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重视宣传与鼓动是苏联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之一.苏美冷战开始后,苏联进行了宣传机制调整与改革.此后在联共(布)中央宣传鼓动部的领导下,整个苏联持续进行了一场系统、连续性的反美宣传,藉此在苏联民众中塑造“美国是苏联人民的敌人”的形象.反美宣传持续、高强度地进行,使得对美国及西方的嫌恶与敌视成功地灌注到普通民众的意识当中,并将其凝聚到了苏维埃文化的内核中.探寻冷战初期的苏联反美宣传,对于了解此时的宣传机制与意识形态工作,观察冷战初期文化冷战的苏联因素等,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对外科学文化政策,在赫鲁晓夫时期发生了变化。以1958年成立的苏共中央意识形态委员会为界,在此之前,受国内"解冻"思潮的影响,苏共中央放松了对学者国际交流的限制,重新开启了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科技交往,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1958年初,在国际"冷战"局势持续发展的影响下,苏共成立了意识形态委员会,加强了对科学文化交流的管理,苏联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呈现出对抗与交锋的趋势。60年代初,随着苏美关系"蜜月期"的结束,以及意识形态委员会的撤销,苏联同西方国家的科学文化关系再次陷入混乱与僵局。  相似文献   

3.
现年57岁的罗伊·麦德维杰夫是苏联著名持不同政见者、历史学家。有别于国内其他持不同政见者,他从末被逮捕或流放过,现仍住在莫斯科,并继续从事写作活动。今年1月,苏联当局发出警告,要他停止“反苏活动”。4月24日,英国《卫报》刊登麦德维杰夫为该报撰写的一篇文章,介绍目前持不同政见运动状况及苏联新领导对持不同政见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在为遏制东方共产主义而超常发展"苏联学"之大势中,英美斯拉夫学界却和这一超级重点学科(苏联学)保持着明显距离:远不只是热衷于研究和出版被苏共排斥的俄侨文学、境外文学、持不同政见者文学,还同样直面苏联主流的作家作品和理论,并自主地编纂不同类型的俄罗斯文学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遵循斯拉夫学传统,既十分重视俄语的基础文献搜集和整理,又遵守欧洲既成的人文学术范式,从而不直接针对苏联官方话语、不依据"苏联学"范式,在话语层面能超越冷战意识形态。如此研究的魅力,是苏联对俄罗斯文学的僵化阐释所不能及的,因而反过来引领苏联末期以来的人文学术研究,为后苏联俄罗斯文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翟韬 《东南亚研究》2020,(1):134-151,158
美国在冷战时期对华侨华人的文化冷战是冷战国际史学界最新的一个研究领域,是美国对外宣传史、华侨华人史、中美关系史三个领域交叉的产物。美国对华侨华人的文化冷战经历了从中国政策向东南亚政策的转变,以香港美国新闻处为核心宣传机构实行遥控指挥,并把《今日世界》杂志为代表的书刊纸媒作为主要传媒手段。美国对华侨华人文化冷战的主题和项目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台湾声誉,利用文学作品进行反共宣传,用华裔美国人的形象宣传美国价值观,和台湾合作与中国大陆争夺侨生教育。美国对华侨华人的宣传主要并不集中在对政治、外交事件和美国政策的报道和阐释上,而是把重点投注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和情感的塑造上,其根本观念以及核心的宣传思路是直接诉诸塑造华人身份认同,把冷战意识形态建构为华侨华人身份认同的一部分,此举于今仍有影响。研究美国对华侨华人的文化冷战,对认识和理解当前的中美关系和大国竞争态势可以提供一定的镜鉴。  相似文献   

