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频繁。以“华夷”二元为核心的民族思想就是民族关系的一种反映,不同时代“华夷”民族思想在处理族际关系时充满了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成为多民族中国的历史文化能够绵延不断、生生不息,一直发展到现代的重要历史原因之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研究中国古代的民族思想与处理族际关系的智慧问题,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的民族结构为基础,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和中国三国分别形成了多元多体、一元多体、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格局,三种类型民族关系格局在民族分布状况、历史发展取向和民族文化发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特点。多民族国家只有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鼓励和培养国家认同意识、正确处理各民族之间的接近与融合,才能保持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相似文献   

3.
江应梁主编、林超民副主编的《中国民族史》,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分上、中、下三册,共112万字,撰述了自原始社会至清代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我国现有55个少数民族,其人口已达8千万,居住面积占国土总面积60%以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整个国家的进步与繁荣。这种现实的国情,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自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各民族为创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光辉灿烂的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文化都作出了贡献。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均为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中国历史必须将少数民族的历史置于汉族历史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中华民族关系和云南民族关系格局为对象,探讨了地理环境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作者认为,民族关系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民族分布格局基础上,不同民族在物质生产过程中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而形成的.由中华大地辽阔的疆域和复杂多样的地理条件所决定的中华民族的多元起源和多民族长期共存的格局,是中华民族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地理环境的区域多样性和整体统一性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既表现为多元、多区域、多中心不平衡发展,又呈现出多元、多区域、多中心文化向中原文化内向汇聚和中原文化向四周辐射的特点.时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统一与分裂交替出现,统一长于分裂并日益巩固这一历史大趋势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西两大块、南北三带的地理特点,使汉族的农耕文化和众多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形成分野清楚而又天然地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关系.独特的地理区位特点使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西南门户和连接中国内地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通道.加强了云南各民族与祖国内地、云南各民族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民族以及云南各民族的相互关系;云南各民族在多样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多种经济文化类型,有利于各民族之间互相依存、优长互补的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由云南地理环境所自然形成的"边内结构"和"山坝结构",对云南民族关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桂华 《人民论坛》2014,(9):203-205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关系研究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二者同为非本民族理论本土化产出,其中国化过程均将体现出高度的中国特色。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角来看,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基础与发展、继承与发扬、渊源与流变的关系,同时存在着源流有异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李健 《人民论坛》2015,(8):174-175
从源流关系的视野来观察经典科学社会主义与邓小平理论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前者是源,后者是流;观察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其它部分的关系,可以看到邓小平理论具有本源性。在源流关系的视野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历史地位更为清晰明白。  相似文献   

7.
康熙年间是清朝与安南政治关系及边界问题处理的重大转型时期。 一 方面, 清朝在康熙年间完成了与安南关系从 “不拒黎, 亦不弃莫 " 的 “ 双重承认" , 向与中兴黎 朝建立一元政治关系的转变; 另 一 方面, 康熙时期清朝与安南在处理 ” 三坰之争” 和那窝村之争的过程中, 已经表现出了更加清晰的疆域观念和主权意识, 整个康熙时期疆域观念的转变和对边界问题的处理, 推动了中国古代疆域的最终定型, 以及中国传统疆域向近现代主权国家疆域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族立法体制和民族立法概况徐至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既重视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和措施来调整处理国内民族关系,也重视运用法律手段和措施来调整处理国内民族关系。国家调整和处理国内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9.
彭燕  陈世润 《前沿》2010,(21):134-13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本质上是和谐民族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和互助,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0.
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光 《思想战线》2004,30(1):125-130
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有了大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但民族关系仍然紧张,以矛盾冲突为主的汉匈民族关系、汉越民族关系构成了秦汉时期民族关系的主要方面和基本内容,而民族的分化、重组与融合却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动力,为汉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1.
金炳镐 《今日民族》2013,(11):43-45
1.促进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理论意义 第一,促进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巩固和发展的重大关系,体现了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关系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民族关系问题历来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多年来,作为协调民族关系的民族工作部门就是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来指导民族工作,使我们的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共同发展。民族关系理论是民族问题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史研究滥觞于商周时期,从司马迁开创中国民族史的系统研究,到近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背景下的中国民族史研究,都与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国家发展历史相生相伴,是中国宝贵的文化财富,对统一多民族中国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韦宇红 《桂海论丛》2008,24(6):28-31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徐文平 《创造》2021,29(4):60-65
自从人类进入民族国家以来,无论是单一民族国家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始终面临着族际政治关系建构与整合的问题.单一民族国家,族际政治关系建构与整合更多偏向于本国民族与国外民族之间的关系.而统一多民族国家,不仅要建构和整合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政治关系,更要处理好国内多民族与国外民族之间的政治关系.相较于单一民族国家的族际政治关系建构与整合,多民族国家的此项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相似文献   

16.
李甫春 《当代广西》2004,(10):14-15
据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连接地带的各个国家,广泛分布着一个具有共同历史文化渊源关系的庞大族群。这个庞大族群包括:中国的壮、布依、傣、侗、水、仫佬、毛南、黎等8个民族;越南的岱、依、泰、热依、(氵阝历)、布依、佬等7个民族;老挝的老龙族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史与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紧密相关 ,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一经形成 ,在其漫长的历史中一直发挥着主体民族的凝聚作用 ,具有三个特点 :融合性、扩展性和南北差异性。中国民族文化的研究不应忽略对汉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华民族居住的地理环境的差异所导致的中国北方游牧经济类型和南方农耕类型的差异和相互影响 ,决定了中国民族发展中的融合特点、关系特点等。  相似文献   

18.
民族问题无小事。当今世界一些多民族国家因民族问题而导致民族纠纷、冲突不断,乃至国家解体,造成了深重灾难。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当代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如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加速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实现全民族共同进步、发展和繁荣的问题,创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本文从民族平等论、民族团结论、民族区域自治论和民族发展论四个方面,把握和阐发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汉书》继承并发展了《史记》对统一多民族中国边疆民族的记述,把所有边疆民族都作为统一多民族中国的成员,这样的边疆民族历史观,对于统一多民族中国国家发展历史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整个汉王朝时期,国家战略的重点在调整与北方匈奴的关系,所以班固在《汉书·匈奴传·赞》中具体表达了处理汉匈民族关系的基本观点,即处理汉匈民族关系的策略应该是,在和亲的同时,也要进行积极的军事防御与进攻。班固还认为,汉匈民族关系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汉初汉王朝处于劣势,汉宣帝以后匈奴处于劣势,所以汉王朝处理民族问题的策略是“贵于未战”。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民族关系态势.其中毛泽东的和谐民族关系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等.这些思想对于现阶段处理我国民族关系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