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是刑事诉讼的重要强制措施,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同刑事犯罪分子斗争的有力法律武器。然而,在刑事诉讼实践中,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适用和执行存在一些问题,使其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适用刑诉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实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此可看出:(1)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适用主体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即这三机关是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决定机关。(2)适用的对象是犯罪尴疑人、…  相似文献   

2.
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取保候审的运用并不广泛,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审前羁押是常态,而取保候审是例外,使得超期羁押成为现实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而且在实施取保候审时也有差强人意之处。因此,针对我国取保候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完善取保候审制度,使取保候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取保候审作为我国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的五种刑事强制措施之一,其本应具有权利保障、替代羁押、保障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功能,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应有的功能却没有得到发挥,而是出现异化的司法怪象,主要表现就是取保候审的实体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取保候审成为最终实体裁判的预演、取保候审成为“变相结案”的手段,使其变相的刑罚化等。导致取保候审功能异化的原因,一是我国刑事诉讼价值、构造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出现的畸形状况,二是中国特色的业绩考核标准,尤其是明显的实体化倾向。法学界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根除导致取保候审功能异化的原因,而不能盲目引进外国的保释制度,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4.
对外来人员适用取保候审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人员犯罪诉前羁押率高和捕后判轻刑率高的特点,反映出外来人员的取保候审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其主要原因来自执法理念、执法能力、执法环境等多个方面。保障外来人员的取保候审权利,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无罪推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需要,也是实现取保候审的人权保障功能、降低诉讼成本的需要。采取扩大适用范围、放宽担保条件、落实保障措施、强化风险评估、加强保后监管、建立长效机制等措施,切实保障外来人员的取保候审权利。  相似文献   

5.
取保候审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在司法实践中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法律宣传问题。目前我国对取保候审的法律宣传严重不足,导致部分民众对取保候审的适用产生误解。笔者建议各地公、检、法机关在适用该强制措施的同时加大对其法律宣传力度。二、被取保候审人潜逃问题。该问题产生原因有:(一)公、检、法机关对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适用把关不严。(二)对被取保候审人潜逃行为打击力度薄弱。针对上述原因,笔者建议:在严格控制取保候审适用范围的同时,立法机关可通过增设逃保罪以加大对被取保候审人潜逃行为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6.
在“少捕慎诉慎押”背景下,取保候审制度大幅修改,特别是适用条件由过去的“可以”改为“应当”,体现国家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决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取保候审,更是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与体现。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对于取保候审的性质定位、取保候审的程序及救济保障仍缺乏应有的规定,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办案机关自由裁量权过大,取保申请缺乏程序保障,权利被侵害也得不到任何救济。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应当将取保候审确立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权利,确立令状中心主义,赋予取保候审救济保障。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作为一项强制措施,程序运作上更多的体现的是行政色彩,没有充分发挥该制度应有的保护人身自由权利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英国的保释制度,吸收其中的公正程序因素,构建我国程序化的取保候审制度.  相似文献   

8.
取保候审制度具有人权保障、诉讼保障和诉讼效益等功能,已经广泛适用于我国司法实践。取保候审制度目前存在着决定主体自由裁量权过大、保证金数额规定不科学、期限规定不合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缺少相应的法律救济程序等问题。欲完善取保候审制度,需要明确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规范保证金的收取数额,明确取保候审的审查期限,加强对取保候审的监督制约,完善取保候审的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9.
当事人取保候审权利保护之不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取保候审不仅仅是强制措施,在特定情况下还是被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但因取保候审的权利属性未受到重视,致使在取保候审制度中未建立起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因而有必要对该项制度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以确保在刑事诉讼中公民取保候审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以云南特殊人群贩毒状况为视角,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角度出发,对特殊人群的取保候审适用问题进行探究,以便取保候审制度在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方面,对特殊人群合法权益的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事人取保候审权利保护之不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取保候审不仅仅是强制措施,在特定情况下还是被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但因取保候审的权利属性未受到重视,致使在取保候审制度中未建立起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因而有必要对该项制度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以确保在刑事诉讼中公民取保候审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在司法实践中,许多本身适合取保候审个案因办案人员营造继续羁押理由或规避法律规定被隐性超期羁押.基于惩罚犯罪和人权保障之间的平衡,应促进在羁押状态下取保候审的适用.应确立以原则和例外相结合的取保候审启动条件体系,完善羁押状态下取保候审变更条件体系,确立在取保候审申请权构造中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确立对办案机关拒绝适用取保候审的司法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13.
保释制度与我国的取保候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我国取保候审并没有国外保释制度发展得好。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取保候审适用率低、保证方式欠缺、决定主体分工不详、取保候审功能异化、重复取保等。基于对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的考察,应在对国外保释制度借鉴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  相似文献   

14.
以取保候审案件清、保证金底数清、取保候审人员情况为目标的取保候审突出问题专项督察行动,是对取保候审问题的一次全面清理。目前,工作中普遍感到“三清”难清,实有清理之必要,分析“三清”难清的主客观原因,必须着力在加大领导力度、加强部门配合、完善信息系统、规范制度机制、严格督察落实方面下工夫,彻底根除“三清”难清这一顽症。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导致外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逮捕率和羁押率始终居高不下。如何在审查批准逮捕工作中做到对城市未成年人和外来未成年人平等保护,一直是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工作中的难题。笔者认为,应当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取保候审制度的可操作性,同时建立调查前置程序以及审查逮捕阶段“适当成年人”参与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外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批捕率和羁押率,平等保护外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公安机关取保候审在适用理由、保证方式及执行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存在相当程度的背离。解决公安机关取保候审存在的问题,应充分考虑现阶段能够实际改进的程度,兼顾“程序正义”理念的贯彻,立法上进一步明确取保候审的适用理由,细化没收保证金的条件、程序,落实保证人的责任,推行双重保证,并加强对被取保候审者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取保候审制度作为我国替代羁押的主要措施,其作用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导致司法实践中审前羁押的大量存在,严重损害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对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的定位进行思考,并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保释制度,提出重新确立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的定位,使取保候审成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一项权利。  相似文献   

18.
逮捕是我国适用率最高的一项强制措施,而以逮捕为常态,以取保候审作为例外,这不符合人身自由保障和无罪推定原则的精神内涵。取保候审应成为逮捕的替代措施,而对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应是一个全方位的工作,从观念的转变、立法的完善以及社会力量的充分利用,都要同时进行,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存在适用范围过窄、适用程序不当、缺乏完善执行机制诸多缺陷,因而很难发挥功效。因此现代法治国家的羁押替代措施具有借鉴意义。在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缺陷分析的基础上,比较考察国外羁押替代措施,提出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