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公共秩序保留是国际私法内部制衡的重要方面,但与国际私法的内在品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应当慎用。涉外亲属法领域的公共秩序保留具有特殊性,适用难度较大。我国涉外亲属法中公共秩序保留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值得肯定,不过仍应注意把握其适用尺度,如界定为国内公共秩序、以亲属法基本原则为限、恪守"客观说"的适用标准、适当考量当事人利益等。  相似文献   

2.
“直接适用的法”是从国际私法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对“直接适用的法”的定义进行重新界定是十分有必要的.“直接适用的法”与国际私法中的其他相关概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2011年4月1日开始生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条在我国首次确立了“直接适用的法”制度,对该规定的性质、强制性规范的识别以及“直接适用的法”与意思自治、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关系都应当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的法律都规定了公共秩序保留条款,<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明确公共秩序保留是两岸进行司法互助的基本条件.可见,公共秩序保留为两岸相互认可与执行民商事判决和仲裁裁决所必需.但是,如何合理适度适用公共秩序保留,是两岸在相互认可与执行民商事判决和仲裁裁决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积极维护国家整体利益的同时,也消极地强化了各国法律的差异,破坏了法律关系的稳定性。限制公共秩序保留的适用是现代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各国的立法越来越多地规定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显性限制条件,另一方面,国际私法趋同化的倾向也隐性地限制了该制度的适用。完善我国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既要在有限领域承认反致制度,采用个案中的结果说,同时,更应注重司法层面的制度建设,建立公共秩序复核制度,提高法官的个人素质。  相似文献   

5.
公共秩序保留应否指向国际惯例的适用,在我国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本文在阐述它们各自理由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在国际惯例适用中应当规定公共秩序保留。  相似文献   

6.
杨利雅 《求索》2007,(12):88-90
冲突规范在调整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冲突规范对这类关系的调整绝不是万能的。冲突规范的局限性,是冲突规范固有性质的一部分。从冲突规范的工具意义上讲,冲突规范的工具性限制体现在其适用前的被“超越”以及适用后的被“罢黜”。本文介绍了冲突规范适用条件,分析了冲突规范被“超越”的两种形态——统一实体规范的适用和直接适用的法,冲突规范被“罢黜”的两种形态——法律规避和公共秩序保留。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陆法院审理涉台民商事案件可以适用国际惯例.在争议问题的准据法为大陆地区法律,而大陆地区法律没有相关规定,国际上对于争议问题存在国际惯例的情况下,法官决定是否适用该国际惯例.涉台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选择适用国际惯例.国际惯例一般适用在涉台货物买卖、运输、保险、支付、结算等方面,且受国内强行法、公共秩序保留等限制.统一实体私法条约可以作为“国际惯例”而适用于涉台民商事案件.  相似文献   

8.
公共秩序保留是国际私法中排除使用外国法的一项制度,在当今国际间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对解决各国法律冲突,追求公正、合理的结果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沿革,各种学说,立法方式进行论述,以及为我国的公共秩序保留制度进行一些介绍,力图使人们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9.
"直接适用的法"是国际私法的重要范畴.但是,我们对其研究并不够,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弄清楚.本文拟通过对"直接适用的法"理论产生和实践运作的探讨和分析,结论其特点、界定其概念.  相似文献   

10.
"四个能力"是公安机关通过行使国家权力,综合运用法律、管理、指导、服务等手段,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和水平."四个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在公安领域的具体化.提高"四个能力"是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四个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效推进"四个能力" 建设.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并遵循正确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治安调解的适用;治安处罚程序中有关审批、听证、办案期限的适用;治安处罚实体中有关治安伤害的适用等问题加以论述,用以指导办案实践。  相似文献   

12.
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与城管暴力执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管暴力执法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障碍与挑战。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达到阻却和禁止城管暴力执法的态势。暴力执法不仅是一个违法的问题。更是涉及到合理与否的问题。从合法性与合理性视角分析,城管暴力执法不仅违法了法律保留原则,更是违反了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则。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我国社会迅速发展,执法实践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新类型治安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行政管束、治安调解以及量罚等问题,在具体适用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有些应当处罚的违法行为,在种类上有了新的增加;在执法程序上,作了具体规定。这对于正确处理新问题,逐步规范和完善公安执法是一个有力推动。  相似文献   

14.
《治安管理处罚法》所体现的立法原则和精神,既突出强调了保护公民合法权利,又注重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与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相平衡的原则;它既扩张了警察权力,又对警察权的运行作了严格规范,控制了警察权,体现了保障警察有效履行职责与规范警察权力行使相统一的原则;它还体现了实体和程序并重,针对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治安管理处罚法》宽严相济,刚柔并举,归根到底要求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要“执法为民”。  相似文献   

15.
警察巡逻综合执法,是警察在巡逻过程中行使各警种职权处理巡逻中各种警情的执法活动。由分权制衡到合作服务的法制变革,为警察巡逻综合执法提供了法理依据。现行公安法律法规,为警察巡逻综合执法确立了具备法定资格的执法行为主体。检查权与处罚权从管理权的分离,为警察巡逻综合执法设定了职责权限。应进一步完善警察巡逻综合执法制度,调整公安机关相关警务部门的职责分工,规范巡逻综合执法行为,加强内部监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全面推进,公安工作的执法理念、执法方式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全面变革,肩负着公安人才培养重任的公安院校也必须对其人才培养模式相应的做出调整.围绕公安本科院校现行的高中起点的普招本科生培养模式、大学起点的普招二学位培养模式和政法干警招录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二学位培养模式,全面分析各自的产生背景、培养优势和现有弊端,以期为公安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工作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17.
要贯彻公安执法基本理念,首先要对基本理念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系统科学地阐释,才能推动公安执法理念向理论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理性执法理念是公安执法的前提和基础。公正理念是公安执法的目标。严格和规范执法理念是连接公安执法基础理念和目标理念的桥梁和纽带。树立平和和文明执法理念是其他公安执法理念的要求,也是其实现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思想的批判,马克思指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的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是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众所周知,风俗习惯于人类社会所产生调整作用的时间比法早,那么探寻它们之间如何衔接、有何实质关系以及法律的态度问题就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导循下,力求通过对法的精神这一理论的诠释,阐明法的精神体现是风俗习惯得以留存和法律认可的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9.
公安机关的窗口单位直接面向广大群众,是人民警察执法以及为民服务的前沿阵地,也是打击犯罪,掌握治安动态的直接途径。因此,在窗口单位中做好治安防范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对整个社会治安防范体系有重要的意义。治安防范要从日常的服务工作中做起,使之发展成为一个有效的治安防范体制。作为整个社会治安防范体系的重要部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