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群众》1999,(5)
江苏是全国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但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淮北部分地区经济比较薄弱,主要集中在苏北灌溉总渠以北、新沂河以南的废黄河沿线,共有15个县。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苏北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淮北经济薄弱地区的脱贫致富,连续几年组织大规模的扶贫攻坚。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到1997年底,淮北地区基本实现脱贫,告别了贫困县。10个省扶贫县国内生产总值292 亿元,农民人  相似文献   

2.
就我省而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欠发达地区。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实现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把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徐泰玲 《群众》2015,(2):59-60
<正>近年来,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呈加速发展态势,但苏南苏北发展差距依然较大,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因此,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已成为江苏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举措和当务之急。一、苏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面临的战略机遇首先,从国际经济格局发展变化看,苏北面临着全球科技革命的机遇。21世纪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加快推进,绿色经济和新兴产业成为发展的新潮流。在国际  相似文献   

4.
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实现“两个率先”目标,苏北的发展是关键。2001年以来,地处苏北欠发达地区的滨海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用一年的努力甩掉了省农民负担、信访、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重点管理县4顶“帽子”,经过三年的奋力拼搏,连续两年拿到了盐城市三个文明建设综合奖,各项工作迅速步入了正轨,走上了快车道。滨海的巨大变化,是苏北地区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一2001年以来,滨海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位次明显提升。多年来,滨海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在盐城乃至苏北的位次一直靠后。自2001年开始,在县委、县…  相似文献   

5.
省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了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2000年全省全面实现小康,部分地区初步实现现代化;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制订的小康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测算,到1998年底,江苏居民小康评价总体得分已达98.19分,离全面实现小康已非常接近。分地区看,在全省64个县(市)中已基本实现小康的有55个,占县(市)总数的85.9%,其中苏南、苏中部分地区已接近全面小康。随着2000年的到来,全省“九五“计划中部分地区初步实现现代化的计划有没有完成,2010年全省能否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及时开展客观、公正的统计评价和监测。关于现代化的统计评价和监测标准,目前全国性的统一研究尚未展开,仅有少数几个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在作一些研究探索,在现代化监测指标设置及其量化标准方面还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说法。从1994年起,省有关部门依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结合江苏实际开展了现代化监测标准的研究,认为现代化可分为整体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三个方面;省农科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到2000年全面实现小康,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全省奋斗目标。苏北作为我省欠发达地区,能否如期实现,本文作一粗浅分析。苏北地区通常是指徐州、淮阴、盐城、连云港四市,这一地区共有人口3001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3%;面积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50.8%;1994年苏北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92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22%;其中第一产业307亿元,占全省46%;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7.
《今日民族》2003,(3):1-1
刚刚闭幕的云南省民委工作会议提出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努力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全省民委系统贯彻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全省广大民族工作者的共同心声和各族干部群众的真切企盼。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3以上,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2%,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能否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省来说举足轻重,没有各民族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经过长期的艰…  相似文献   

8.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人口大省。9400多万人口中有8000多万在农村,国内生产总值中有50%以上靠农业和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省社会大局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当前我省农村的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长期积累的矛盾和发展中的问题也不  相似文献   

9.
顾为东  张萍 《群众》2012,(5):12-1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为加快苏北振兴,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增强了苏北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苏北地区奋发努力,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6年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011年人均GDP首次超过全围平均水平,全面小康建设稳步推进,已有6个县(市、区)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标...  相似文献   

