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6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部分在回顾和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明确地做出“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重要论断。这一重要论断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出发做出的恰如其分的重要理论判断,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基础。基本形成的“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可以从思想理论格局、大政方针格局、行动纲领格局和具体工作格局四个层次来认识其内涵和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做出的“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这一重要论断具有重大和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它标志着过去十年各项法治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特征已经形成、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同时又意味着法治中国建设的各项法治工作必须要做实做细,是全面准确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各项规定的“理论抓手”。  相似文献   

2.
张树兴  赵娴 《法制与社会》2011,(13):235-236,254
云南是中国与东南亚联系与交往的重要前沿和枢纽,随着“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战略的实施,云南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交通、信息通道等硬件建设已初具规模,面向东盟的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就变得日趋重要和迫切。本文以云南教育现状为出发点,在开放办学的思想指导下,依托东盟深入研究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的困境与改进方式,以期能够促进云南和西南地区法律教育,使高校法学教育能够更加贴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近来,国际媒体纷纷报道称。中国第一艘航母将于今夏首航。对于中国航母下水后可能对西太平洋地区军事格局带来的冲击,有诸多不同的猜测与分析。其中,很多猜测与分析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有的在于制造恐慌。企图阻挠中国军力的发展;有的在于制造耸人听闻之声。为“中国威胁论”推波助澜,等等。其实,中国发展航母对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格局并不会带来多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发迹于中国,东面连至亚太经济圈,西面接至欧洲经济圈,贯通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可以说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昆明在历史上就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的主要通道.现在的昆明也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做好了准备.昆明有着接受产业转移的外部优势.同时,借助昆明的区位优势、交通枢纽、经济基础、中印缅孟经济带走廊、南博会等,昆明通过大通道建设推动能源合作与经贸合作、旅游文化交流提高文化对外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5.
李海彬 《法人》2006,(1):120-121
目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几乎没有谁会怀疑中国正在崛起这个事实。但是显然许多人对“中国崛起”这一正在进行和即将对世界格局与进程有重大的影响的历史时间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清醒的理性认识。在国际视野及人类文明的大背景下,在《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一书中,围绕“中国崛起这一新兴力量对国际体系的意义”、“中国自身如何对待和驾御使用自己所  相似文献   

6.
千古洲  独白 《中国律师》2002,(12):82-83
文化跟随着人类社会前行的脚步,于不断分化与融合中嬗变至今,形成时下的多元化格局,法律文化便是个中一种。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从事法律工作的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怎样在自身的发展中积淀深厚的法律文化底蕴,便成为了一切希望有所作为的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在这方面,重庆欣力律师事务所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深入的探索。“法之晤”会所便是他们的创造。重庆欣力律师事务所诞生在重庆直辖之后,是一个年轻的律师事务所。重庆直辖后,曾在文化界有过一次以“重庆文化的主流”为题的大讨论。欣力所主任严崇伟律…  相似文献   

7.
柯浪 《法人》2006,(8):32-35
在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非公36条”出台一年多之后,民营经济的一些状况却难如人意。试图借政策东风,挑战垄断领域的民营企业,其重构利益格局的雄心受到了极大的挫折。原因不仅在于与“非公36条”精神不相适应的法律制度环境,还在于他们挑战的对手是当今最具权势的利益集团——垄断国企。这个利益集团借助于强大行政力量,垄断社会资源.获得企业和部门利益,他们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同时也是规则的最大受益者. 这场游戏似乎从一开始就已肚负分明……  相似文献   

8.
张方 《中国司法》2001,(1):27-28
大法宣就是指在党委、人大和政府的领导和监督下,以法宣部门为主导,方方面面共同参与法制宣传教育的运行机制。经过3个五年的普法,大法宣格局已初见端倪。“四五”普法的基本任务,将是促使大法宣格局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大法宣是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促使了法制宣传教育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一进程的实现和对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法治经济的认同,使法制宣传教育的本质属性及相关情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一是对象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二是普法要求从普及法律常识转向补充、更新法律知识;三是普法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将东亚看做一个整体,可以运用国际体系的均势理论来解释东亚。由于东亚存在中、日、东盟,甚至还有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大国或集团的影响,加之它们之间不可避免的竞争和合作的共存,东亚未来大体是一种均势格局。  相似文献   

