础,其纠纷能否妥善解决将对互联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列举了域名纠纷的种类,分析域名纠纷产生的原因以寻求纠纷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商业标识在网络中的冲突表现为域名与商业标识间的冲突 ,这是由于两者存在着重要的商业价值关联 ,即均具有标识作用。不同法律间不顺畅的接连使其在此领域存在漏洞 ,以至于使域名与商业标识间冲突的解决在法律上大费周折。域名与商业标识间的纠纷存在商标法、竞争法解决模式以及域名注册机构的争端解决模式 ,目前我国在法律上应当主要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这种纠纷进行规制 ,而且基于对效率的追求 ,应重视域名注册机构本身的争端解决方式。同时 ,保护商业标识权利人的商业标识权 ,又应当注意维护域名持有人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域名与姓名权纠纷解决机制的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关于个人域名注册的制度一直不是很明确,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于个人姓名注册域名而发生的纠纷以及重名对域名注册带来的冲击进行具体的规定和协调。因此,我国应当运行个人域名注册机制、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来保护个人注册域名的行为,建立适合我国域名发展的个人域名注册模式,在处理域名与姓名冲突时,用专门的法律规定来作为解决的依据,并建立域名与姓名权冲突的事先防预机制和制定资格要求争议解决政策。  相似文献   

11.
面对目前我国行政纠纷和矛盾不断激化的现实,必须认识到行政纠纷的不可避免性和适度纠纷的社会整合功能。现代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方式。通过对我国现存的行政纠纷解决方式运行状况的考察,可以发现影响行政纠纷解决的各种法社会学因素,如社会力量对比、冲突主体对纠纷解决机制的信任度、裁决主体的权威性、代价及公众满意度等。基于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可以确立多元化的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的衡量因素和判断标准,具体来说,客观方面包括独立性、对抗性、时效性、公开性;主观方面包括尊严和信任。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村存在合同纠纷、财产权纠纷、人身权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等法律纠纷,这些纠纷严重危害农村的和谐发展。人民调解制度是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具有程序简易便捷、方式灵活、低成本、高效率等特点,应进一步拓展调解工作的受理范围,优化队伍建设,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促进人民调解与诉讼程序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3.
建设工程争议评审是当今国际建设工程领域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内外的相关实践证明了这一方式在解决建设工程纠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民商事仲裁中引入争议评审制度,并将其与仲裁裁决结合起来,是构建工程纠纷领域多元化解决机制的需要,也有利于实现争议评审和仲裁的优势互补。在我国实施这一改革需要在仲裁委员会内部制定完善的争议评审规则,并建立起高素质的评审专家队伍。  相似文献   

14.
ADR强调通过当事人合意解决纠纷,而司法程序通过强制性权威解决纠纷。由于私法领域中纠纷当事人具备法律上地位的平等性和处分权.强调通过合意而解决纠纷并进而促进当事人自治的ADR在法理上和实践中都得到了广泛支持。以此为鉴,重构我国民事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现阶段,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在宪法与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来进行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不断推进相关立法工作。同时,要注意整合纠纷解决的本土资源和域外经验,处理好诉讼机制与非诉讼机制的关系;加强相关社会组织的建设,以提高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公信力;培养社会自治能力,发扬自主、协商精神,形成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