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湘西土家族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湘西土家族生命意识强烈,一是表现在重视生命,热爱生活,二是不仅重生,而且歌死。它体现了湘西文化的自然精神,表现为一种乐观豁达的生死观,是楚文化的基因的传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2.
影视剧中的湘西,不仅指代以湘西为背景的视觉影像,而且也是我国民族生存和文化困境折射于当下传媒介质中的文化表征.本文将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对影像湘西的历史的梳理入手,揭示"湘西"符号影像建构的逻辑、想象湘西的方式,并探询蕴藏于湘西与影像表征的互动关系中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3.
凸凹 《北京观察》2000,(12):24-26
在2000年的8月中旬,我终于到了湘西。去湘西,是我的一个久远的梦。编织这个梦的两条经纬:—是浓郁的“沈从文情结”;二是对沈氏笔下有落洞、放蛊和沉潭的诡异习俗的那个神奇瑰丽边城的好奇与向往。一乘“芙蓉王”号列车到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首府——吉首。吉首是湘西历史上著名的三个苗族聚居区乾州、凤凰和永绥中的乾州。发生在满清的乾嘉时代川、黔、湘三省的最大的一次苗民起义,湘西永绥的全部苗民,凤凰苗民的十分之七,乾州的十分之三,都参加了起义。三地有相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9,(31)
正@小康杂志社:#脱贫攻坚在行动##遇见非遗##非遗扶贫##非遗保护你我同行#"边城"花垣的非遗扶贫故事: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有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茶峒,有湘西苗族鼓舞、苗医药、苗族服饰……10月,《小康》记者走访了花垣县子腊村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湖南湘西传统工艺工作站、十八洞村苗绣合作社、湘西七绣坊苗服饰文化责任有限公司,探寻非遗大县的扶贫秘诀。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内迁人口与湘西经济市场化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鹤 《求索》2011,(10):237-240
抗战时期,大量人口内迁湘西。内迁人口拉动市场需求,使湘西大米、茶叶等食品商品化进一步提高,也使纱布、民族饰品生产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内迁人口对文化用品和陶器、工艺品等生活用品的需求促进了湘西经济市场化的提高。大量人口内迁,促进了湘西旅栈业、饮食业和理发、照相等服务业的发展。大批商户内迁,促进了湘西经济市场化。内迁人口从事商业性生产经营,推动了湘西经济市场化。  相似文献   

6.
《就业与保障》2005,(2):40-41
湖南启动湘西劳动力扶贫技能培训力争用5年时间,免费培训湘西地区的17万农村劳动力,使这个地区的每个贫困农户有1人通过技能培训实现转移就业,从而带动贫困农民脱贫。日前,湖南省政府办公厅批转了省劳动保障厅、省扶贫办、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制定的《湘西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实施方案》。接着,湖南省劳动保障厅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宣布此方案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7.
五月的一天,我随着拥挤的人群,来到了闻名中外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风情的湖南凤凰。凤凰地处黔北、川东和湘西交界的一个极为偏僻的角隅里。  相似文献   

8.
渡江战役之后,国民党反动政权为苟延残喘,看中了湘西这块地盘,认定其“地形可待,民心(惯匪)可用”。为此,白崇禧亲自策划,派蒋系亲信李默庵以常德十匕绥署司令名义来经营湘西。是时,湘西众匪如蝇逐臭,相继聚集其门下,悍匪张玉林、石玉湘“荣膺”清剿第一纵队正。副司令,盘踞于淑浦、沉陵;杨永清。潘壮飞“荣膺”清剿第二纵队正、副司令.肆虐于艺汇一带;永顺曹振亚、江援华,麻阳龙云飞等亦各领其爵。众匪各据老巢,凭山恃险,猖极一时。国民党反动政权为自壮声势,号称湘西有十万大军,筑就了铜墙铁壁。然而,就在解放大军挥…  相似文献   

9.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今天开幕了。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又一伟大胜利,是自治州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是自治州170万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标志,从此我州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现在代表中共湘西苗族自治州地方委员会、湘西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将湘西苗族自治州成立五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大会作出报告,并提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今后工作任务,请大会审议。  相似文献   

