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岸 左岸     
走进左岸,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突然想起台湾诗人余光中所说过的一句话:“当女友改名为玛丽时,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  相似文献   

2.
现在,台湾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不独其政治、经济、文化学术,就是其社会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最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了台湾“趋势”研究者詹宏志的《九十年代台湾之趋势》一书,为此种研究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与是书同时出版的还有《九十年代台湾主导人物》,分为《军人篇》、《民进党篇》和《国民党篇》三种,系统地介绍了当今台湾政治舞台上的国民党要人、民进党代表人物、军系高级将领,凡110余人,这两种书互相参照,比较概括地勾勒出台湾社会90年代的发展趋势,及其政治生活中主导人物的形象,对于研究者可以提供较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一身是骨,嶙峋,槎桠\亭亭如绿宝石\连一片叶子也不要\栽一株于阳台\谁都说像我的一首诗。”这是皖籍台湾著名诗人大荒刚刚出版的诗集《剪取富春半江水》中一首题为《绿珊瑚》的诗。他将绿珊瑚比作他的诗,而他此集的诗也确像这株绿珊瑚“一身是骨”。大荒,原名伍鸣皋,安徽无为人,1930年1月2日出生,曾就读芜湖中学,到台湾后,毕业于台湾师大国文科,任国民中学教师,1951年开始写作,参与“创世纪”诗社的筹建,创办《现代文艺》杂志。小说有《有影子的人》等,写普通人性,流露出反战情绪,是台湾党禁时代最早反省战争本质的力…  相似文献   

4.
张胜温画卷     
《张胜温画卷》是我国十二世纪绘画艺术的珍品,被誉为“天南瑰宝”。画为素笺本,没色画。画长三十米,共一百三十四开,绘有各种人物六百二十八个以及山水、树木、鸟兽、舟楫、屋舍等。画  相似文献   

5.
12世纪,中国西南地方少数民族政权大理国诞生了一幅绘画长卷名作《大理国梵像卷》。500多年后,实现一统的大清皇帝命宫廷画师在藏传佛教僧侣指导下,对《大理国梵像卷》进行分解和临摹,形成《法界源流图》和《蛮王礼佛图》两个摹本。分析《大理国梵像卷》和《法界源流图》(《蛮王礼佛图》已轶)在整体结构和表现细节上的差异可以看到,这一从原作到摹本的“仿制”式艺术重构,由于时空差异、国家思想差异和权力关系差异,实际上已经成为统一国家意志下的政治规训和文化再造事件。两件视觉历史文本,显示了不同时代不同身份在国家思想、图像认知和艺术表现上的微妙差异,透露出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认同的丰富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6.
《台声》2006,(7)
本书取材于央视同名节目《岩松看台湾》,通过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专访十余位台湾知名人物的访谈纪实,报道台湾独特的人文景观,让两岸读者增进相互间的了解,拉近彼此的距离。《岩松看台湾》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7,(22)
正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主编的《台湾抗日人物传》的出版令人欣喜,使人感到全国台联为宣传台湾同胞的爱国主义传统、唤醒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以达到两岸最终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大陆的涉台单位历来重视台胞的抗日斗争史,全国台联曾先后编有《抗日烽火中的台湾儿女》《台湾同胞抗日50年纪实》(1998)等书,并拍摄电视专题片《台湾往事——台胞抗日50年》,  相似文献   

8.
《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著名人物画家顾闳中的作品,生动展现了没落贵族纵情声色的夜生活。这幅画是以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的生活轶事为题材绘制而成。韩熙载(公元907——970年),唐末进  相似文献   

9.
2012年2月10日,《今日中国》杂志社创刊60周年庆祝活动在中国政协礼堂盛大召开。步上三楼,一幅精美的中国画长卷吸引了到场的中外嘉宾们的目光,不少《今日中国》的新老朋友在画前久久驻足,饶有兴致地观看画中的人物,回味和感慨《今日中国》60年来为中国外宣事业所做的成就。这幅画是中央民族大学美术教育系副主任、中国当代著名中国画人物画家付爱民,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第一位花鸟画博士吴冰和解放军总装备部文化创作室画家、当代著名中国山水画家范琛  相似文献   

10.
现实主义的杰作——《流民图》 《流民图》是蒋兆和在1941年到1943年创作的巨幅人物长卷。当时日本侵略者已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山,战争使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灾难之中,人民渴求生存,渴望和平。特殊的历史背景激发了画家创作《流民图》的灵感和情绪。  相似文献   