10.
刘宁 《今日海南》2005,(10):8-9
经过建省多年的实践探索,海南省委、省政府对海南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稳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已具备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条件;全省人民对加快发展的渴望更加强烈, 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特别是近年来实施的一批大项目逐步建成投产,支撑海南长远发展的一批支柱产业正在逐步形成。在海南进入新的稳定健康较快发展的新时期, 省委、省政府充分认识到, 没有中部及贫困地区的发展,就没有全省的协调发展,没有中部及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人民的小康。科学谋划发展,构建和谐海南。在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海南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的背景下,“十一五”将是中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改变面貌的一个关键时期。在本期的“主题策划”里,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海南中部及贫困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06,(12)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行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在更高起点上实施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区域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好又快地推进“两个率先”。今后五年全省总的奋斗目标是——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全省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按照预定的时序进度,到2010年左右以省为单位实现江苏全面小康建设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基本达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六个更加”、“一个惠及”的要求。苏南要率先实现县县全面达小康,提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的地方,要继续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切实提高全面小康水平,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苏中要实现总体全面达小康,力争大部分县(市)全面达小康。苏北要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确保达到时序进度,有条件的县(市)努力全面达小康。——建设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江苏。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  相似文献   

12.
孙家坤 《群众》2013,(3):28-29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12年4月,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关于加快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意见》中也指出:"全省全面达小康的关键在苏北,重点在苏北,难点在苏北。"这充分说明改变经济薄弱村面貌,是"十二五"期间"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在批示中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没有民族地区的发展就没有全省的协调发展,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陆浩在批示中强调,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  相似文献   

14.
于永芳 《群众》2014,(12):64-65
<正>近年来,我省教育事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我省实现"两个率先"的内在要求。但是长期以来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造成全省教育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特别是占据苏北教育版图大半壁江山的义务教育更是滞后于我省发达地区水准。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苏北义务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教育的现代化。因此,面对中央新要求、百姓新期待和时代新召唤,我们迫切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坚持将"人的  相似文献   

15.
张军 《今日浙江》2010,(15):10-13
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省的全面小康;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加快发展,就不可能有全省区域协调的科学发展。近年来,浙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大力建设“山上浙江”,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二○一二年七月四日宁委发[2012]49号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意见》(苏发[2012]8号),进一步深化宁淮挂钩合作,支持淮安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和苏北地区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7.
刘西忠 《群众》2022,(5):15-16
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强调指出,要“着力提升扬子江城市群发展水平,支持南京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宁镇扬、苏锡常一体化进程,努力把沿江地区打造成全省现代化建设先行带、引领带”。推动沿江地区现代化建设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就必须顺应和把握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律,加强区域联动发展,在支持苏南地区巩固放大引领优势,加快打造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同时,支持苏中地区跨江融合,加快实现中部崛起,提升北沿江的发展能级,通过南北沿江高质量高水平的协同,切实增强扬子江城市群的“发动机”功能,增强对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和淮海经济区的引领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包咏菲 《群众》2020,(3):54-56
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是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关于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部署中重点强调的三件事之一,这项工作关系苏北农民生活质量,关系全省全面小康建设大局。自2018年9月省委、省政府作出部署后,在省、市、县各级共同努力下,“决不让群众住着危房‘被小康’”成为各地的生动实践。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10万户苏北农房改善年度任务全面完成,2020年还要完成苏北10万户农民住房条件改善,为苏北农民送上一份“幸福套餐”。把好“时间窗口”:画出苏北农房改善“施工图”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总定位。  相似文献   

19.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奔走在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我们的党和国家一直都将"三农"工作放在显著位置。特别是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此后,新农村建设走过了不寻常的10年。这10年里,我国经济社会一路飞...  相似文献   

20.
有“东南形胜”之称的江苏省,“十五”期间(2001—2005)的高速公路建设再掀高潮,将重点建设“四纵、四横、四联”的高速公路主骨架,构筑沿江地区宁镇扬、苏南地区苏锡常、淮海地区徐宿淮盐的“三大高速公路圈”。 在这张发展蓝图上,徐州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主战场。“十五”期间,江苏省将每年保持在建不少于1000公里、建成不少于250公里的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其中一半以上在苏北地区。为此,江苏省政府提出了“奋战五年,决战苏北,实现全省高速公路联网畅通”的战略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