10.
鄂西侗族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四年期间,我有机会先后听取了中共恩施地委统战部和宣恩、恩施、咸丰、利川等县县委统战部有关同志关于鄂西侗族情况的介绍。参阅了《湖北省恩施市委统战部侗族资料》、胡挠同志写的《鄂西侗族简况》、姚祖瑞同志“关于宣恩县侗族文化、信仰、习俗情况”的发言材料,对鄂西侗族作了初步考察。在这期间,我又在湘西的芷江、新晃等侗族地区作过调查发现鄂西和湘西两地侗族有历史渊源关系。现综合论述如下,不妥的地方,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拿瑶语和苗语其它方言的有关材料来跟湘西苗语方言进行比较,初步得出结论:现代湘西苗语声调演变有三大规律,一、部分阴调发生分化;二、声调发生阴阳对转较为普遍(即部分阳调变阴调);三、人声将先于平、上、去走向消失。  相似文献   

12.
故居 一踏进边城凤凰,沈从文先生就在我的脑海里占有难抹的位置,心里想着:一个湘西小城的树权上结了一颗孤独的苦果,让崇敬他的人不断地品尝。  相似文献   

13.
2001年4月初,朱镕基同志重访湘西,感慨万端地写下了:“湘西一梦六十年,故地依稀另有天。吉首学中多俊彦,张家界顶有神仙。熙熙新市人兴旺,濯濯童山意怏然。浩浩汤汤何日观,葱茏不见梦难圆。”一诗,充分表达了对湘西巨变的欢悦之情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殷切企盼,作出了支持湖南退耕还林300万亩的重大决策。在此,本文就湘西州退耕还林有关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和认识。一、湘西州“濯濯童山”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原因:1乱砍滥伐。湘西州森林遭受破坏,史书多有记载。据《明史·土司传》记载:明迁都北京,大兴土木,…  相似文献   

14.
唱山歌是湘西土家族的一大爱好。相传山歌的产生是由于湘西山高沟深,在两个山头劳动的土家人,双方对唱以鼓足劳动干劲、表达感情。于今唱山歌仍然是土家族过节或大喜日子必不可少的乡土节目,深受人们欢迎。在日常生活中,我收集一些较好的山歌调、山歌词、将它们引入课堂教学。如讲社会主义给我国带来翻天覆地变化时,我先按常规讲了国家  相似文献   

15.
邹益胜  孙忠良 《传承》2013,(7):32-34
湘西红色文化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战争时期湘西人民努力拼搏、不断奋斗的精神文化象征。弘扬湘西红色文化,将高校教育与红色精神的传承相互融合,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提高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实效性,进一步促使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政治信仰,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相似文献   

16.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现在开幕了。这次会议是要讨论土家族和苗族联合实行区域自治,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问题,国务院全体会议第57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设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撤销湘西苗族自治州的决定,经这次会议讨论以后,就要实现了。湘西士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成立,是我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一个重大成就,是各民族人民一件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向湘西土家族、苗族和各民族人民致以热烈的祝贺。我国历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制度,各民族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国内各少  相似文献   

17.
以苗语东部方言湘西花垣和贵州松桃一带的语言为材料,认为苗族(东部)方言是有形态的,是构词法、构形法形态兼有。  相似文献   

18.
湘西妇女走出贫困的峡谷侯玉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西北部,与贵州、四川、湖北毗邻,是土家、苗、汉等25个民族聚居的“老少边穷”地区。总人口237.12万,其中妇女114.45万,占48.27%。少数民族妇女占妇女总数的68.3%。1984年,我...  相似文献   

19.
简论湘西少数民族舞蹈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少数民族舞蹈以祭祀为主题内容,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自娱作用,舞蹈表现形式再现了湘西少数民族的欢乐生活。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还有着鲜明的现代特征。民族性与现代性是一而二 ,二而一的 ,其现代性借民族性来实现 ,其民族性在现代性中获得存在的理由。沈从文的湘西风情小说 ,以其民族性与现代性的高度的融合 ,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现代化追求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