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与思考》2007,(9):2-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条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动员令”,“环境友好”成了一个“时尚”的概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2.
黄强 《中国妇运》2005,(12):22-25
9月8日上午,由北京市海淀区区委组织部、区妇联联合组织的“平等、互补、和谐、发展——海淀区处级领导干部男女平等国策论坛”给“北京加十”活动增添了一笔亮色。编者欣喜地看到,参会的海淀区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及有关委办局、街道、乡镇的近百名处级领导超过一半是男性,并且大多为各单位的正职,他们在论坛上发言也最为踊跃。  相似文献   

3.
王梦奎 《思想工作》2006,(5):I0019-I0024
一、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以及为此而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是“十一五”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经济政策的主调。这是关系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大问题。需要进行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2006年12月在江苏警官学院召开的“警察.政治.和谐社会”全国学术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学者围绕“警察与政治的关系”、“政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为”三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一些很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5.
王文韵 《前进》2006,(2):30-30
实现城市交通的供需平衡。建设和谐交通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必要支撑,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今日海南》2006,(5):1-1
荣辱意识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是上至共和国主席,下至普通百姓都感到担忧的社会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齐玉生 《前进》2006,(12):19-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第一条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根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精神,面对需要解决的很多民生问题和发展中容易忽视的以人为本的社会问题,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这些年各地城市建设几乎年年都上台阶,高楼林立,马路平坦,五花八门的“一条街”,市井繁荣,公汽线路不停地伸长,电话和移动手机与日俱增,广场和绿地不再给楼群让路,倒是楼群屈尊于广场和绿地了。按说这些“硬件”理应为一座城市的文明上个档次,其实不然。只要你留  相似文献   

9.
《今日海南》2009,(2):6-7
图一:牛年看牛,牛化自己。春节期间,海口市以“弘扬先进文化、共享和谐新春”为主题,以全市最大的开放性热带海滨生态园林——万绿园为主活动中心,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文化载体全方位集合的“万绿园新春年会”(简称“万春会”),给新春带来浓浓的年味,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图为万春会上展出的巨牛塑像。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眼下人格最低的要数“跑官”的。这些人小学无术,抱着“只要敢伸手,乌纱保证有”的决心,整天打听某书记、某部长和谁是亲戚,和准最要好,和谁是老上下级关系,然后厚颜无耻地进行“感情投资”,以求得一官半职。那副嘴脸,很容易让人想起封建王朝时的奴才形象。  相似文献   

11.
与大陆宏观的谠论和纵横的探寻相反,台湾学者长于微观,以深察细悟、条分缕析来小中见大,窥一斑知全貌。举唐诗研究为例,他们喜具论一种物象,如花、月、云、树、题壁、饮酒、谐谑,乃至更为具体的牡丹花、海棠花甚至“缎带花”,饮酒中的“江楼饮酒”乃至酒壶等酒具,谐谑中的“笑话”乃至“荤笑话”,从中提炼出唐代社会生活的某种特质,推演出唐人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唐代文学的体裁、风格、表达方式和流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代台湾的“母语立国”论述主要表现为一套后殖民主义话语:强调中国文化内部的族群差异与语言差异,并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同化”理解为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不断“殖民化”,并试图在此历史虚构上设计一套“台语立国”的政治-文化“革命”方案。而通过对中国现代性发生史的扼要回顾:从早期同盟会的血缘革命、种姓革命到成熟时期的共和理想,我们会发现,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主流是政治民族主义;追求民主、自由的共和理想,区别于德国式文化民族主义;追求血统与文化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13.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7月1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了“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样一句话,发人深思,值得我们悉心领悟。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指出:“对领导干部来说,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最根本的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真正形成并永远坚守共产党人的思想道德和革命品质,特别是解决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问题。”由此可见。军队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既是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也是部队官兵利益的代表.其正确的地位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按“三个代表”要求立身做人。  相似文献   

16.
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关于节能降耗的硬指标又一次引出了“节能”这个备受瞩目的话题。然而,与以往不同,这次我们所追求的不是在紧缩中节能,而是在发展中节能:不是抑制消费的节能,而是反对浪费的节能。  相似文献   

17.
闻羽 《今日中国论坛》2008,(11):110-111
毛泽东与黄炎培的“延安窑洞对”脍炙人口,流传甚广,至今已逾一个“甲子”了。当年刚开过中共“七大”,毛泽东很有把握,当面快速应对黄提出的中国历史上“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率问题:“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相似文献   

18.
1996年,“私枭”赖昌星的首幢大楼三十八层的远华国际大厦破土奠基,赖昌星邀请中央、省、市近两千名嘉宾出席盛会,请每位嘉宾吃了一顿鱼翅、鲍鱼、人参、燕窝之类的“工作餐”,还为每人准备了一袋价值三千元的礼品。其“奠基礼”之丰厚,在当时的厦门成为市民的热门话题。所谓盛极而衰.远华集团的败象在1997年底已显示了出来。赖昌星当时曾向身边人吐露.开支太大,入不敷出,他考虑结束生意,从此不干了。  相似文献   

19.
对于保安公司的工作,上海市公安局党委给予了高度重视和肯定。下一步工作的关键,还是要按照总公司发展规划的部署和要求,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工作完成好。以下主要谈三个问题:当前各行各业都在认真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如何把十六大精神贯穿于保安工作始终,落实到实处,是保安公司各级领导和干部必须深入研究与思考的问题。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要求,也给我们的保安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党的十六大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提出了全面贯彻“三个…  相似文献   

20.
七年之痒,让长相平凡的徐朗终于在“审美疲劳”面前败下阵来,跟发妻分手;12个如花似玉的女人,让徐朗在接下来的择偶过程中饱览人间春色,痛并快乐着。一切皆因自称“天使”的神秘人所送的手机,具有阿拉丁神灯般魔力,能将梦中天使带到徐朗身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