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兰波关于“通灵人”的两封信分别写于1871年5月13日和15日:头一封是写给他先前的老师伊藏巴尔的,第二封的收信人是当时的诗人德奠尼。1928年,伊藏巴尔在《欧罗巴》杂志上刊布了第一封信;第二封信辗转落入兰波研究者贝利松之手并由他于1921年  相似文献   

2.
兰波──为改变生活而奔波的人周家树纵观兰波纷繁的作品,悲剧般的一生,从他写的第一封信到临终前的最后一封信,从他十六岁到三十七岁这整整二十一年中,我们可发现他奔波的身影。1880年8月17日兰波在亚丁写的一封信中说:“与老板和工程师发生争执后,我带着四...  相似文献   

3.
乌克兰总统列昂尼德·库奇马近期在俄《独立报》撰文说,关于改革谈论得够了,现在该实行了。必须把乌克兰建成文明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公民具有完全符合要求的生活所必须的一切。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未来的信心。 什么样的人才能担当起这一重任呢?他认为,在大街上和广场上不切实际地空洞议论丰富经验或者在明亮的办公室坐久了的人是不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的。现实要求具有“勇气运用自己的智慧”的人在各级管理机关掌  相似文献   

4.
《俾斯麦之梦》是兰波的作品,一直到2008年5月才出版。文章登载于期刊Agone第38-39期上,收录在七星丛书的新版《兰波全集》里,该全集由André Guyaux主编,于2009年2月问世。《俾斯麦之梦》是一个重要的文学发现,值得向中国读者推介。兰波在文章里以寓言的形式嘲弄了醉心于战功的俾斯麦,作者表达了推翻旧制度的渴望。作品的发现过程,以及专家对其真实性的鉴定也是饶有趣味的轶史。  相似文献   

5.
说在前面     
阿尔蒂尔·兰波(1854—1891)是法国诗歌史上的奇才。他在十五岁到十九岁不足五年的时间里,在为灵与肉寻求新的归宿的极度痛苦和狂奋中,写下了奇异瑰玮,激昂叛逆,震撼人心的传世之作。在解放诗歌语言,更新文学观念,变革诗人的宇宙观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此文中综述了关于兰波《彩图集》中“野蛮”一诗现有的各种诠释,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此诗中两个含义费解的段落(第二段和第六段),试图说明隐喻如何成为变形,隐喻如何使诗歌转向神话,以及“野蛮”一诗如何引导读者超越现实,发现本质。  相似文献   

7.
与其他诗作相比,我们更热中于从兰波的作品中去发现那个跟我们讲话的人。人们对我们说兰波健在、活着;在他的注释家和评论家的长长行列中,很多人说曾见到过他。他们有的在这部作品中看见了一些圣物,它们可与珍藏在夏尔城博物馆的哈拉尔匙勺和餐叉相比:如果从这些能引起回忆的迹象出发,那么只会重建阿尔蒂尔·兰波的生平,或者钻牛角尖地重建他过去的经历。作品等于忠实的模仿的那种神话根深蒂固——假设认为作品太晦涩,人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介绍了新生代女作家英卡·帕莱及其处女作《女拳师》,小说讲述了女主角赫尔曲折的生活经历。作者在小说中用一种尖刻、明了、能抓住读者心理和生动的语言、以一种无奈的眼光描写了过去和今天都身受重负的大都市柏林,她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成功地借助语言写出了“痛苦的诗意”。  相似文献   

9.
《曼侬·雷斯戈》是十八世纪著名法国作家普沃·德·艾克齐尔的代表作品。若干年前,程青同志把它译成中文,嘱我写一篇序。我在先读为快之余,写了几句介绍这本书和它的作者。后来程青同志听说有人已在翻译此书,自己的译稿就未送出版社出版,我这篇序也随之搁置多年。去年五月偶遇《法国研究》的编辑同志们。谈及此事,他们挺感兴趣,嘱我寄交《法国研究》。于是,“序”终于起了介绍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仁慈的事业     
一兰波迷恋上魏尔伦,主要发生在他呆在巴黎的最后几个月里。那时幻像的冒险已经显出虚假骗人,支离破碎的一面。自从他们第一次相会以来,他从没有逃避过他那友谊的欲望。兰波突如奇来站在面  相似文献   

11.
周洁 《新民周刊》2022,(21):38-40
6月4日,上海重启的第一个周末,瞿立峰又当了两次团长,为小区邻居团购鸡蛋和冷藏鲜奶,他告诉《新民周刊》,做完这两单,他大概率准备光荣“退役”了。“原因很多。一个是复工复产后,商超都已经开业了,居民买东西已经很方便;开始上班以后,大家的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也就没人天天盯着团购群接龙了。”  相似文献   

12.
1995年12月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脑血管疾病使让·多米尼克·博比——这位法国著名记者,两个孩子的父亲,曾担任《ELLE》杂志的主编——陷入了深度昏迷。当他苏醒过来时,已经丧失了所有的运动机能。这种病在医学上称之为“闭锁症候群”。用文学语言来说,也就是把自己封闭在内心的深处。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他不能动,不能吃,不能说话,甚至不能呼吸。在这种丧失活力的状态下,他全身只有一只眼睛能动,这只眼睛——左眼——成为他与世界、他人和生活的唯一联系。用这只眼睛,他眨一下表示“是”,眨两下表示“不”。用这只眼睛,他示…  相似文献   

