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任免权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形势下,如何保持党管干部与人大常委会依法任免的统一,更加有效地行使好人事任免权,已成为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一、坚持原则(一)必须始终坚持党管干部与依法任免相统一的原则。党管干部是党对国家事务实行政治领导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和巩固执政党地位的组织保证。党委推荐干部与国家权力机关任命干部同属于我国人事任免制度中不可缺少、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重要环节,二者在标准、原则等方面是一致的。人大常委会任免干部是依法履行职权,也是协助党委把好“用人关”。因此,人事任免过程中,一是要尊  相似文献   

2.
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切腐败行为都是人为的,笔者认为,源头治理的首要问题是搞好掌权者的“人头”治理。 选人——体现”三公” 一是公平竞争。用公平竞争的方式选贤任能;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机制。二是公正评定。三是公开操作。 用人——以德为重 一是德行鉴别。当前对干部德行的鉴别上,可概括为,“看他怎么用权、怎么花钱,喜怒能否自制,贫困能否  相似文献   

3.
张丽 《创造》2002,(8):46-47
我们党执政5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教训表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必须从改革、建立和健全制度方面解决问题。这当中,关键的又是用人、用权和理财制度。结合国有企业的情况,应当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和探讨的重要问题。一、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用人制度,从入口处预防腐败“官吏之贤否,民生之休戚相关”。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绵延数千年的古代官吏制度,形成了极其丰富的用人思想。其中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启示的,一是“国之兴亡,务在得人”。这是人们经过了无数次社会…  相似文献   

4.
今年,玛纳斯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干部任免办法》,不断改革和完善干部任命程序,改变过去任命干部只参与组织部门考察的做法,对新任命的干部严把“三关”. 一、把好任前考察关.二、把好被任命干部的法律、法规考核关.三、把好任命后的监督、检查关.  相似文献   

5.
殷秀珍 《人大研究》2001,(10):36-36
对于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的程序问题 ,法律和各级人大都曾作出明确的规定 ,但实际工作中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要做到 :一是党委组织部门在研究重要人事任免时应有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列席 ,考察材料提前送达人大常委会 ,便于人大常委会事先熟悉了解情况。二是在党委提出人事任免建议后 ,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一般以“一府两院”主要负责同志提出人事任免议案为宜。三是人大常委会在接到党委人事任免建议和“一府两院”提案后应首先召开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会议进行讨论 ,组织部门可派人列席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 ,负责解答党组成员提出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反对形式主义的大背景下,形式主义花样不断翻新,甚至出现"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屡禁不绝,需深入分析其产生的深层次体制机制原因。从源头上系统治理形式主义,要把好决策关、执行关、监督关、用人关,同时要努力推动治理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监督用人权     
监督用人权李秋生“江西永丰卖官案”披露之后引起国人震惊:如此明日张胆地卖官鬻爵,竞然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令人不安的是,类似的事情并不鲜见,且不时披露报端。“用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许多人如是说。由此,不由得人们不关注用人问题。由于任免领导...  相似文献   

8.
地方人大常委会在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人事任免权中,既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也要体现依法任免的精神。为了提高任免工作的质量,树立任免工作的法定权威,应该把好拟任干部的调查考核关、常委会会议的投票表决关和干部任命后的跟踪监督关。  相似文献   

9.
近期.临沭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监督法的要求;结合工作实践,对人事任免及监督办法作了修改。该办法强化了对拟任命干部的监督,要求把好干部任命前的法律考试关、供职报告关、选举任命关“三关”,有效增强了任命的刚性。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抚松县人大常委会依法加强了人事监督,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加强干部任免和任后监督工作,他们制定了《抚松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暂行)办法》,严把人事任免关,加强了对任命干部的监督力度。2004年,该县人大常委会依据暂行办法,对“一府两院”的部分干部进行了任免。一是对县法、检两院提请任命的6名干部进行了任前法律考试,对林区法、检两院提请任命的10名干部进行了任前考察和法律考  相似文献   

11.
1999年4月,湖北省纪委、省监察厅把宜城市作为实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程试点市。所谓源头治理,就是从“管钱”(管好钱财)“制权”(制约权力)入手,预防和治理腐败。结合宜城实际,我们把会计委派、收支两条线管理、零户统管、村帐站审、政府采购和规范有形建筑市场等六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全党同 志一定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充分认识反腐倡廉的重大意义,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 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 织 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 现象”。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如何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入手,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结合 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谈以下认识。一、党风廉政建设的薄弱环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我们建立一套较为完善…  相似文献   

13.
邹正金 《政策》2002,(8):25-25
把好用人关,选准作风好的人,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在制度上寻求突破,尽快建立起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结合近几年的干部工作实践,我认为,一是要积极推行干部推荐、考察和任免责任制,严格责任追究,强化选人用人的责任意识。组织人事部门在推荐考察干部时,必须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严肃纪律,做到客观公  相似文献   

14.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从全局来讲,选准用好干部,事关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从地方和一个部门来讲,事关事业的兴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了中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要求,是我们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贯彻落实《条例》,必须按照“德才兼备,任人为贤”的原则,严把用人标准关。  相似文献   

15.
李泉 《辽宁人大》2007,(6):15-15
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宪法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事业成败关键在人”,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因素。桓仁满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在依法行使好人事任免权工作中,始终坚持公开、公正和公平原则,严格工作程序,严谨工作作风,切实担负起法律赋予的任免职权,收到了明显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6.
领导班子建设要把好选人用人育人关姚保国选人、用人、育人问题,历来是关系到党的事业成败的一件大事。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如何选好、用好、育好优秀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更是一个关键问题。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  相似文献   

17.
正监察法第九条规定,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由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任免。在实际工作中,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主任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提请人事任免时,一些地方使用"议案"这种公文形式。笔者认为,法律没有赋予监察委员会主任向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的权力,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主任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提请人事任免用"请示"为好。  相似文献   

18.
王智华 《新疆人大》2013,(12):35-35
笔者认为,人代会直接罢免政府局长有所不妥、、首先,有悖选罢任免一致的原则。政府局长依法应有本级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免,即“决定本级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科长的任免”(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四条)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法定职权因此,在人代会上直接表决罢免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依法决定任免的政府局长,不仅有悖于选罢任免一致的原则,也似乎有越俎代庖之嫌。  相似文献   

19.
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证明: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必须坚持制度创新,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格、相互制约的源头治腐制度网络,以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权力监督。这些年来,我们虽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的探索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建设,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当前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注重治理主源头的制度建设,忽视治理支源头的制度建设引发腐败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但最终体现为公共权力的滥用,因而,人们往往把权力称为腐败的主源头。例如,就源头治腐的制度建设而…  相似文献   

20.
腐败是权力的伴生物。公开竞争是防范吏制腐败的根本之举。坚决遏制和清除腐败现象,关键在于如何管住权力。要想管住权力,首先要管住“用人的权”和“用权的人”。而如何管好“用人的权”和“用权的人”,归根到底,在于坚持“阳光精神”,实行公开竞争:用公开代替“地下”,用阳光防范腐败。不实行公开竞争,不足以从源头上遏制吏治腐败。  公开竞争是文明与进步的动力源泉,是支撑现代社会高效运转的首要驱动力量。在现代文明与法制社会发展中,公开竞争原则已从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上升为效率与公平的前提保障,构成市场经济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