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公布了《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要求各级政府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保障性住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征地拆迁、价格和收费等信息公开。此举无疑对进一步密切党干群关系、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规范行政行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滕朝阳 《政府法制》2014,(13):49-49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了“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提出“所有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详细公开,细化说明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公务用车购置数及保有量,国内公务接待的有关情况,以及‘三公’经费增减变化原因等信息”.  相似文献   

3.
赵正群 《中国法律》2014,(3):32-36,87-92
2014年5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六周年。作为《条例》)指定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国务院办公厅於2014年4月1日在中央政府网站发布了《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对2014年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做出了专门部署。这是继2012年4月发布《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2013年7月发布《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以下简称2012年《重点》和2013年《重点》)之后,连续第三年,以国办发文件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胡洁人 《检察风云》2013,(16):16-18
政府部门行政成本过高、"三公"支出不透明,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7月上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要求2013年各省级政府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并争取在2015年之前实现全国市县级政府"三公"经费全面公开。力求加大尺度、严格执行,寄期望于将"三公"经费全面公开。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办公厅前不久发布《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明确了当前要大力推进九个方面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并就努力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实效提出了四点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6.
新华网2013年7月11日刊发吴定平文章:7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自治区等印发通知,就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作出安排,明确要求在行政审批、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等九个重点领域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通知下发后,社会反响热烈. 通知最受关注之处,不仅在于继续紧扣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还在于此次工作安排更精细化、具体化.每个重点领域都明确了具体责任部门,有的还列出了"路线图"、"时间表",这充分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信心、决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7.
《司法业务文选》2013,(34):8-12
1.2013年7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2.国办发〔2013〕73号《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8.
张静 《公民与法治》2013,(18):13-13
省以下的“三公经费”公开工作或将有实质性进展。财政部发布通知,明确将指导地方推动省以下预决算公开工作。今年20%省以下地区晒“三公” 财政部下发的通知明确,各省应于2015年之前在省内所有县级以上政府开展包括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市(县)级(下称“本级”)汇总“三公”经费预决算等方面在内的公开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监督县政府28个组成部门完成好年度重点工作任务,靖边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实施了“两报一评一公开”监督办法。近日,该县人大常委会根据本办法组织县政府组威部门“一把手”报告了2011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2012年重点工作任务安排,  相似文献   

10.
“三公”经费作为政府信息的一部分,随着其公开的程度不断提高,为政府信息的全公开制度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将从“三公”经费公开为出发点,着眼于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范围、方式以及专职部门设置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对“三公”经费以及政府信息的公开从法律层面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1.
陆幸福 《中国法律》2014,(3):54-56,112-115
作为公民知情权之司法救济方式,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在中国近年来已成为行政诉讼之最主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也为完善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保障公民知情权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基于对2011年和2012年部分政府信息公开诉讼案件的研究,剖析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实践,并针对制度不完善之处对症下药,提出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时事点击     
《江淮法治》2012,(9):7-7
质量安全拟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2年行动计划》,根据这份行动计划,我国将高度重视强化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行动计划强调要完善质量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工作,要求推动地方政府实施质量安全绩效考核;完善国家和地方质量奖励制度;开展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开展产品质量统计调查与分析,发布统计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3.
日前,财政部向各地财政机关发出《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对各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内容、方式和范围等作出了统一的要求:要求各地依法、及时、主动公开财政预算信息,做好财政预算信息的主动公开工作、依申请公开工作和其他相关基础工作;要求规范各级财政机关向同级人大送审的财政预算决算报表以及部门预算报表的格式和内容,同时主动公开财政预算和决算报表以及预算执行和财政转移支付情况等。《通知》的发布意味着政府酝酿已久、群众盼望已久的“阳光预算”制度将有实质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透露,从2012年3月开始,他们以公民个人身份向42家部委机关申请公开“人均办公经费”信息.但仅有9家公开了自己的信息,其余33家部委都以各种理由予以拒绝。其中央行的理由是:人均办公经费是“国家秘密”。拒绝公开。  相似文献   

15.
4月18日,财政部向社会公开中央本级2012年"三公经费"预算执行和2013年预算安排情况,中央部门也向社会公开了各自的2013年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引起社会广泛瞩目。今年中央本级预算和部门预算公开有几个突出亮点。一是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69亿元,比去年的预算执行数减少1.26亿元,履行了新一届政府关于"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的承诺。  相似文献   

16.
雍兴中 《政府法制》2012,(13):38-39
2012年3月19日,一场“三公”(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经费公开的财政改革,在四川省雷厉施行。  相似文献   

17.
刘行 《法庭内外》2008,(9):44-44
据报道,“磨剑十二年”的国家保密法修改工作目前正稳步、快速推进,修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今年5月1日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因而这次修改保密法将对政府售息公开保密审查问题作出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18.
《政府法制》2011,(26):9-9
“三公”经费公开,是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法治政府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公开、透明只有公开、透明,才能防止公权力滥用,防止政府官员腐败,保障政府的廉政、勤政。  相似文献   

19.
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1年继续压缩中央部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三公”经费预算,今年6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央财政决算时,将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20.
《公民与法治》2013,(22):16-16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已有5年多时间,但随着全社会信息需求的快速增加,特别是伴随着新媒体崛起步人“微政时代”后,与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望和要求相比。政府信息迈向真正的公开透明,仍隔着几道“玻璃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