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已成为当前我国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发展所处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深入剖析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的现实尴尬,努力探寻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的基本路径,对于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的法治进程中存在一系列的内在矛盾关系,把握这些类似悖论性质的矛盾关系,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我国法治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和走向法治之境的艰辛.这些内在的矛盾关系主要表现为:法治理念的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法治秩序的建构性和自发性、法治秩序的一元性与多元性、法治的自治性与开放性、法治的均衡性和非均衡性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法治进程关系中国能否实现法治的总体大局。在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社会进程中,中国农村的法治进程充满三大矛盾:一是自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二是乡土社会与市民社会的矛盾,三是臣民观念与公民观念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当是中国法治进程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下中国,社会改革进入攻坚期,社会矛盾进入"漩涡期",治理难度加大,迫切需要对社会管理模式进行升级,加强法治社会建设。而社会矛盾纠纷的良性解决,需要在法治的平台上实现。因此,本文拟在对公众利益诉求保障现状进行分析和归因的基础上,寻找公众利益诉求保障法治化路径,构建出保障公众理性表达诉求的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报告首次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面对国内多元化的价值诉求,错综复杂利益矛盾,党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加强这一能力建设必将会对我国今后国家治理模式的转型、社会长久繁荣稳定的维护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公安秩序法治化进程和发展程度与"法治中国"建设及全球化法治发展程度是一致的。法治意味着进步,法治的发展又包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从"法治中国"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四项建设"战略部署,客观上要求公安秩序法治化的跟进,公安秩序法治化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就此而言,"法治中国"建设不仅是一个法制问题,也是一个法治问题。要在法治中国语境下推进公安秩序法治化建设,重要的是把握好公安秩序法治化建设的方式,即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吸收法治成果,选择公安秩序法治化路径,在公安理论与实践传承中创新。  相似文献   

7.
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是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把握工会工作政治方向的内在要求;是新形势下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客观需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障。工会干部必须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从法律角度看待问题、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提高运用法治方式和法律手段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信访问题,做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履职守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这是在信访战线工作的同志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主要任务. 办事一依法.法是由国家制定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是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社会矛盾突出,群体性事件增多.  相似文献   

9.
解决社会矛盾纠纷必须依靠法治记者:目前我国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纠纷多发,呈现出燃点低、碰触点多的特点。近期一些地方发生了群体性事件,您如何看待这些现象?5月26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也明确提出维权才能真正地维稳(文章题目为《执政者要在众声喧哗中倾听沉没的声音》),您如何看待目前各地维稳的做法?维稳与法治政府建设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们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是战略机遇期、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斗争复杂期”。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用科学发展的办法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改革的三次争论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和市场是社会进步的“双轮”。在历史上,两个“轮子”之间主要存在过相互替代、相互补充、相互排斥和共同失灵等四种组合模式,相互补充模式是其中的最优选择。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三次争论,反映了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的变奏。其中,改革的第三次争论实质是要求调整政府职能,以回应社会上要求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诉求。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某些社会成员的偏激政治态度曾给我们的事业造成过许多重大损失和严重的灾难.目前,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社会上仍存在着种种偏激政治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对我国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的威胁.纠正的方法是加强改善党的领导,加大改革力度,铲除社会不良现象,完善意识形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今天,我们在回望、检阅、总结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谋划进一步推进解放思想的同时,有必要检点、廓清解放思想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的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4.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深化公共就业政策改革是推动我国公共就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在注意力配置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为主要研究材料,通过文本分析和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探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就业政策的变革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顶层设计上越来越重视公共就业问题;公共就业政策变革中经历了双轨制就业政策、市场化就业政策、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及就业优先战略政策阶段,不同阶段政策措施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经济发展形势、劳动力供给状况和党的执政理念是驱动公共就业政策变革的关键因素。未来中央政府应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公共就业政策创新空间,各级政府在政策改革中应充分考虑党的执政理念、注重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和人口质量红利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随着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邓小平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是当前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6.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体系逐渐得以完善,但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其社会实效却不尽如人意。其中,社会公众缺乏相应的法律信仰则是影响知识产权刑法实效的社会心理障碍。从实证调查结果来看,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刑事立法的认知程度、法律价值取向、法律信用度等因素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发表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不进则退的紧急关头。通过这次谈话,邓小平回应了社会上对改革开放的质疑与否定,使得人们在是否应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使改革开放迅速走上了不可逆转的轨道。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当前的改革事业又走到了一个历史关键点上,回顾这段历史对于如何凝聚改革共识、冲破改革阻力、增强改革的信心,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的进程就是我国逐步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私人财产所有权形成与发展的路径,经历了以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导向,逐步走向私人财产所有权保护的制度化道路。改革开放政策打开了中国私有财产权的阀门,对私有财产权及相关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将私有财产权入宪,确认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中的成果;2007年《物权法》的出台更将其制度化。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一场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中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