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明骨折,无数"姚迷"为之心碎。姚明能否参加北京奥运会,已成悬念。而对正在紧张备战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奥运军团而言,必须强调在高强度  相似文献   

2.
忘记宏大词汇。只为自己 8月6日早晨北京传递奥运圣火.我和姚明的火炬交接地点离金水桥不远,我跑第八棒,姚明跑第九棒。交接火炬后我跟姚明拉了一下钩儿,因为我们有一个约定。我跟姚明说,我就怕小组赛里我们为了进前八,放弃3场死拼2场。如果这样就等于少看了3场好看的比赛,我们就成了“梦八队”了。奥运会前八名,中国已经进过两次了,为了再进一次前八而放弃比赛,  相似文献   

3.
孙葆明 《前线》2008,(3):23-25
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评估团团长海因·维尔布鲁根指出,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体育运动留下独一无二的遗产。何为“独一无二的遗产”?北京申办和筹办奥运会的实践已经证明,最能体现北京奥运会的特色、最能凸现其独一无二的价值、最能对奥林匹克运动和世界有所贡献的,就在于“人文奥运”理念的阐释和具体实施。北京奥运会留下的最大遗产将是巨大而无法估量的“人文奥运”遗产。  相似文献   

4.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决赛中,卫冕冠军、中国选手冼东妹击败了朝鲜“黑马”选手安琴爱,成为奥运会冠军,为中国代表团获得第五块金牌。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冼东妹获得了女子柔道52公斤级冠军。2005年,功成名就的她选择了退役。然而在去年年初,刚刚育有一女、已经32岁“高龄”的冼东妹却作出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复出,目标要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重新摘金。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国家形象是一国走向世界的通行证,而现代奥运会,作为万众瞩目的国际性赛事是树立、传播国家形象的良好渠道,是一个国家面向世界的形象广告。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迎来了中国形象“中国制造”的好机会。因此,应以2008北京奥运会为机遇。从对外传播的高度出发,拟定北京奥运会的传播方略,着力塑造全新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6.
《党建》2001,(8)
一个不眠之夜,一个13亿人的不眠之夜!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体会议投票表决,北京获得了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主办权。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全国各地群众由衷地喜悦,尽情地欢呼,决心按照江泽民总书记的要求,奋发努力,扎实工作,全力支持北京办好奥运。举办奥运会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1990年7月,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北京亚运村时提出:“中国要申办奥运会。”从1993年首次申办到今天申办成功,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执着追求和满腔热情没有减弱。“申奥”一直是举国上下普遍关心的话题,为“申奥”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两周年之际,北京奥组委发布了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与奥运会徽“中国印”的设计理念一脉相承。世界都将见到体现“篆书之美”的代表35个项目的图标出现在北京奥运会场馆、道路指示牌等地方。  相似文献   

8.
陈剑 《前线》2009,(4):34-35
北京市委在奥运会结束后,适时提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新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北京奥运会财富,将北京建成中国的首善之区和创造力之都。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08,(3):59-62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承载着和谐、和睦、和平的人类共同理想,正一天天向我们走来。说起北京奥运会,我们的脑海中就会立刻浮现出一个“中国印”的独特形象。这一创意独具的奥运会会徽,不仅形似运动员、形似“京”字,还兼具“文”字的神韵,蕴涵着“人文”、“文明”的深刻含义。它告诉我们,北京奥运,不仅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更是人文奥运;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展示,一次国民素质的锤炼,一次社会风气的洗礼。随着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的临近,作为东道主的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呢?  相似文献   

10.
蔡庆悦  高斌 《前线》2008,(9):16-18
百年期待,今朝梦圆。2008年8月24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鸟巢”上空缓缓熄灭.北京奥运会完美谢幕。 “北京赢得两块金牌”——中国以金牌总数第一的奥运战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并顺利实现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目标。 16天,北京给全世界几十亿人带来了欢乐和喜悦;16天,全世界共同见证了“新北京、新奥运”这个创造历史的精彩跨越。  相似文献   

