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晓虹 《新长征》2010,(6):28-29
“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性命题。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从以传统的理论研究为中心.到以关注和解决社会与民众的现实问题为中心,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和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2.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河山 《唯实》2011,(1):32-36
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改造现实的迫切需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首要环节;把满足大众诉求,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基本取向;把深入研究和浅出表述作为基本方法;把普及和提高相结合作为重要途径,把构建长效机制作为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马克恩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化大众”与“大众化”相统一的双向互动过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既不是将马克思主义低水平化,也不是庸俗化,更不是要经院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基、归宿和落脚点。因此,如果没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中国化和时代化也就失去了其意义。而要实现其大众化,就要努力创新引导方式、转变社会关注点、创新话语方式、创新传播方式和宣传模式,以增强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之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和历史使命。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强调要“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相似文献   

5.
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和历史使命。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强调要“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理论在本质上服务于大众。是其大众化的根本前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致力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着力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必然要面对大众化主体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与客体、客体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三对主要矛盾,这就需要坚持“一个前提、两个中心、三个基本点”来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8.
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国际国内全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既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集中体现和庄严宣示,也是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任务和根本目标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结晶,又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理论指导。因此,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乃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是一个具有鲜明主体性的价值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大众主体向度表明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对大众主体有用的价值雏度。马克思主义经历了“化”大众和大众“化”两个阶段,借助大众的主体实践能力实现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的理性精神价值得以由潜在变成现实。从价值论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命题,有其特定的实践和理论逻辑,体现了时代的诉求.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途径是:深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般机制,不断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教育方式,努力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的生成.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时代性、人民性的内在统一。中国化是前提,它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时代化是灵魂,它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随着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历程;大众化是目的,它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武装群众、改造世界、改变人民命运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内涵是多方面的,它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种从客观实际中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科学。只有认真区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与“回到马克思”、“走出马克思”的原则界限,才能探索出保障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实践互化的中国共产党的哲学思想方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具有一致性,它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基本的具体的哲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研究,不宜只按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这样三个组成部分来进行学习和研究,可以考虑另外开设一门从整体上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课,定名为"马克思主义基础".马克思主义基础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基本问题、人的解放问题总论、人的解放应该遵循的客观规律、人的解放问题分论4个部分、19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是个复杂的系统,代表主体、代表对象和客体三者的联动构成其“代表机制”,而“发展社会利益”、“合理分配利益”、“完善代表资格、提高代表水平”三者的联动就构成了其“代表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大众文化的崛起与文化产业的兴盛带来了许多理论话题与现实问题.西方有影响的文化理论与批评话语引进新中国后,刺激了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开展,也解决了一部分中国的大众文化现实问题,至今仍是我们走向中国大众文化理论所必须汲取的话语资源.但我们要警惕和防止以"他者"的文化眼光来遮蔽中国本土的问题情况,或把西方社会的文化问题硬性移植到中国而变成"假想敌".  相似文献   

17.
政治稳定问题与中国政治秩序的基本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治稳定的实质是政治秩序的存在与有效实施。政治秩序即为社会所公认的、能够产生出具有实际政治效能与合法性的政治权力的规则和制度。政治秩序能否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稳定,最终取决于其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代中国的政治秩序是基于“共产党的领导”的政治原则而形成的政治规则与政治制度。这一政治秩序符合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成中国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曹芳  陆卫明 《求实》2020,(2):4-12,M0003
"两个维护",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两个维护"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两个维护"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当代体现,是对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创造性运用。从历史逻辑来看,"两个维护"是对我们党和国家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从现实逻辑来看,"两个维护"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问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是推进伟大斗争的战略选择。深刻理解这三重逻辑的理论意蕴,是深刻把握"两个维护"的极端重要性、以坚决的态度和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9.
李瑗 《理论学刊》2008,3(4):22-2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苏论战,旷日持久,历时十年,又称"十年论战".它是中苏关系史和中共党史上一个十分重大而复杂的历史事件.这场论战既表现了意识形态之争,又蕴含着国家利益之争,也反映了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领导权之争.1963年9月中共中央开展的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是中苏论战的转折点.它就像一枚重磅炸弹,在当时的国内外影响最大、最代表中共方面论战的核心观点,从而使中共在中苏论战中由防御转为反攻,由半公开不指名争论转为全面公开的指名道姓的争论,把中苏论战推向顶点和高潮.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破裂,中苏关系的破裂,强化了毛泽东的"反修防修"思想,因而和旨在完成"反修防修"任务的"文化大革命"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饶武元  刘建光 《求实》2020,(3):4-17,M0003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大政治论断。其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立足于百年大党长期探索执政规律的成功经验,反映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深厚理论逻辑是伟大斗争思想淬炼的根基;中国共产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征途中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等斗争历史逻辑显现了伟大斗争的政治历练担当;创造性地继承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是伟大斗争得以"改变世界"的赓续。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环境与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坚定斗争意志、把握斗争方向、汲取斗争智慧、增强斗争本领是实践之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