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字喃(Chū N(?)m)是一种借源汉字,并仿效汉字的结构而创造的越南语化古文字。过去,人们对字喃的研究,往往看重评介字喃与汉字汉语的关系,以及有关字喃始创年代等问题,而对字喃的演变规律及其消亡的社会原因,则很少涉及。这就使读者对字喃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缺乏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对十七、十八世纪正在盛行的字喃却在十九世纪被拉丁字母文字所代替的这一存在着极大“反差”的历史事件,感到迷惑不解。于  相似文献   

2.
逢年过节,或在联欢晚会上,人们都会看到泰国人民最喜欢跳的一种民间舞蹈——“南旺舞”。 “南旺舞”是泰语“圆舞”之意,它是由“南通舞”逐步演变过来的一种舞蹈,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最初它是在泰国一些府的个别地区人们经常跳的一种民间集体舞,其基本舞式是:人们围成一个圆圈,随着击鼓和民族乐器演奏的舞曲拍手合唱。舞曲一开始,男方纷纷趋向前去邀请女方伴舞,一对对男女随着舞曲翩翩起舞,舞曲停则各自返回原位,稍停片刻又再开始。使用的乐器有小钹、拍板、长鼓、笛子等,因其“通!通!”的击鼓声和节奏而被称为“南通舞”。1940年后,这种民间圆舞已在全国各府广为流传,各村各寨男女老幼无人不晓。  相似文献   

3.
老挝的贸易     
老挝的国内贸易分为商店贸易和集市贸易两种主要形式。城镇以商店贸易为主,辅之以集市贸易;广大农村则以定时定点的集市贸易为主,有的地方连商店也没有,全靠每日清晨短暂的集市贸易来沟通有无。老挝的集市,自古代延袭至今天,老挝人称它为“达腊”,或者称为“勒”。有一些地方,由于长期是周围群众进行集市贸易的地点,久而久之,地名也带有“达腊”的含义,例如,川圹省的“勒黄”、“勒坡”……。“达腊”活动一般在清早进行,每日一小集,数日一大集,各地不同,由当地群众约定俗成。上寮一带五日一大集,人们按天干地支法计  相似文献   

4.
“东方舞”是世界艺苑中的一朵奇芭、东方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东方舞”是在阿曼的个别宾馆里可以看到的一种表演形式,国内的代表团也总是免不了光顾演出现场,一饱眼福。  相似文献   

5.
中老两国是山水相连的近邻。在我周史籍中,老挝曾称为“堂明”,“道明”,“文单”、“挝国”、“猛老”、“老告”、“哀牢”、“潦查”、“南掌国”等。“老挝”一词,首见于我国明代史籍。东南亚国家的许多华侨多称老挝为“寮国”,则是老挝的同名异译。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国外考古学者曾在老挝地区发现  相似文献   

6.
今年公历4月13、14、15日这三天,是老挝人民传统的新年佳节,也是家喻户晓的“泼水节”。由于老挝历上,泼水节是在五月,因此,老挝人民又把泼水节叫做“五月节”。老挝民间传统的节日几乎每个月都有,除泼水节外,都规定在老历相对固定的日子上。但是泼水节却以阳历三百六十五天一周年的形式,相对固定地规定在公历的4月13、14、15日里。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7.
老挝的戏剧是老挝民族文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约在14世纪从高棉传入,16、17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佛教是老挝的国教,极大多数老挝人信奉佛教,所以老挝的戏剧同老挝文学的其他形式一样,在创作题材上,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老挝的戏剧有歌剧、舞剧、话剧、地方戏剧和短篇喜剧等。直至今日,老挝民间仍然流行着一种由青年男女合演的小歌剧,这种歌剧的内容大多来自婆罗门教和佛经的故事,也有老挝的神话、传说等,另外,侠义和爱情也常是小歌剧表演的主题,演员主要以唱词来说明剧情的发展,文词优美,曲调旋律悠扬。  相似文献   

8.
《海内与海外》2006,(10):2-3
本刊讯9月29日晚,由中国侨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庆祝中国侨联成立五十周年文艺晚会在中国剧院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出席了文艺晚会。文艺晚会以“我爱你·中国”为主题;通过“天、地、人、和”四个篇章,以“热烈、欢快、厚重、深情”的色彩基调及“品位高、侨味浓、互动强”的艺术特色,充分反映和展示了侨界风采及侨联形象,反映了广大侨胞以亲情、乡情和爱国之情搭建的诚爱平台,是一场凝聚侨心、与侨交流的盛大庆典。晚会以歌、舞、乐三种艺术形式为主要艺术载体,并揉入诗朗诵、人物和事件短片、现场采访…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一个好地方,在乌鲁木齐与阿克苏间有一个库车县,1940年5月30日,一位维吾尔族的理发师与一位善编新疆小花帽的漂亮的女人生下一位象月亮一样明丽的姑娘——阿依吐拉。深凹流盼的俊目,柳叶船弯的黑眉,一头自带卷曲的乌发,伴着啼哭,蹬着秀腿,仿佛如歌善舞的“尖尖角”——十几年后,阿依吐拉成了阿克苏文工团一名舞蹈演员。周总理喜摘“天山一枝花”。她“带着晨雾,满身仙气”地进入中国东方歌舞团别看阿依吐拉出生在一个大漠小城中,阿克苏的“刀郎舞”,库车县流行的“灵西来甫舞”,即是她呀呀学步、翩翩起舞的启蒙教…  相似文献   