11.
汪佳  老石 《党建文汇》2004,(9):36-36
7月30日起,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被称为“鸟巢”的建筑已被叫停。导致“鸟巢”停工的原因,是一封直呈总理温家宝的信件.信中指出:由求大、求新、求洋而带来的安全与浪费问题,正在逐步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中的“硬伤”。其中尤以“鸟巢”为甚。它不但用钢指标惊人,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难以保证,实属不必要的巨大浪费和冒险。  相似文献   

12.
报载,2004年2月12日,麦当劳正式聘请姚明任全球形象代言人。据说,仅2003年一年,就有300多个国内外品牌邀请姚明担任形象代言人。姚明广告魔力的不断提升,足以让人感叹代言人经济模式的迅猛发展。不一而足,2004年7月11日,被公认为中国“新民企”代表的创维集团在北京正式宣布选用已是杭州旅游形象代言人的“女子十二乐坊”作为其品牌形象代言人;稍后不久的7月21日,“西安宝马彩票案”事件的主角刘亮到达杭州,正式出任吉奥汽车公司的形象代言人。  相似文献   

13.
赛场文化与北京2008奥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使国人受到巨大的鼓舞,一年前这个最激动人心的事件已经化为脚踏实地的工作。狂喜过后需要冷静,需要开始创造新的历史,正如萨马兰奇所期望的,北京应办成“历史上最好的一届奥运会”。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一下,在举办奥运会的短短16天时间里,我们究竟要付出什么,又能够得到什么。北京已经提出了“人文奥运”口号,这本身就是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新贡献。人们希望的是把奥林匹克理想全面引进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理想,期望中国体育迷们会用良好的赛场文化让中国所固有的人文主…  相似文献   

14.
肖露 《当代贵州》2008,(17):18-20
北京奥运会开幕前,胡锦涛主席接受外国媒体联合采访时,动情地说:“早在1908年,中国人就提出了‘中国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会’的问题。100年后,奥运会终于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15.
中共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描绘了未来五年首都发展的蓝图。今后五年北京主要要做好两件大事:第一件,建设“新北京”。具体说就是要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形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框架,进而为实现第二、第三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件,筹办“新奥运”。全力做好举办奥运会的一切必备工作,全面贯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为中国及世界体育留下独特的遗产。这里着重分析一下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问题。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较低程度向较高程度发展的特定…  相似文献   

16.
据说,“WC”相当于汉语中“茅坑”的说法,现在很多国家已经弃用这个标识,北京市从去年开始也已经不再使用“WC”标识。随着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北京公共场所卫生间的“WC”标识已经基本消失了,但贵州许多旅游景点的卫生间仍然高挂着“WC”标识,是否该换个“雅号”了呢?  相似文献   

17.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运把世界与中国紧密相连。奥运会是世界走进中国,更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盛会。有关专家预测,2008年奥运会前后将有300万以上的中外游客云集北京,全市的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北京市红十字会作为人道主义救助工作领域政府的助手,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2005年4月,吴仪副总理在北京会见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主席托罗时,托罗提出:联合会希望中国红十字会借鉴其他国家在奥运会上发挥作用的经验,在北京奥运会筹办中发挥重要作用。北京奥组委主席、市委书记刘淇在“北京市红十字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希望北京市红十字会“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超过80名各国政要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一些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即便来去匆匆,仍不远万里“风雨兼程”赶到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奥运会不仅是各国运动员的大聚会,也成了国际政要聚首的舞台。在改革开放30年的大背景下,这次以中国为中心的“奥运外交”,标志着中国进入自信面对世界的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前线》2008,(9):I0001-I0004
完美落下帷幕的2008北京奥运会让世界赞叹。“绿色奥运”是奥运会留给北京的宝贵遗产,赢得世界赞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认为,“目前中国是唯一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的亚洲国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奥运门票正成为全球炙手可热的商品之一。巨大的商业利益诱惑,让一些海外倒票者也打起了这种热销商品的主意。英国境内有数百个在线倒票公司网站,它们正在向英国的体育迷兜售北京奥运会的非法门票,其成交金额一次就高达数千美元。墨西哥当地有关部门为此专门发出警示,提醒准备在奥运会期间到中国的游客提防旅行社的奥运门票陷阱。非法倒卖奥运门票,在过去历届奥运会中都曾不同程度地存在。雅典奥运会开幕前,“奥运门票黑市”也曾被希腊媒体曝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