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九世纪前期,随着法国复辟王朝的建立,英国摄政时期推崇的丹蒂风尚经由流亡贵族之手逐渐传播至法国。它与法国本土源远流长的风雅观念结合,最终孕育出法国丹蒂群体。本文通过梳理十九世纪法国历史上的丹蒂与其衍生品──人们文化想象中的丹蒂,旨在勾勒这一群体在十九世纪的嬗变,探讨它作为"贵族之影"的性质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复辟王朝是“两个法国”妥协的产物,政府上台后面对的是几乎被战乱摧毁的法国。社会各阶层处境艰难,经济各部门发展缓慢,国库空虚债务庞大等不利因素困扰着王朝政府。但复辟王朝初期,工人生活状况得到改善;资产阶级实力加强;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确立了现代预算制度。这些都是对战后重建有积极意义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托克维尔(Tocqueville,1805—1859)是个在西方颇享盛名的法国历史学家和思想家。我国对他的了解和介绍十分有限。他出身贵族,复辟时期投身司法界,七月王朝期间受命赴美调查刑罚制度并在广泛研究美国社会的基础上写出《美国的民主》 (1835—1840)而一举成名。该书至今仍被欧美学者誉为对美国社会分析最深刻,最富有预见性的佳作。在一八四八年革命中,他投入共和派运动并当选为议员,1849年出任外交部长。路易·波拿巴上台  相似文献   

4.
1789年,法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资产阶级大革命,但这场革命进行得并不彻底,掌握了政权的大资产阶级和国王妥协,而国王则勾结普、奥干涉军复辟封建王朝。一时间,炮声隆隆,火光熊熊,外国侵略军向首都巴黎步步逼近。在资产阶级革命处于即将被扑灭的紧急关头,革命人民热血沸腾,纷纷组织志愿军保卫祖国。1792年4月的某一天,正当一支马赛志愿军为没有一首理想的爱国主义歌曲供战士们行进中歌唱而遗憾的时候,一个爱好音乐、名叫鲁日·德·李尔(ClaudeJosephRougetdeLisle,1760—1836)的工兵上尉,按捺不住满腔义愤,彻夜不眠写下一首…  相似文献   

5.
周燕 《法国研究》2000,(1):160-166
塔列朗(CharlesMauricedeTalleyrand,1754-1838)是法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他经历了路易十六时期的波旁王朝、法国大革命、督政府、拿破仑时代、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并且在这些急剧动荡的政权变革中屡屡出任高官显爵。他一身中有过许多次效忠宣誓,一次次的效忠,又一次次的背叛,故被人们视为“没有信仰”的“权变专家”和“政治变色龙”。尤其是他背叛拿破仑,力主波旁王朝复辟的行为历来受世人责难。但是塔列朗究竟为什么要背叛拿破仑而坚持复辟波旁王朝却少有人分析。本文…  相似文献   

6.
关于法国大百科全书“国家”这个词条的选译,是为了向资产阶级国家法学说研究者提供一点参考资料。本文对于资产阶级纷繁复杂的国家学说阐述得比较详尽周密,从文章里可以窥见资产阶级各派学者在国家观  相似文献   

7.
罗重一  傅龙 《法国研究》2002,(1):164-171
178 9年 8月 2 7日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制宪会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它规定了资产阶级社会的一些基本原则 ,提倡“天赋人权”、“人生而自由平等” ,要求实行法治 ,以维护资产阶级的地位和私有财产权。《人权宣言》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原则 ,第一次把十八世纪启蒙学者所阐述的思想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正如列宁所说 :“这次革命给本阶级 ,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 ,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 ,以至整个十九世纪 ,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 ,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渡过的。”①一、鸦片战争后 ,法国大革命思想在中国的传播1 840…  相似文献   

8.
李倩 《法国研究》2012,(4):36-46
克莱蒙-托内尔伯爵是法国大革命初期自由派贵族的重要代表人物,堪称最早参与革命又最早对革命进程进行反思的人之一。他的宪政主张未能见容于革命政治导致了他的失败,但是其部分观点在革命后的法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现。他试图调和革命与君主制的君主主义倾向及其最终与君主制一同覆亡的命运为理解自由派贵族与法国大革命政治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9.
法国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大国 ,法兰西民族具有独特魅力。同样 ,法国会计制度也与以英美为代表的盎克鲁 -萨克逊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一、法国会计主要特点及其渊源法国会计的特别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 :政府在会计规范中发挥主导作用 ;会计制度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出现 ;税法对财务会计产生重要影响。之所以如此 ,是与法国的政治、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紧密相关的。首先 ,法国在政治上一直具有高度集权传统。早在 1 789年大革命之前 ,一个统一集权的法国就已经形成。大革命后 ,拿破仑通过复辟君主制 ,继续巩固国家的中心地位 ,并在 1 9世纪引入…  相似文献   