10.
塔銮,是老挝首都万象最著名的大塔。它虽不象柬埔寨的吴哥窟那样闻名世界,但它却是老挝人引以自豪的建筑物之一。它以精致的建筑和浮雕艺术而享有盛名。在老语中,“銮”是大的意思,塔銮,可直译为大塔。人们说,凡是到老挝首都的人,如果没去过塔銮,就等于没有到过万象。  相似文献   

11.
尹允镇 《东北亚论坛》2006,15(6):110-114
巫俗发源于中国的东北,给日本的古代文化以深刻影响。这一点反映在记录在《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的日本的古代歌谣上。记录在《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的古代歌谣是日本古代社会生活的产物,从《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的日本古代歌谣看,日本古代非常盛行巫俗文化。所以那时产生的歌谣如情歌、挽歌、相闻歌、祝酒歌、祝福歌以及乐府歌谣都不能不带有巫俗文化的影响。而这又是日本古代文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12.
Gustav Heldt 《Japan Forum》2017,29(4):450-469
Less discussed than its other noteworthy characteristics is the degree to which Tosa nikki marks the ways that song permeated Heian culture. A particularly valuable example is provided by the funa uta or ‘boat songs’ that are transcribed in the diary, which are the only extant examples of this genre. Moreover, they represent a rare instance of popular songs from the period that are sung by commoners rather than professional performers or aristocratic amateurs, making them truly distinctive within the corpus of Heian song-texts that have survived. This article seeks to flesh out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ary's funa uta through a close reading of their formal features as they relate to other types of Heian song and their content as it relates to their historical context. In doing so, it will present new hypotheses about their characteristics as a distinct genre whose signature refrains expressing a desire to return home operated on the level of meaning as much as musicality in binding together their lyrics, and whose concern with the forms of alienation that extreme mobility engender is particularly suited to shipborne travel and the sorts of exchanges between unrelated parties that it entailed.  相似文献   

13.
洋泾浜俄语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广泛存在于中俄边境地区民间贸易活动中.目前,在远东,俄汉洋泾浜作为一种接触语言,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4.
Will H. Moore 《政治交往》2013,30(2):125-138
This paper presents a typology that is used to classify the appeals that are issued by rebel groups to mobilize mass publics to take up arms against the state. This typology is developed by building a bridge between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Secondly, this paper reports the findings of a pilot study that analyzes the Chimurenga songs from Zimbabwe's rebellion.  相似文献   

15.
老挝的民俗旅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老挝是东南亚的内陆国 ,是个自然资源很丰富的国家。老挝历史悠久 ,全国各地拥有许多历史文物和文化遗址 ;老挝信仰佛教 ,佛教文化深深影响着这个国家 ,琅勃拉邦的香通寺 ,万象的塔銮、玉佛寺、西蒙寺和占巴塞的瓦普寺等都是东南亚地区著名的寺庙。除了自然资源和古迹佛塔 ,老挝还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民风。可以说 ,老挝的民俗文化是东南亚地区保持得比较完好的、受外界影响比较小的、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 ,是个还未开发的处女地。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一、老挝的传统民俗文化说到老挝 ,人们往往想到原始森林、湄公河风…  相似文献   

16.
FromJanuary16-21熏the4thWorldSocialForumwasheldinMumbaiIndia.Uptonow熏themovingcrowdsatthevenue熏thecriesfromtheworldvul鄄nerablegroupsandthesongsanddancescontainingdreamsforabetterfuturearestillechoinginmymind.TheForumattractedmorethan100熏000peoplefromover130countries熏with75%fromIndia.Underthethemeof″AnotherWorldisPossible″熏1067meet鄄ings熏panels熏seminarsorworkshopsofdifferentscaleswereheld.Theforumcoveredthefollowingmajortopicslike″Militarism熏WarandPeace″熏″Me鄄dia熏Informat…  相似文献   

17.
侨批,仅福建、广东、海南3省特有,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或金融机构,主要寄给中国国内侨眷的书信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侨批是研究华侨史、中国近现代金融史、侨乡民间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珍贵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广西民歌新唱的限制、鼓励和走市场化的3种传承、传播和发展模式的分析,提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成功举办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智囊机构或思想库对于一个国家政策的正确制定、及时修正和灵活执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越来越重视智囊机构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智囊机构发展现状远远不能满足急剧变革的中国社会发展需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智囊机构现状审视、原因剖析,提出发展我国智囊机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通过官方外交与民间往来的方式在双边与多边框架中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印尼华族社团尤其是业缘型华团在中国与印尼经贸往来中起着重要的联结作用,由此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良性发展,推动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