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救灾工作建立分级管理的体制即是按灾情的客观标准分为特大灾、大灾、中灾和小灾,明确会级政府承担的责任.小灾主要通过县、市两级财政,基层经济组织和群众的互助互济解决;中灾由省级帮助解决;特大灾、大灾以省以下各级解决为主,中央予以补助。从1994年起,地方财政要列自然灾害救济费预算,用3年时间逐步建立起新的救灾工作管理体制。这是解放以来救灾工作的重大改革。笔者认为,这项改革和弊兼有。其利:一是有利于各级政府将灾民生活救济工作摆到议事日程。以往的救灾工作主要是靠民政部门向上级要救灾款,要来多少,下拔多少,而…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自然灾害频繁的 省份。近年来,全省连续发生了以特大干旱 和暴雨洪水为主的多种自然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灾区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在长期的救灾救济工作中,陕西省各级民政部门,以增加抗灾救灾能力,切实保障灾民生活为目标,不断深化救灾救济体制改革,拓宽救灾救济工作途径,创造出许多富有特色的成功经验。 一、实行实物救济,救灾到户 传统的救灾工作中一直存在着两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一是报灾浮夸,核灾不实;二是救灾款被挤占挪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挤占挪用问题表现尤其严重。 为了使有限的救灾款发…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是一个灾害频发地区,正常年景下因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亿元左右,有80余万重灾民需要国家救济,救灾救济工作任务繁重。我省救灾工作现状(一)各级领导赈灾意识增强。第十次民政工作会议后各级民政部门建立了岗位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把救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保证了救灾款的发放、管理、使用严格照章办事。(二)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实际,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使救灾款的发放、管理、使用逐步走向了群众化、规范化、法制化。做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救灾款申请报告;二是坚持领导集体审批;三是坚持救灾款…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政府就救灾资金拨付发放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救灾资金拨付发放工作。民政,财政、金融等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增进对受灾困难群众的感情.各负其责.加强配合.确保救灾资金及时分配、国库及时调度,救济及时到户。要按时拨付发放救灾资金。市级财政、民政部门接到省财政厅,省民政厅拨给所辖区的救灾款文件后,要在3日内转拨到区。县、区财政、民政部门接到省,市拨款文件后,救灾应急资金要在5日内落实到灾民手中。新灾救济资金和冬令、春荒救济资金要在15日内落实到灾民手中。所有以现金形式的救灾补助资金发放到户时间,均以打八财政涉农补助资金银行卡日期为准。通知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灾害管理工作,把防灾减灾作为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把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救灾工作的基本任务。在救灾工作中,各级政府及时行动,启动救灾应急程序和预案,尽全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今年,民政部根据灾情的发展,按照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工作规程,分别启动了三级、二级和一级响应救灾程序,随时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及时向灾区派出工作组,调拨救灾物资,协助地方开展救灾工作,下拨中央救灾资金,保证受灾群众的紧急救援安置。同时,及时下拨了恢复重建资金,帮助各级政府抓紧做好灾区因灾倒房的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6.
孙林 《中国减灾》2004,(11):40-41
救灾作为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一直备受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关注。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救灾工作的主要矛盾是:救灾资金严重不足;救灾管理成本昂贵;救灾科学化装备落后;专业救灾人才缺乏;救灾信息封闭与单一;救灾管理手段落后。救灾管理中各相关部门的独立性与封闭性造成工作上的独立性和封闭性。救灾救济体制改革要实现十个突破:实现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管理体制上的突破、不断增加救灾投入总量。1.在做好特大自然灾害由中央补助、大灾省级统筹安排支持外,中、小灾害必须要注意强调和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克服灾情不分大…  相似文献   