10.
流行于旧制度晚期的《亨利四世万岁》(Vive Henri IV!),在复辟时期作为事实上的国歌广为传唱。历经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的震荡,复辟后的波旁政府力图接续君主制传统、建立其政权的合法性,并寻求国内的和解与稳定。有关亨利四世及其治下繁荣太平的记忆,因此成为复辟初期政治宣传的重要资源。以各版《亨利四世万岁》为主要代表的宣传载体,将亨利四世的“好国王”形象与止战安邦的功绩树为典范,意在唤起并强化法国民众对君主制的记忆,为现实政治构建出纵向的联系与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一、一个不愿忘掉农民的乡土作家十九世纪,法国小说异军突起,小说界群星璀璨。作家们纷纷为这个资本主义日益发达、封建制度(连同它的复辟王朝)最终消灭的世纪留下一幅幅历史的写照。我们较  相似文献   

12.
塔列朗(CharlesMauricedeTalleyrand,1754—1838年),全名夏尔·莫里斯·塔列朗,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多次出任法国外交大臣等要职,对法国历史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在法国大革命中,他见风使舵,投身革命,被称之为“红色主教”;在雅各宾派专政期间,因为害怕风险,他又逃离法国;经过钻营,他于1797年出任巴拉斯政府外交部长;他支持拿破仑取政权,在拿破仑上台后,他被委任为法国外交大臣;但当他发现拿破仑树敌太多后,便转向波旁王朝,支持路易十八复辟,继续担任外交大臣;他支持新的法王路易·菲力浦夺取王位,并…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已由历史所证实的著名原理:在近代大工业和无产阶级已形成的时代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如果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能够在取得胜利后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这个原理说明,这种类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间存在连续继承关系。那么,另一种类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以18世纪未法国大革命为典型代表的、由资  相似文献   

14.
在从1789至1814年的法国革命全部发展过程中,发生过两次政变。第一次是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第二次是1799年11月9日的“雾月政变”。在这两次政变中,第一次政变无疑具有更关键的意义,它摧毁了革命资产阶级最激进的派别即雅各宾派的革命民主专政,结束了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联盟,一步步把人民群众从政治生活中驱逐出  相似文献   

15.
18世纪是法国历史上辉煌的世纪,在这个举世瞩目的世纪里,法国唯物主义者进行了一场伟大的哲学革命,创立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哲学,并为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使"18世纪主要成为法国人的世纪".在众多哲学家中,爱尔维修是杰出的代表之一,他有关人性的观点对当时和以后社会的  相似文献   

16.
法国芭蕾起源于意大利,降生在17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宫廷,18世纪日臻完美,19世纪末逐步衰落,20世纪下半叶重回世界舞台,成为法国文化推广的一面大旗。在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国芭蕾作为法国文化思潮的积极见证者,不同于建筑、美术这些传统艺术,它更倾向于一种贵族的生活时尚,因而具有重大的文化、政治和社会背景。本文中,笔者拟通过追溯法国芭蕾的发展演变历程,探析芭蕾发展史与法国社会之间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后半期是资产阶级各法学派百家争鸣的时期。当时,自由资本主义逐步扩大其规模,向垄断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间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间或爆发为阶级斗争。例如在三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和1848年巴黎工人的两次革命起义,特别是1871年巴黎公  相似文献   

18.
战后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学重大改变的一个特点就是经验论倾向上升到首位。社会学更多运用经验研究的方法,即先前较为少见的运用直接观察和数量分析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开始占优势。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以埃斯卡皮为首的法国波尔多文艺社会学派便应运而生。到了六十年代,结构主义在法国风靡一时,渗透到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学者们著书立  相似文献   

19.
位于地中海西岸的中世纪法国名城图卢兹,深受普罗旺斯文化传统影响,在12世纪发展出别具一格的城市自治.作为自治的权力机构,图卢兹议事会在伯爵与城市贵族权力此消彼长的夹缝中步履维艰求得生存并不断壮大.图卢兹看似离经叛道的城市自治理念与西欧大陆壁垒森严的封建格局显得格格不入.这既令罗马天主教会怒不可遏,更引起北部贵族的深恶痛绝,所有不满最终在阿尔比圣战的刀光剑影下得以酣畅淋漓宣泄.随着战争结束后宗教裁判机构在图卢兹地区的设立及法国王室对该地区的大权独揽,图卢兹城市自治走向江河日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主要是劳苦大众,不堪忍受君主专制政府的横暴与腐败,奋起反抗,用暴力攻陷巴士底监狱。这一爆炸性的革命行动,深深震撼了法国君主专制政体的基础,它是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信号弹。去年,1989年,是法国“大革命”爆发二百周年纪念。法国国内及国际上纷纷召开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