11.
<正>《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著名人物画家顾闳中的作品,生动展现了"没落贵族"纵情声色的"夜生活"。这幅画是以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的生活轶事为题材绘制而成。韩熙载(公元907——970年),唐末进  相似文献   

12.
编完《竹枝图》,长长舒了一门气。《百喻图》、《唐诗图》、《世相图》、《竹枝图》,同丁聪先生二十多年的合作,即所谓“陈文丁画”尽在于斯了。我成长的时代,是一个赞歌盈耳的时代。起初是大家倾心竭力地唱,许多人(包括我)是发自内心地唱,以为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全  相似文献   

13.
陈晓星  王倩 《台声》2005,(4):14-15
改变了台海现状吗?记者:最近,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反分裂国家法》成了台湾岛内的热点话题,一时众说纷纭,有台湾政治人物称《反分裂国家法》是单方面定义台海现状,是改变台湾现状,你的看法如何?  相似文献   

14.
荆棘丛兰综观中国画体之演变 ,乃人物牛马盛于前 ,山水花鸟盛于后。宋《宣和画谱》将中国绘画的种类定为十门 ,明代陶宗仪《辍耕录记画》则确定为十三科 ,虽繁简异趣 ,参差不同 ,然错综比类 ,大体可归纳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类画种。人物画是中国绘画的最早形式 ,从远古时代的岩画和彩陶纹样上 ,可以见到中国人物画以线造型的应用。秦汉之前的绘画 ,从表现方式来看 ,大多是以人物图案为基础 ,并带有中华民族早期的朦胧审美情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思维能力的提高 ,在绘画的表现方法上逐渐呈现出规律化倾向 ,特别是卷轴画的出现 ,使中国…  相似文献   

15.
阎良编译 《台声》2013,(9):80-81
作为一份以时政为主的综合性刊物,与台湾有关的人和事自然是《台声》报道的重点,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作为台湾百年历史精英人物之一,蒋渭水的名字便经常出现在《台声》上。《台声》创刊不久我就进入了这家刊物,在《台声》杂志工作了近20年。为参加第二届蒋渭水思想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南方朔台湾作家、诗人、评论家、新闻工作者。《亚洲周刊》主笔《,中国时报》《、明报》专栏作家。1999年入选台湾《天下》杂志评选的"50年来影响台湾的200位人物"台湾民众用选票表达了对民进党"执政"8年的不满,但"马"上就会好起来么?在南方朔看来,国民党或许有长期执政的可能,但想要退回此前的威权体制,绝无可能。台湾地区完成了二次政党轮替。此前,台湾民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6,(10)
正4月27日晚,《台湾舞曲》奏响北京国家大剧院,台湾长荣交响乐团用音乐带领听众神游台湾庙宇,感受其雕梁画柱之美、人声鼎沸的热闹场景,体会台湾人民欢乐的心情。由国家大剧院与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于4月8日拉开帷幕。台湾长荣交响乐团受邀参加活动,并于27日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海上丝绸之路"专场音乐会演出。音乐会中,乐团演奏了台湾作曲家江文也的成名曲《台湾舞曲》、大陆青年作曲家姜莹作品《丝绸之路》《第八号交响曲》等曲目,与大陆二胡  相似文献   

18.
吴孟樵 《台声》2013,(12):62-62
具古典文学涵养的知名演员李玉琥,热烈推荐齐柏林拍摄的纪录片《看见台湾》,也力挺广告界名人范可钦监制、由模仿政治界演艺界人物获得肯定的许杰辉执导的大型舞剧《台湾舞娘》。  相似文献   

19.
我收藏画(主要是精美印刷品)约有万余幅,常读画及其读后感,常读常新。近读宣传画部分,被一幅题为《爱国首先要知国》宣传画所吸引,整个画面是一只巨手拿着一本蓝色封面的巨书《中国近代史》,背景为浮雕式历史事件及其历史人物群体形象。睹画思情,思爱国主义之情,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20.
刘建林 《台声》2014,(1):50-51
2013年是我与《台声》杂志结缘的第二个年头。在写了名胜古迹后,突然觉得应该用自己擅长撰写历史人物的方式去诉说台湾。就这样,我开始了用历史人物触摸台湾历史的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