10.
家事案件从程序的角度可分为家事诉讼案件和家事非讼案件两大类型,域外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在其单独的家事程序法中,大都依据案件类型实现了家事纠纷解决程序的“诉讼与非讼二元并立格局”。我国没有单独的家事程序法,也没有诉讼与非讼程序分别立法的历史传统,因此,法院在适用“大一统”的《民事诉讼法》处理家事案件过程中,形成了诉讼与非讼案件全面“争讼化”的一元格局状态。随着我国家事审判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对家事实体法律规范的完善,要制定单独的“家事程序法”,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家事诉讼程序与家事非讼程序相互独立的地位,并基于案件类型与程序相称论、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二元分离以及交错适用等理论,从立法上确立“诉讼与非讼二元并立格局”。进而从家事非讼程序的适用范围、审理原则、基本制度及统合处理等几方面,在诉讼法理和非讼法理交错适用的基础上,科学设置与家事诉讼程序相互独立的家事非讼程序,以充分发挥家事非讼程序的特殊司法功能,最终妥善及统合地处理复杂的家事案件。  相似文献   

11.
何勤华  孔晶 《法学论坛》2005,20(4):44-52
中华法系曾以其独特性屹立于世界法系之林,虽然它在清末就基本解体了,但它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法律传统和观念,对东亚诸国的影响仍是深刻的.近年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既反映西方法律传统,又符合东亚诸国利益及其历史文化传统的东亚共同体法开始形成.新世纪的东亚共同体法是一种全新的法律体系,不能将其简单地看作中华法系的复兴,它是中华法系死亡之后,在更高层面上的一种再生,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新中华法系.  相似文献   

12.
1999年东亚经济出现了复苏迹象,国际社会对东亚经济有W、V和U型三种不同走向的判断,东亚经济复苏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国际环境的改善,目前这两个方面有不少因素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同时也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展望东亚经济发展的前景,其经济走向在总体上和短期内不太可能呈现出W型和V型而应当是U型的,只要自身素质和国际环境进一步改善,东亚经济会逐步加快复苏,实现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东亚法治社会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国家形成法治社会是历史的必然 ,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共同要求。东亚国家形成法治社会的内在动力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其内在精神要件则是不同于新教伦理的其他理性文化。由于形成法治社会内在要素的条件和时间不同 ,东亚国家走上法治社会也就具有指导思想、进程、政府地位和民族性等方面的多元特色。  相似文献   

14.
东亚、东南亚土壤污染防治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中国相邻的东亚、东南亚地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十分活跃,特别是其中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还制定了专门性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本文从立法背景、立法模式等方面,对这些立法及其施行经验予以评析,并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航运联营体产生的背景及原因,解释了航运企业如何组建或参加航运联营体,并通过分析联营体协议主要条款的方式介绍了航运联营体的经营管理,进而探讨了航运联营体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纠纷。  相似文献   

16.
杨成铭 《法学杂志》2012,33(2):46-55
亚洲区域人权机制建设是当代国际人权法中最受关注的主题之一。亚洲建立区域人权机制是施行《世界人权宣言》和维护本区域人权的有效途径,亚洲现有人权机制具有局限性,应在亚洲未来人权机制建设模式选择的基础上,结合欧洲、非洲和美洲区域人权机制的经验和缺陷,创建和完善亚洲区域人权机制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Legislatures have long served as the fundamental organ of democratic rule. They bring together disparate views and competing preferences in one venue as an effort to introduce a equitable means of compromise to produce policies that affect those whom legislatures represent. They also check the authoritarian tendencies of other government actors, notably the executive, and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institutionalised, rather than violent, debate. The legislatures of democratic Asia are no different. In this paper, I evaluate popular support for assemblies across the democracies of Asia, in terms of their legitimacy and use as a check on power. Traditional measures of support, including age, education, and liberal values, indicate growing support for legislatures. However, the significant effects of economic evaluations and the limited attachment to political parties suggest that the legislatures of Asia are still far from consolidating their role as assemblies that support democratic regimes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8.
The As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 aims to advance the study of criminology and criminal justice in Asia, to promote evidence-based public policy in crime prevention and to promote comparative studies about crime and criminal justice. Asia’s cultural and legal diversity are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the variations in rates of crime, imprisonment and victimisation. Fostering a criminological community in Asia will contribute to improvements in the provision of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that is now required to combat trans-national crime.  相似文献   

19.
威权体制在20世纪中后期的东亚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双刃剑作用。政府积极干预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政府理性的有限性又导致了政府干预失当、政府与市场关系畸变;政府的强力控制实现和维护了社会稳定,但权力的随意性和无约束性又滋生了腐败流弊;虽然部分完成了政治现代化的任务,但政治发展与经济现代化之间仍然严重失衡,威权体制最终还是被民主体制所替代。  相似文献   

20.
This column provides a country-by-country analysis of the latest legal developments, cases and issues relevant to the IT, media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ies in key jurisdictions across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The articles appearing in this column are intended to serve as ‘alerts’ and are not submitted as detailed analyses of cases or legal develop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