6.
西方的"苏联学"是一个庞大和繁杂的体系.在西方/美国的"苏联学"、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以及美国对苏政策三者之间寻找交叉点和互动处,有助于为进一步研究冷战以后西方的俄罗斯/欧亚研究和对俄政策奠定基础.乔治·凯南和马丁·马里亚分别于1947年和1990年以"X"和"Z"为笔名发表的长文,不仅代表了战后西方苏联研究的起点和终结,也构成了学界与政策界、地区研究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之间的交叉和互动点.在前苏联问题上,学界与政策界的互动不一定合拍,有时甚至南辕北辙.43年间,美国的对苏政策一直具有极其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信奉现实主义的凯南被边化,美情报界也因此对苏屡屡误判.相比之下,西方苏联学界的主流却日益学术化,多以"正常"眼光看待前苏联,其中不乏马里亚认为的"亲苏"倾向;Z文对前苏联的笔伐和近乎完美的预测,其实也是对西方和美国苏联学的大批判,尽管这一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不甚公平.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期,苏联确定了在战后继续与西方合作的外交战略,为此在其周边国家和力量所及的地区推出了"联合政府"政策.通过各国共产党实施的这一政策,在西方势力范围内表现为共产党必须放弃武装,进入以资产阶级政党为主导的政权机构,而在苏联势力范围内则表现为允许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进入以共产党为主导的联合政府.然而好景不长,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双重因素的影响下,苏联与美国之间本质的不信任,以及各国党自身利益的驱使,造成"联合政府"政策在东西方同时破产,冷战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期,苏联确定了在战后继续与西方合作的外交战略,为此在其周边国家和力量所及的地区推出了"联合政府"政策.通过各国共产党实施的这一政策,在西方势力范围内表现为共产党必须放弃武装,进入以资产阶级政党为主导的政权机构,而在苏联势力范围内则表现为允许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进入以共产党为主导的联合政府.然而好景不长,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双重因素的影响下,苏联与美国之间本质的不信任,以及各国党自身利益的驱使,造成"联合政府"政策在东西方同时破产,冷战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在斯大林“两个平行市场”理论的影响下,以及由于国际政治形势的恶化,“冷战”的升级,而基本断绝了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贸易联系。直到五十年代末,苏联同西欧的贸易关系才有所恢复,六十年代初期又同美国达成了儿项较大的粮食买卖协议。但总的来说,在战后的最初四分之一世纪里,苏联同西方,尤其是同美国的经济贸易联系仍处于很低的水平上。这种情况直至七十年代才出现较大的改善,苏美两国在经济、贸易、科技等方面的往来明显增多,彼此都从相互间贸易联系中获得一些好处。本文试就七十年代苏美经济关系发展的原因、特点及结果作一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安全的追求,对于形成斯大林在战前、二战中以及战后不同时期的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国内政治看,这种政策不仅是动员苏联人民应对斯大林所认为的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同西方的对抗的手段,而且也是巩固他在苏联最高决策层内地位和权力的一个手段。斯大林是苏联在战后关键问题上,诸如东欧的前途、德国问题以及对日占领问题上采取强硬政策的决策者。斯大林努力主导战后东欧国家的政治发展,其主要目标是要沿着苏联西部边界建立一个安全地带。斯大林认为,这一目标同与西方保持良好关系的需要并不矛盾。斯大林希望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可以被英美所承认,以换取苏联承认西方在欧洲其他地区的影响。斯大林对东欧的控制,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担心同英美的合作可能面临失败。然而,斯大林对东欧的控制最终还是被西方认为是挑战西方,从而产生了与他的愿望相反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苏联对自身安全与意识形态的追求,一方面同西方所坚持的所谓"民主、自决"原则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更为重要的是,苏联的目标同美国日益扩张的在全球的利益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从而使欧洲逐步分裂成为两个敌对的集团。在同西方盟国打交道的过程中,斯大林在较少重要性的问题上,如的里雅斯特问题、其卫星国的赔偿问题以及托管地等问题上表现出灵活性,也愿意作出妥协。而在主要问题上,斯大林则毫不妥协。苏联在战争后期和战后初期对土耳其、伊朗的政策,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苏联的主要理由,成为导致冷战爆发的重要事件。就这样,苏联和美国这两个战时的盟友,领导着各自的阵营,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冷战。  相似文献   

11.
美国目前是苏联在合资经营领域里的最大合作伙伴,它对在苏联境内举办合资企业显示了远比其他西方国家积极的态度。据统计,截止于1990年底,苏联境内的苏美合资企业无论从已经登记注册的总数来看,抑或就计划的投资总额而言,均超过苏联与其他国家举办的合资企业。本文试图在通过对苏美合资经营的分析,窥探前苏联当前的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12.
自1983年12月15日苏联中止维也纳常规军备谈判后,苏美14年来第一次全面停止军备控制谈判,甚至正常的外交接触也冻结了。意大利《全景》周刊惊呼“第二个冷战时期已开始”。法国总统密特朗警告目前局势与1962年古巴危机,1948~49年的柏林危机相类似。美国的苏联问题专家比亚勒说“超级大国之间一场考验正在到来。苏联人民感到受挫、愤怒,他们不得不重新估计他们的勇气,重新取得今日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独家享受的影响”。苏美关系的恶化压倒了1983年一切事件,而且世界上重大事件都带有苏美争斗的色彩。  相似文献   

