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青年知识分子运动是主战场以外的第二条战线。随着时局的变化,国统区青年知识分子运动有其自身的演变过程,第二条战线逐渐形成并壮大起来,表现为青年知识分子运动高潮的准备和积累阶段、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壮大阶段、迎接解放阶段,并具有源于对青年生活和社会境况的不满、与社会各阶级密切联系、与第一条战线相辅相成的特点。正是在两条战线相互配合之下,国民党政府内外交困,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林育南是党的工人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先后领导了粤汉铁路工人罢工、"二七"大罢工等工人运动。结合斗争活动,他分析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工人运动的策略、工人运动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对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3.
晋察冀边区的统一战线政策,包括对国民党当局以斗争求团结维护统一战线的斗争、争取中间社会阶层的努力、争取与改造联庄和土匪武装三个主要实践领域。晋察冀边区党和政府主动配合国民党当局正面战场的抗战。但是,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当局的无理挑衅,晋察冀边区党和政府坚决反击,同时不放弃任何机会促成国共合作,维持统一战线局面。对中间社会阶层的争取,是晋察冀边区统一战线工作的关键环节,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边区领导层从分析联庄和土匪武装的社会根源和社会性质入手,确定争取联庄、土匪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黄爱、庞人铨是早期湖南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他们积极投身工人运动,通过对工人的发动和组织,成立了以黄、庞为首的湖南劳工会。随后展开了与资本家、军阀政府的斗争,开展了第一纱厂公办运动、五一游艺会、支持各业罢工、扮演新剧等一系列活动,为推动湖南工人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第一次工运高潮中成本最低、胜利成果最为显著的一次斗争。在罢工中,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工人切身利益为指导,成功地维护了万人规模的工人团结,并使形成了强大集体力量的工人始终保持理性,有效避免了群体事件中极易出现的无秩序和暴力冲突,最终迫使路矿当局做出让步,承认了工人提出的大部分条件,成就了工运史上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6.
赵映林 《工会论坛》2001,7(6):62-64
晚年孙中山的工运思想突出表现为 :工人运动要保障工农群众的政治权利与经济利益 ;支持工人运动以谋工农的解放 ;只有唤起民众中国革命才能胜利 ;建立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在孙中山工运思想、扶助农工政策指导下 ,工人运动打破了“二七”惨案后的沉寂 ,迅速复兴 ,高涨 ,推动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运高潮的到来。孙中山的工运思想在中国工运史上的地位不应被抹煞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根本,高举抗日民族斗争的大旗,与国民党进行了艰难复杂的协商和谈判,实现了国共两党的携手合作,促成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我党在延安时期国共谈判中积累的谈判斗争经验及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促进当今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他组织和领导了长辛店工人运动、京汉铁路工人运动、上海日本纱厂工人罢工和省港大罢工等,长期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要领导,有丰富的从事工人运动的经验。在工人运动中,邓中夏要求工人阶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并对工人阶级如何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伟大的解放战争在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三年半后即取得完全胜利,这是超出当时几乎所有政治家预料的。 国民党在大陆的溃败最早开始于东北战场。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国民党军队被全部歼灭,东北先于全国其他地区获得全境解放。随后,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与华北野战军共同进行了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实际上已决定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相似文献   

10.
1947年2月28日,因台北烟草专卖局缉私警察殴打贩卖私烟的女烟贩激起民众愤慨,从而引发全岛民众反对国民党当局专制统治、要求民主自治的反抗运动,史称“二·二八”事件。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全岛性抗争运动,中国共产党台湾省工作委员会迅速在谈判战线、武装战线和宣传战线开展斗争,并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工人阶级自诞生之日起,就展开了反对资本剥削和压迫的斗争,这一反抗运动,经历了四、五百年的曲折和探索,终于找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运动的指南,从而产生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使工人运动的面貌为之一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至今已有140年历史,它又经历了由理论、运动变为制度,由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由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  相似文献   

12.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陈毅就对统战工作进行了艰辛探索,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如上井冈山之前与滇军范石生部合作,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搞"黄色村庄",第二次国共合作之前与国民党江西当局谈判。在中共面临各种困难的时刻,陈毅总能根据党的相关政策,既不"左也不右,既团结又斗争,通过宽广的政治胸怀和特有的人格魅力,去寻找我党我军的朋友、合作者与同情者,最终渡过难关,使革命工作能及时开拓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进行的一场人民战争。中国民主建国会在这一斗争中与中共团结合作,积极促使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反对国民党内战政策,为和平民主而斗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陈毅就对统战工作进行了艰辛探索,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如上井冈山之前与滇军范石生部合作,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搞“黄色村庄”,第二次国共合作之前与国民党江西当局谈判。在中共面临各种困难的时刻,陈毅总能根据党的相关政策,既不“左”也不右,既团结又斗争,通过宽广的政治胸怀和特有的人格魅力,去寻找我党我军的朋友、合作者与同情者,最终渡过难关,使革命工作能及时开拓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黄桥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江苏泰兴以东黄桥附近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军队韩德勤部进攻的一次自卫反击战。这个战役,对于新四军开辟苏北,发展华中抗战的新局面具有决定的意义。为了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陈毅等同志针对当时苏北复杂的斗争形势,正确运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采取灵活的斗争策略,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奠定了苏北抗战的新局面。本文试结合黄桥战役具体过程,论述一下陈毅等新四军领导同志如何灵活运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夺取这个战役胜利的。  相似文献   

16.
妇女是回家还是走出家门的争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都曾多次发生。总结历次争论的规律,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新时期妇女运动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妇女回家曾有三次争论。 第一次争论发生在“五四”运动后期。是在妇女的觉醒与争取解放的斗争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的情况下发生的。在“五四”爱国运动的推动下,一部分知识妇女投身反帝爱国运动,与女工反帝爱国力量融为一体,奋起挽救民族危机,并为争取妇女自身的解放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也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拒腐防变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腐败斗争,历经了三个历史时期的四个发展阶段,留下了不断探索、砥砺前行的足迹。建国初期法制创立阶段的“运动反腐”,巩固了新生的国家政权。改革开放时期法制再建阶段的“对策反腐”和依法治国新阶段的“制度反腐”,有效保障了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以党的十八大为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反腐败斗争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转变,不仅取得压倒性胜利,而且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保证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民主宪政运动中,中共与中间党派在“团结、抗战、民主”的旗帜下,以国民参政会为阵地,围绕宪政问题开展了紧密的合作,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中共与中间党派的合作,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而且促进了中间党派在政治上向中共的靠拢,从而成为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事业的历史渊源和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1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经过极端艰苦曲折的斗争在政治上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反动派的野蛮屠杀和“围剿”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自己内部的几次机会主义错误,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转变,并成功地引导中国结束了内战的局面。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曾连续犯了三次“左”倾错误,究其原因,不仅  相似文献   

20.
1946年以摊贩为主体的上海市民,为了反饥饿争生存自发地组织和发动了反对上海国民党当局残酷政策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中共地下党虽然没有直接组织和领导上海市民进行抗争,但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所做的工作不可抹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