13.
何映宇 《新民周刊》2023,(32):16-19
今天为什么会有“工作之苦”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把劳动和工作割裂开来了,把工作仅仅视作一种赚钱的工作,而没有找到其中劳动的价值。这其实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上海书展上,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带来了他的新书《每个人都了不起》,这是他之前在“新世相光之来处”开设的一门“工作之苦”课程的文字结集。据《中国职场焦虑调查报告》显示,高达64.57%的普通员工对工作有“荒废感”,35.54%的白领人士产生厌倦工作的情绪,长期在压力下工作,对人的身心有极大侵蚀。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篇评论在苏哈托政权统治下印尼依赖外资发展经济的文章。原文载于一九七九年四月二十七日《远东经济评论》,题为《回到计划桌上去》。印尼有影响的《独立报》编辑部很重视这篇文章,认方它点中了问题的症结,对一贯爱听外国人意见的印尼执政当局,也许能起,“针砭”的作用,促使他们改弦易辙,在经济政策上来个“急转弯”。该报因而将其译成印尼文,登于一九七九年五月二十九日该报的经济栏上,并作了某些删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法国诗人兰波(1854-1891)与中国诗人顾城(1956-1993)作一比较。他们虽相隔一个世纪,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提出要以打乱一切感官感受,审视自己灵魂的方式使自己成为一个“通灵人”,把探索“未知世界”、引导人类走向未来当作诗人应尽的职责,而且都以自己的一生和诗歌作了试验;在诗歌艺术形式上,他们都把创作主体让位给更具力量的“另一个”:“我是另一个”;他们的诗歌语言都是新语言,现实事物不再是他们所比之物必不可少的参照物,他们的诗不再尊重人的具体的感官感受,而追求人们闻所未闻的真实;他们都看到了语言问题是诗歌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亚当·沙夫教授生于1913年,曾任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过多部著作。50年代的不少著作曾是当时高等学校的教科书。60年代因发表《马克思主义与个人》,被批判为修正主义者,80年代初又在国外出版《处在十字路口的共产主义运动》一书,再次受到批判,并开除出党。波兰制度发生剧变后,沙夫教授不但恢复了党籍,而且被一些政治组织誉为“思想之父”。波兰统一工人党解散后,他再未参加任何政党,但始终认为自己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说:“如果我有第二次生命,我仍将选择这条道路。” 本文是沙夫教授1995年底在波兰出版的新著:《困惑者记事》的片段摘译,标题和文内小标题为译者所加。 沙夫的观点仅仅是他的一家之言,本刊发表的目的是供学术界了解和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17.
歌德在他的《谈话录》里对莫里哀有很高的评价。他说:“莫里哀是很伟大的,我们每次重温他的作品,每次都重新感到惊讶。他是个与众不同的人,他的喜剧作品跨到了悲剧界限边上,都写得很聪明,没有人有胆量去摹仿他。”①歌德这段评论,说明了莫里哀的喜剧已打破了悲剧和喜剧的传统界限,很值得我们重视,因为最高的剧体诗  相似文献   

18.
一、严重的經济形势是“五月二十六日經济条例”錯誤路線的后果 七个月的时間在历史上是很短的,对“五月二十六日經济条例”的草拟者来说,那就更短了。“五月二十六日經济条例”的草拟者們,設計者們以及忠实的維护者們,做梦也沒有想到他們所吹噓的作为“实現《經济宣言》的条例”的“五月二十六日經济条例”,只有七个月的寿命,不多也不少。如果根据政府在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二日举行的互助合作議会全体会議上的說明,作为法律上的尺度来衡量这个条例的寿命的話,那么苏加諾总統  相似文献   

19.
甘均先  毛艳 《法国研究》2003,(1):90-101
蒙田 (15 33— 15 92 )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也是最杰出的一位人文主义者。他的人文主义含有非常浓厚的怀疑主义特质。早期蒙田奉行的是禁欲主义 ,后来逐渐转向怀疑论。 15 75— 15 76年间 ,他开始写《为雷蒙·塞邦辩护》一文 ,并于 15 80年在《随笔集》第二卷出版。这篇文章被威尔·杜兰称作“最具毁灭性的论文之一 ,而且可能是现代文学中怀疑论的最具体表现”[1](P312 )。也就在写这篇文章期间 ,他将“我到底知道什么 ?”这句座佑铭刻在他的印信上。可以说 ,蒙田精神上的怀疑危机就在这个时期开始表现出来 ,并渗透到他的不成系统的哲学…  相似文献   

20.
今年五月十九日是越南胡志明同志九十诞辰。为了纪念这位一生和中国有看深厚軍命情谊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们特介绍他有关支持中国革命的文章和言论,以证明中越友好关系的源远流长。在投靠苏霸的黎笋集团疯狂反华仇华的今天,重温胡志明同志的生前有关言论,更有助于我们看清黎笋集团怎样背叛胡志明同志的教导。 《英国的殖民地政策》发表于一九二三年十一月九日法国《工人生活报》。当时,英国想利用“临城事件” (一九二三年五月六日,山东土匪毁路劫掠津浦路上的客车,将中外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