13.
公众外交,西方称之为文化外交,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冷战中美国对东欧的公众外交,即美国政府对东欧人民的以传播美国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外交,是美国对东欧“双轨政策”中的重要一轨,也是美国对东欧和平演变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美国对东欧公众外交的巨大成功,使美国与苏联,美国与东欧国家政府的较量中占据了上风。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     
正在大国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下,美国正试图把东亚和欧洲地区推向新的冷战状态,这需要引起中国的重视。凌胜利从历史角度研究了美国在冷战时期对苏联所采取的"楔子战略"如何在避免两大国直接冲突的同时成功削弱了对方实力。作者认为,该战略的分而制胜特征对美国赢得冷战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其如何限制了苏联势力范围在拉美、中东和非洲的扩张,同时分化和离间了苏联阵营内部的中苏关系和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期美苏主导下构建的"雅尔塔体系"为战后形成美苏合作的"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历史机遇。雅尔塔体系的基础是大国利益的重合与战略协调,但美苏之间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质性致使双方的战略互疑不断升级,导致美国重返欧洲与苏联形成对抗。在斯大林采取移植苏联体制和激活"世界革命"机制的背景下,亚洲"中间地带"的革命"溢出"了雅尔塔体系,一个并非事先"计划"的区域性政治变动将美苏引向全面冷战。当前中国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与战后苏联已有很大区别,中美两国完全有可能也应该建立起合作互利的新型大国关系,而避免走向新的"冷战"。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东欧西方马克思主义眼中的苏联模式陈振明关于前苏联核试验的一份“秘密报告”俞林编译回顾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的演变王崇杰形成“斯大林体制”的历史条件及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陈立旭俄国学者谢苗诺夫谈苏联解体及俄罗斯当前的社会政治状况钟亚平从大国合作到集团对抗—论战后斯大林对外政策的转变沈克华、张盛发从全面结盟到分道扬铭:论苏东剧变的历史基础李兴斯大林民族理论评析华辛芝原苏联、东欧地区国家左转初析郭增麟略论斯大林对外经济思想的阶段性特征唐朱昌民族矛盾与苏维埃联盟解体张琳评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缓和…  相似文献   

17.
可以说,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来,中国始终走在正确的国家发展道路上,并且彻底战胜了冷战以及所谓冷战思维的种种负面影响。新中国成立前夕,当时的美国和苏联同为全球"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其盟国开始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直至苏联解体。在这段历史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冷战双方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的惨烈大战,即近几日在西方网络称为热搜词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苏联解体摧化了世界格局的变化,东亚地区也不例外,但本地区由于历史、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原因,早在冷战结束之前就已呈现出多元结构,不像欧洲那样在两极格局下,两种社会制度、两个军事集团、两种经济体制如此泾渭分明,壁垒森严。冷战结束前,东亚地区存在着苏中朝和美日韩两极格局,但只是从社会制度上分野,或作为苏美全球争霸的一种形式。其实,苏中朝和美日韩各极内部联系并不紧密,甚至还有摩擦。可以说,各国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一组组双边关系。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对东亚地区的影响虽不如  相似文献   

19.
南海岛屿争端的产生,与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问题的形成有其同源性,均是美国主导下的对日片面媾和的产物。在1951年召开的旧金山对日和会上,苏联基于同盟利益,在捍卫库页岛和千岛群岛领土权益的同时,也积极支持中国对西沙和南沙群岛的合法要求。直至1970年代初,南海岛屿争端主要存在于中国和南越西贡当局之间,而越南和苏联均支持中国。1970年代后,越南改变态度和苏联持偏袒立场,与中越苏三边关系的变化密不可分。冷战后,南沙群岛形成了6国7方分别占领的局面,而重返东南亚的俄罗斯把越南看作通往东盟的平台,并在东南亚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在南海问题出现国际化、多边化和事实化趋向的背景下,"不选边站"是俄罗斯的最佳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苏联与西方各国关系缓和的进程,因"欧洲导弹问题"等危机的发展而受挫,东西方之间形成所谓"第二次冷战"局面。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决策层赋予"共同欧洲家园"概念以新的内涵,通过降低对西欧的军事威胁,使苏联与西欧政治、经济联系最大化,以襄助自身改革,使本国回归欧洲。戈尔巴乔夫等按这一构想推动"全欧进程",谋求苏联对全欧洲的影响力。首先是转变态度,接受美国在欧洲的存在;其次,在对两德关系上,外交重点转向西德。然而,两德统一问题重上国际议程,打破了这一渐进构想,凸显出对德国问题缺乏整体战略是其重大失误。两德统一快速实现,东欧各国剧变同时加速,对苏联内部动乱产生很强的"溢出效应"。苏联进入解体过程,戈尔巴乔夫等让国家回归欧洲的努力功败垂成。近年来,俄罗斯以构建共同人文、经济和能源空间对欧盟展开外交,与戈尔巴乔夫时期相比,其对欧洲前景的判断和俄欧关系战略已大异其趣。这一战略方向转变,可给我们提供很多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