7.
朱军 《中国减灾》2005,(4):8-10
我国自然灾害较多,每年因灾损失较大。为确保灾民的基本生活,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救灾工作,特别是1998年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一系列救灾的方针政策,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等规定。各级财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展减灾救灾工作,及时安排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中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要强化灾害风险防范措施,加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健全统筹协调体制,落实责任、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因此,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民政厅邱智宽认为,救灾是一项牵涉面广,多部门协作的综合性政府工作。如何综合协调好有关部门,对灾害救助作出快速反应,下一步的思路应该是:1、加快制定救灾预案,由政府颁发实施,明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救灾工作中的职责,进一步加强综合协调能力。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救灾通讯网络建设,研究制定灾害损失情况核查评估办法,不断提高报灾的及时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灾害紧急救助,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为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而对发生突发性灾害地区快速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援助过程.实施灾害紧急救助的目的就是要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减少继续发生的灾害和次生灾害的危害的损失.随着"以人为本"的救灾理念的树立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我国救灾工作的重点将由灾后救济为主转向以灾害紧急救助为主,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建立一整套应对灾害的紧急救援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灾情超历史,疫情如常年“,这是江西省今年救灾防病成绩的真切概括。今年江西省洪涝灾害灾期之长、灾区之广、灾情之重均超历史,面对特大洪涝灾害,江西省卫生厅精心组织全省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和广大卫生工作人员,在各级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救灾防...  相似文献   

12.
王华生 《中国减灾》2011,(23):46-47
近年来,国内外频繁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引发了公众对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及特大灾害频发的关注。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更是引起了民政部门的重视。为此,近三年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创新机制、细化措施、部门联动,积极针对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小因灾损失、如何将传统的灾后"救灾"向防灾减灾转变等进行了大胆探索,并形成了具有袁州特色的救灾工作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重要会议 第9次部长办公会议 7月13日下午,李学举部长主持召开第9次部长办公会议.会议认真学习了近期国务院领导关于救灾救济工作的批示,杨衍银副部长介绍了云南德宏查灾救灾工作情况,会议听取了国家减灾中心关于今年灾情会商和灾害概况的汇报,听取了救灾救济司关于近期救灾工作的情况及下步工作安排的汇报,并进行了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重要会议 第9次部长办公会议 7月13日下午,李学举部长主持召开第9次部长办公会议.会议认真学习了近期国务院领导关于救灾救济工作的批示,杨衍银副部长介绍了云南德宏查灾救灾工作情况,会议听取了国家减灾中心关于今年灾情会商和灾害概况的汇报,听取了救灾救济司关于近期救灾工作的情况及下步工作安排的汇报,并进行了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5.
大事要览     
重要会议第9次部长办公会议 7月13日下午,李学举部长主持召开第9次部长办公会议。会议认真学习了近期国务院领导关于救灾救济工作的批示,杨衍银副部长介绍了云南德宏查灾救灾工作情况,会议听取了国家减灾中心关于今年灾情会商和灾害概况的汇报,听取了救灾救济司关于近期救灾工作的情况及下步工作安排的汇报,并进行了认真研究。会议认为,多年  相似文献   

16.
短讯     
社会救助和灾害应急救援海南省为做好强热带风暴后的救济救灾工作,紧急下拨880万元救灾救济资金到有关市、县,主要用于灾后群众的生产生活救助。并要求此次下拨资金要与市、县安排的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统筹使用,同时,受灾各市、县要及时下拨资金,确保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陈荣)  相似文献   

17.
为使九江市救灾工作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提高救灾应急工作的效率。九江市民政局近期在全市推行“分灾种、小区域灾害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针对2月17日发生在菲律宾南莱特省的特大泥石流灾难,菲律宾政府痛定思痛,采取措施加强防范泥石流灾害。菲国家救灾协调委员会现已责令地方官员严格执行疏散命令,同时要求气象预报和地质研究部门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警。为使被疏散的村民民心稳定,并保障他们生活便利,国家救灾协调委员会还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为灾民提供充足的食物、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并劝诫灾民不要返回可能发生危险的村庄。  相似文献   

19.
时代点击     
《时代潮》2003,(6)
政治中央财政安排十亿元助灾民度春荒 为支持各地救灾工作,中央财政于近日安排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10亿元,用于重灾区灾民春荒和部分地方夏荒期间的口粮救济。地方各级财政也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了救灾支出。  相似文献   

20.
<正>为西部欠发达多灾易灾县配备民政救灾应急专用车辆,在灾害多发市、县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统筹各方资金用于因灾倒损民房恢复重建……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与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紧密集合,加大对贫困地区救灾政策、灾后民房恢复重建、救灾资金以及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全力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