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三农”领域的集中体现,深刻理解和领悟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及方法出发,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和逻辑理路予以准确、系统、完整的阐释。从价值逻辑看,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是社会繁荣稳定的战略支撑,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现实逻辑看,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格局日益严峻、农业科技创新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等现实挑战。从实践逻辑看,新时代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面领导、全方位系统性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增强农业科技与改革的双轮驱动作用、健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体系的有机构成,也是当下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国式现代化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之间存在着战略与目标、过程与结果、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有效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障碍,建立健全农业相关制度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质量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既要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辩证统一关系,又要科学把握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土地流转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土地流转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实现农业的机械化、规模化和产业化。但从阿勒泰地区目前的土地流转现状看,农牧民的思想认识、政府的管理服务、土地流转的市场需求等都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措施建议,抛砖引玉,以期逐步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地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是新阶段我们党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作出的重要决策,对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主流新闻媒体,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群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职责。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尽管在服务对象、受众范围等方面与国家级媒体有差异,但同样事关一个地域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必须高度重视和增强其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既是最艰巨的,也是最伟大的,因而需要进行战略谋划。谋战略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特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各项部署等作出战略谋划,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战略思维。战略思维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战略思维的根本价值取向,即根本价值目标,必须牢牢定位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具体来说,中国共产党立足整体、着眼长远、抓住大势,回答了推进什么样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全局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作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乡村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当前,我们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乡村振兴,开启建设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8.
农业现代化是一种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发展战略,是传统的"四化"之一。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经历了从农业机械化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再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过程,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得到不断的拓展,逐渐成为新的"四化"之一。  相似文献   

9.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三农”问题仍然是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大短板,需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指引开创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道路。新征程上,这条新道路不仅有利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也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而推动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迈进。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来的历史命运,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根本在于党的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管根本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在开创、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是新的历史阶段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乡村振兴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为乡村振兴明确了“如何推进”“振兴什么”“怎么振兴”。乡村振兴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成果,从内在要求看,应坚持党的领导、人民至上、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和建设农业强国。当前,以高质量乡村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目标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的现代化提供富足的物质条件、民主和谐的政治氛围、富有的精神条件、和谐的社会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等。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3.
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难发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造福中国人民、改变中国命运的,并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路线选择的正确道路。以实践唯物主义审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是以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人民至上,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践目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通过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主体考察,进而揭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超越性所在,从而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而引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于解答“四个之问”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承伟 《新视野》2023,(3):67-7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方略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战略任务;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走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视野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逻辑需要从理论维度、推进路径、要素保障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守住“两条底线”,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三个乡村”,扎实推进“三个现代化”,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相似文献   

15.
张琦  庄甲坤  孔梅 《新视野》2023,(3):76-8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农业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前提基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重要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具有综合生产能力强、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农业多功能拓展能力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农业国际合作能力强的五个基本特征。现阶段,建设农业强国已有较为良好的现实基础。不断完善“三农”政策体系,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进一步完善发展支持保障机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升农业助农增收能力;三是挖掘多元功能价值,提升农业多功能拓展能力;四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农业国际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发展,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启示,也给发达国家的经济学与社会科学带来巨大的困惑。在西方的主流媒体中,中国话题成为最有争议,也可能是最有新意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严挺 《理论学刊》2023,(1):32-41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话语催生了一系列政治学研究的热点,比如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学理论溯源问题以及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及成功经验对西方主流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形成了挑战,而以亚洲价值观为代表的政治文化研究则在辨识和推导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关的传统文化要素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缺陷。要解决上述理论和方法问题,就必须将历史—文化分析框架与政治学实证研究相结合,即引入比较历史政治的分析方法。基于此方法的探索性分析表明,四个中国传统文化要素——民本、中庸、德治和和谐,对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提供了动力逻辑并通过了效度检验。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涉及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保障、根本方向、基本目标、外部条件、世界意义等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外部条件。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意义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发展农村经济的特殊农业形态,是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对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内容,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现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面临着质量和效率偏低、专业化程度较弱、节本增效能力偏弱、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足、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较低、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总体不高等问题。为此,应按照政治方向、产业融合、主体动力、思想引领、数智赋能等方面的要求,扎实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